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归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MRI信号特点。结果 38例肾上腺肿瘤中,肾上腺腺瘤8例,肾上腺皮质腺癌7例,嗜铬细胞瘤14例,转移瘤9例,MRI的病变检出率100%。结论 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检出有绝对优越性,对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疾病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肾上腺疾病的正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5例肾上腺病变,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5例,肾上腺嗜酪细胞瘤6例,肾上腺转移瘤4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肾上腺干酪性结核2例,肾上腺假性囊肿1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综合分析肾上腺疾病的各种CT征象,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肾上腺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31例。肾上腺病变的病例,分析其病变的CT表现。结果:31例病例中一侧或两侧肾上腺肥厚病例7例,一侧或两侧腺瘤9例,一侧或两侧转移瘤8例,一侧或两侧髓性脂肪瘤4例,一侧肾上腺囊肿1例,两侧肾上腺结核1例,嗜铬细胞瘤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病变,结合病史、增强扫描、后处理重建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后腹腔途径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5例。其中髓样脂肪瘤3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6例。术前均经B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结果:15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0~160min,术中出血40~200毫升,无一例输血,切除肿瘤直径1.5~6cm,术后住院5-7天。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适合具有腹腔镜操作基础的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又称异位嗜铬细胞瘤,约占10%,是较少见的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近年随着影像与生化检测技术的进步,临床认识的提高,报告的病例在不断增加。现笔者将收集的4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病理分析、CT表现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髓脂瘤又称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临床少见,是一种罕见的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Gierke于1905年最先对本病进行描述,Oberling于1921年将它命名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以前多由尸检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明显提高,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分析其病理、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院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脏良性肿瘤治疗,其中肾上腺肿瘤摘除术23例,肾上腺切除术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7例皮质醇腺瘤,5例原发性醛固酮瘤,5例肾上腺囊肿,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例嗜铬细胞瘤.结果:30例均成功.手术时间60~250min,平均120min.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7~12天,平均9天.结论:腹膜后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手术具有微创,有效、安全、患者痛苦小,手术刀口美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0岁(4-65岁).CT检查23例,其中14例同时作增强扫描.MRI检查24例,19例同时作增强扫描.结果:听神经瘤10例,脑膜瘤5例,转移性肿瘤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4例.髓母细胞瘤3例.大部分后颅窝肿瘤的CT和MRI具有特征性表现.CT对显示肿瘤钙化较敏感.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MRI可以三维成像,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应该结合临床病史、年龄、肿瘤好发部位及相关影像资料,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术前准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例嗜铬细胞瘤,其中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例,占比:4.3%.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死亡2例,总结我院嗜铬细胞瘤术前诊断以及术前准备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嗜铬细胞瘤可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可引起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而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9月我院收治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过手术,术后恢复较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影像表现资料。结果:41例患者中,星形细胞瘤15例,髓母细胞瘤5例,脑转移瘤8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7例,脑膜瘤1例,各种病变均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MRI、CT对小脑半球肿瘤的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95%。结论:MRI、CT能准确定位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采用CT、MRI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均为东莞东华医院在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收治,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CT与MRI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结果:通过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结果确诊,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共检出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35例。CT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位上的准确率与MRI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性上的准确率与CT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CT与MRI的准确率均较高,且各有优点,其中CT在定位诊断上优势更为明显,MRI在定性诊断上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建议在临床上结合CT与MRI进行诊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的超声声像图,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分属4个家系,尿3-甲氧-4羟基杏仁酸(VMA)均升高。甲状腺髓样癌发病均早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超声声像图示:病灶多侵及甲状腺双叶(8/11),以低回声为主(15/19),并伴有钙化灶(18/19),其中粗大钙化灶居多(12/18),边界多见不规则声晕(11/19),病灶血流多为Ⅲ级(15/19)。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例(8/11);病理示其中有5例(5/11)合并甲状旁腺增生,超声确诊其中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20/22),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0%(18/20)。结论超声对该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对该病家族成员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肾上腺CT扫描可清晰的显示其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轮廓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无功能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骨髓造血组织构成。笔者搜集2003年至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分析其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脑表浅肿瘤的CT 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表浅肿瘤80例,行CT、MRI检查.结果:少枝胶质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10例,节细胞胶质瘤1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多形黄色细胞瘤3例.结论:脑浅表肿瘤存在影像特征,CT及MRI对其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扫描对软组织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组疾病影像表现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的MRI表现。结果脂肪瘤17例,血管瘤15例,周围神经源性肿瘤8例,腱鞘巨细胞瘤4例,淋巴管瘤5例。结论MRI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为100%,可明确软组织肿块的范围,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软组织良性肿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的发展,腔镜技术不断进步,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腔镜下嗜铬细胞瘤手术具备了微创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院2001年6月-2005年10月对2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能否及时、准确的对该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及观察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2006--2007年间31例嗜铬细胞瘤的患者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多普勒特点。目的在于协助超声工作者在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时能对嗜铬细胞瘤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3例骨巨细胞瘤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比较。方法:观察放射科诊断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3例影像学资料,均通过X线、CT和MRI进行检查和诊断,同时通过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进行确诊。结果:CT和MRI诊断骨巨细胞瘤的皂泡征、骨质破坏高于X线诊断,但是无明显差异,但CT和MRI诊断骨巨细胞瘤的骨嵴、液-液平面诊断结果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骨巨细胞瘤准确率均较高,其中MRI对于肿瘤周围的水肿情况和范围显示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是从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成功进行了2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现将麻醉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