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总结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 96例中男性30例,女性66例,年龄23~60(50±9)岁,心功能Ⅱ级13例,Ⅲ级63例,Ⅳ级20例.手术采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转流时间56~186(76±1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5~148(51±16)min.结果 随访3个月至6年,死亡5例,脑血栓2例.心功能正常34例,Ⅱ级57例,Ⅲ级5例.结论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4.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共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56例,男性25例,女性31例.先天性11例,风湿性3例,非风湿性4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9例.中度关闭不全18例,中度-重度关闭不全17例,重度关闭不全21例.病变类型腱索异常37例,如腱索断裂,缺如,一根或多根腱索延长;腱索和乳头肌异常11例;瓣叶发育异常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的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瓣环扩大54例.手术方式单纯腱索短缩13例,乳头肌劈开腱索包埋短缩8例,瓣叶和腱索移植5例,人工腱索再造2例.前瓣叶楔形切除或折叠9例,后叶矩形切除与sliding技术8例,缘对缘技术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的二尖瓣损害局部修复3例.自制涤纶带环缩2例,二尖瓣环部分环缩38例,置入Duran环16例.结果 全组没有手术死亡病例.有2例在手术后8个月和15个月发生二尖瓣返流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二尖瓣功能正常29例(51.79%),残留轻度关闭不全14例(25.00%),残留轻-中度关闭不全11例(19.64%).随访1~6年(2.3年),结果良好.结论 外科修复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早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外科治疗(附3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方法 自 1996年 12月至 2 0 0 1年 4月 ,38例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其中男性 33例 ,女性 5例 ,年龄 32~70岁 ,平均 (5 8± 8)岁。术前纽约心脏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 4例 ,Ⅲ~Ⅳ级 34例。轻度二尖瓣返流 6例 ,中度 16例 ,重度 16例。合并室壁瘤 6例。除 6例轻度返流患者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外 ,其余 32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二尖瓣手术。结果 无手术及术后早期死亡 ,无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症状消失 ,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均为Ⅰ~Ⅱ级。随访 37例 ,平均随访 (2 0 8± 14 3)个月 ,除 1例远期死亡 ,1例NYHA分级心功能Ⅲ级外 ,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 中度以上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二尖瓣成形术应为首选 ,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了12例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和远期效果,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病变,良好的暴露术野,恰当地应用各种成形技术;成形的目的是恢复二尖瓣功能而不强求解剖复原。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为瓣膜本身病变程度和病变矫治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7.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共施行儿童二尖瓣置换术 6例。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3~ 1 4岁 ,平均 9.1岁 ;体重 1 1~ 3 9kg,平均 2 8.5 kg。其中先天性二尖瓣发育不良 3例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2例 ,房缺 (ASD)并发心内膜炎致二尖瓣损毁 1例。并发三尖瓣关闭不全 4例。心功能 级 4例 , 级 2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 42~ 60 mm。1 .2 手术方法 本组 6例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在中度体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施行手术。常规升主动脉插灌注管及上下腔静脉插入引流管 ,5例于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1991年以来采用PBMV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19例,全组心功能改善Ⅰ级8例,Ⅱ级11例;舒张期杂音减轻到1°/6°15例,2°/6°4例;左房平均压降至2.17±0.26kPa.认为:只要重视每个环节的处理,该项技术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瓣膜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疾病,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国内1965年上海用国产瓣膜行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成功,1975年以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开展。我院施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初次二尖瓣置换术(MVR)中保留瓣下结构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和提高术后生存率,但有关再次二尖瓣置换术(Redo-MVR)中保留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却较少。该研究重点评估保留瓣下结构对Redo-MVR术后早期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加拿大多  相似文献   

11.
保留全瓣膜二尖瓣置换术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0年5月到1992年4月,我院行全瓣膜保留二尖瓣置换术5例。一律采用单根线连续缝合。简化了手术操作。术后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5例左室舒张末径平均缩小25.5%,但左室射血分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治疗非单纯性二尖瓣狭窄4例,效果良好。二尖瓣口面积较术前增加80%~167%,无并发症。对并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外科分离术后再狭窄者行PBMV的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二尖瓣成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6年7月老年患者二尖瓣成形术46例的资料。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包括:二尖瓣脱垂18例,二尖瓣缺血性9例、感染性7例、退行性6例、风湿性3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2.17%),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9例,随访时间6~48月。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Ⅰ级29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2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无反流24例,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2例,重度反流3例。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二尖瓣脱垂及退行性者疗效较好;扩张性心肌病,不宜成形术。  相似文献   

14.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至今 ,我们观察了 17例以二尖瓣关闭不全 (MI)为主的病人行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并与同期行常规切除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病人比较 ,前者术后恢复良好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7例病人中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2 9~ 5 3岁 (平均 39岁 ) ,全部以MI为主 ,全部植入人工机械瓣-美敦力单叶瓣 (MedtronicsHall) 2 5~ 2 7号 ;与同期行常规切除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 15例病人进行比较。 表 1 临床资料对照表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 (岁 )(平均 )二尖瓣病变MSMIP 1712 5 2…  相似文献   

15.
报道21例年龄≥60岁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成功率为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一例因瓣膜明显均质性致密增厚而扩张失败.本组患者PBMV由术前二尖瓣口面积从1.12±0.25cm~2术后增加至1.89±0.27cm~2,左房平均压从25.5±8.1mmHg降至12.9±5.6mmHg,心功能大多明显改善.平均随访9±3个月,心功能与术后相仿.表明PBMV是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对于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方法直到1984年才发生改变,一位日本心血管外科医生Inoue及其同事发明一种球囊导管来扩张二尖瓣狭窄而无需外科手术。由于Inoue球囊导管最初未进入市场,所以又出现了一种双球囊导管的技术理论。因为Inoue球囊导管易于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非单纯性二尖瓣狭窄(MS)的效果。方法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65例单纯性MS,MS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和MS合并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3组患者PBMV术前及术后复查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心脏房、室内径大小变化。结果3组PBMV后复查LVEF值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左室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MS组和MS合并轻、中度AR组PBMV术后复查时左房内径比术前明显减小(P〈0.05);MS合并轻、中度MR组PBMV术后左房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单纯性MS患者PBMV术后心功能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8.
背景退行性变是西方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的病因,与二尖瓣置换术(MVR)相比,二尖瓣成形术(MVP)不仅无需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且能够有助于左心功能的维护。目前MVR与MVP治疗退行性变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MVP与M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接受瓣膜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VP组(129例)和MVR组(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5年、10年累积生存率、无脑卒中发生率及再次瓣膜手术情况。分别根据患者随访终点时死亡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2例)和非死亡组(232例)、脑卒中组(30例)和非脑卒中组(24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MVP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MVR组(P<0.05)。死亡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非死亡组,MVP率低于非死亡组(P<0.05)。脑卒中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非脑卒中组,MVP率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HR=0.053,95%CI(0.005,0.585)]、发生脑卒中[HR=0.095,95%CI(0.013,0.698)]的保护因素(P<0.05)。MVP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MVR组,10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VR组(P<0.05)。MVP组患者5年、10年累积无脑卒中发生率低于MVR组(P<0.05)。MVP组和MVR组患者再次瓣膜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MVP者的远期预后优于行MVR者,临床应积极推广MV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浅低温、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56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75.2±16.3)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73±13.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0.1±5.5)h,术后并发血红蛋白尿11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灌注肺3例。住院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颤1例。随访2~82个月,术后抗凝不当脑栓塞2例,无晚期死亡。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害,既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简单安全易行,又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髌骨软化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作者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人造髌骨,对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行表面置换,术后可解除疼痛,且膝关节活动好、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