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指固有动脉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固有动脉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孙向黎,陈宝驹,崔昌墉自1987年8月至1994年7月,我们采用指固有动脉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或进行拇指再造共19例,皆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9例(共19个皮瓣),男15例,女4例,年龄15~50岁。...  相似文献   

2.
1997年5月~2002年9月,我们对手指末节部分软组织或伴末节指骨部分缺损、指骨残端外露的病例,急诊应用带指动脉、神经蒂V-Y推进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临床共修复23例31指,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31指,男16例21指,女7例10指;年龄17~51岁。指别:示指5指,中指10指,环指9指,小指7指。其中4指因缺损面积较大,利用对侧不带动脉及神经的V-Y推进皮瓣辅助修复。本组最大缺损面积2.5×1.5cm,设计皮瓣面积0.8×0.5cm~2.2×1.3cm,推进0.7~2.0cm。1.2手术方法⑴清创术:均在指根麻醉下进行手术。挤压伤修剪边缘失血供和污…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8月—2007年5月我们共完成手指末节断指再植16例21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0~35岁,拇指2例2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第2趾趾腹菱形皮瓣移位改形法一期再造手指的方法.方法 2002年9月~2006年10月,在传统方法切取第2趾后,根据趾-指腹周径的差值设计趾腹菱形皮瓣,切取血管蒂皮瓣逆转180°将其嵌入第2趾跖侧最狭窄处,一期修整指腹膨大,消除颈部狭窄畸形.应用7例7指,男4例,女3例;年龄18~38岁.损伤原因机械挤压伤5例,重物砸伤2例.无再植条件,无其他并发症,患指缺损范围Ⅲ~Ⅴ度,截指后于急诊或择期行再造术,切取皮瓣范围13 mm×6 mm~16 mm×9 m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2~14个月,随访平均6.5个月.消除第2趾腹膨大及颈部狭窄畸形,再造指外形美观.指腹感觉无减退,两点辨别觉6~10 mm,功能恢复良好.根据手外科协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7例均为优.结论 第2趾趾腹菱形皮瓣移位改形法一期再造手指能消除指腹膨大及颈部狭窄畸形,使再造手指更美观.  相似文献   

5.
指掌侧总动脉为蒂指背双岛状皮瓣瓦合再造拇指食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55年Moberg介绍指中节背侧皮瓣以来,这种皮瓣在手外科修复中被广泛使用及发展。80年代末.又有学者介绍了指侧方皮瓣联合再造拇指[1·2]。以组织瓣再造拇指的方法很多,而以组织瓣再造食指的报道却不多见。作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指掌侧总动脉为蒂的指背双岛状皮瓣瓦合再造拇指及食指共4例,获得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4例,全部男性,年龄19~30岁,平均24岁。2例为拇指,2例为食指。3例为套状撕脱伤.1例为断指再植失败后第5d,剥去所有坏死组织、拔去指甲仅保留残存指骨做支架…  相似文献   

6.
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1年,采用单纯的指动脉皮瓣与缝合神经的指动脉皮瓣修复末节手指损伤40例46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月,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46指,男12例,女28例。年龄20~59岁,平均41.5岁。指别:食指11指,中指16指,环指7指,多发手指末节缺损6例(共12指)。缺损  相似文献   

7.
同指两叶皮瓣瓦合修复手指远节脱套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同指同侧带蒂双叶皮瓣瓦合修复指远节脱套伤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收治40例40指机械伤致手指远节脱套伤。男30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平均3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5 h,平均2.5 h。损伤指别:示指13例,中指11例,环指9例,小指7例。缺损范围:远节1/2软组织全脱套3例,远节2/3软组织全脱套20例,远节3/4软组织全脱套17例。创面缺损范围3.0 cm×2.0 cm~5.5 cm×3.8 cm,伴轻至重度污染,肌腱与指骨外露,指骨骨折5例,肌腱止点均未见断裂。采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14例,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近节背侧支岛状皮瓣瓦合修复18例,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岛状皮瓣瓦合修复8例。上叶皮瓣切取范围2.0 cm×1.5 cm~2.6 cm×2.2 cm,下叶皮瓣切取范围2.5 cm×2.0 cm~3.5 cm×2.5 cm。供区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发生皮瓣水疱13例,血管危象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8例,Ⅱ期愈合2例。术后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外形饱满,质地柔软,指端无触痛。于术后4~6周上叶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12~15个月24例下叶皮瓣两点辨别觉6.0~10.0 mm。依据1975年参照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27指,良2指,可1指,优良率96.7%。结论利用同指同侧带蒂双叶皮瓣瓦合修复指远节脱套伤手术操作简便、可自由掌控损伤、配套合理、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腹梭形皮瓣转移整形再造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指腹梭形皮瓣转移整形再造指的方法.方法 对7例(9指)再造指术后4~12个月,于指腹较臃肿侧切取梭形皮瓣,保留近端皮下纤维脂肪组织为蒂,逆行转移150°~170°,嵌入再造指中节狭窄细小段,使其增粗.再造指腹供区直接缝合变细,更接近原手指外形.皮瓣切取面积为0.5 cm×1.0 cm~0.8 cm×1.5 cm.结果 临床应用7例(9指)转移梭形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再造指外形更美观,不影响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 用再造指指腹梭形皮瓣转移整形再造手指,能明显改善再造指的外形,使再造指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9.
带蒂髂骨皮瓣治疗指缺损再造的临床应用李春生徐正波徐康保陈秋生胡玉辉我院自1987年用带蒂髂骨皮瓣治疗各型手指缺损55例,除2例因感染失败外,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自1987~1997年,应用带蒂髂骨皮瓣再造指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应用指侧方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24例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指侧方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创面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3.0 cm×4.0 cm,皮瓣面积为3.0 cm×4.0 cm~4.0 cm×5.0 cm.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浅表坏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期扩创植皮后伤口愈合,另1例术后3d出现静脉危象,立即拆除部分蒂部过紧的缝合线,经换药两周后二期愈合.结论 指侧方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是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各种复杂的断指再植及足趾或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手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多个手指离断并有毁损者,在再植手术的同时急诊一期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则较少见报道。我们从2000年2月~2005年12月对多指离断及毁损者,在再植离断手指的同时行足趾移植再造毁损的拇、手指5例,其中断指原位再植5指,异位再植3指,再造拇、手指6指。再植再造拇、手指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二足趾与同血管蒂的四个皮瓣组合再造长手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第二足趾组合组织再造长手指。方法 以足背动静脉为蒂 ,设计窄条状的足背皮瓣、跖背皮瓣、跖底皮瓣、趾腓侧皮瓣与带第二跖骨的第二足趾组合再造长手指。结果 再造 7例 8指(示指 1指 ,中指 4指 ,环指 3指 )全部成功。再造手指长度与健侧对应手指相同 ,外形比较美观。再造长手指ROM平均为 14 9°(96°~ 180°) ,指腹二点分辨觉为 6~ 12mm。结论 第二足趾与同血管蒂的四个皮瓣组合移植是再造长手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10月~2002年1月,我院应用V-Y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邻指皮瓣、掌侧推进皮瓣对186例218指不同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6例218指,男138例152指,女48例66指;年龄2~62岁,平均23岁。186例中同时损伤3指者8例,2指者16例。致伤原因:切割伤36例36指,挤挫伤106例128指,压砸伤42例52指,蛇咬伤1例1指,骨髓炎软组织坏死1例1指。1.2手术方法⑴82例113指应用指掌侧V-Y皮瓣修复,17例22指用指双侧V-Y皮瓣修复;⑵48例56指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部分手指再造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部分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2月 ̄1999年6月对23例26指无再植条件离断伤及脱套伤,利用残指指骨或髂骨,取对侧腋下管状皮瓣加游离残指指甲或取足趾趾甲再造部分手指,并对手术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再造26例皮瓣全部成活,游离指(趾)甲完全成活21指,部分成活3指,失败2指。经术后3个月及2.5年随访,再造手指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结论:方法简单,设计合理,不吻合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4—2018-03间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2例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后随访1 a,统计皮瓣切取部位、面积、成活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42例患者中7例为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5例为指桡背侧筋膜蒂皮瓣,8例为掌背筋膜蒂皮瓣,12例为指尺背侧筋膜蒂皮瓣。皮瓣切取面积1.92 cm×1.53 cm~6.17 cm×4.75 cm。术后4~6 d,皮瓣呈淡红色,肿胀明显。其中5例皮瓣边缘甚至出现水疱,水疱于拆除蒂部缝线4~6 d后消失、术后10 d左右肿胀亦随之消退,逐渐出现皮瓣皮纹,可见皱褶,呈红润状态。术后42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手指恢复优23例、良9例、可7例、差3例。结论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8~2003年采用掌背皮瓣和邻指动脉皮瓣对2~4指皮肤脱套伤行一期修复53例,不但恢复了良好的功能,而且感觉及外形恢复较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45例,女8例;年龄18~42岁。伤因:机器挤压伤18例,绳勒伤16例,重物砸伤11例,其他8例。部位:示指21例,中指1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一期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49例,应用再植、再造、游离皮瓣或组合皮瓣技术进行急诊一期修复重建,其中手部小组织块再植与再造21例,再植组合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15例,再植同时进行再造并组合皮瓣移植8例,多指组合再造联合皮瓣移植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包括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足背皮瓣、足内侧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等。结果 除1例冉植手指坏死外,其余皮瓣及再植与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45例,二期愈合4例。随访6个月~3年,手部功能及修复部位外形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显做外科技术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功能效果好的优点,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在急诊再植与再造的同时组合不同的显微外科皮瓣或组织瓣进行一期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手指末节多段断指再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院于2000年6月~2002年2月共收治手指末节多段离断病人5例,即病人手指末节离断,离体末节断为两段的损伤,均实行再植手术,完全存活,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例7指,男4例,女1例;年龄17~34岁。按Ya-mano末节断指分区:Ⅰ区为指动脉弓以远的部分;Ⅱ区为远侧指间关节至指动脉弓处;Ⅲ区为中节指骨远1/3至远指间关节处。本组7指(2指有部分皮肤相连)均为锐器伤,缺血时间4~12h,断面整齐,指段完整,无挫伤,无血管、神经束撕脱。1.2手术方法采用臂丛麻醉,指根部环扎橡皮筋止血,患手行常规清洗消毒,离体指段…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2月~2001年8月我们根据趾、指同源的特点,采用游离第二足趾末节再造手指末节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例(12指),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6~24岁。缺损手指:示指4指,中指6指,环指2指。缺损情况:末节指骨2/3以远缺损9例,远指间关节平面缺损3指。急诊手指再造8例(10指),二期手指再造2例(2指)。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气压止血带止血,在放大10倍显微镜下清创切除坏死组织,找出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指背侧静脉各两条。末节指骨残端修整,咬出新鲜骨折面,肝素盐水纱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应用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Ⅳ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程度拇手指皮肤缺损大小及形状,设计以足背动脉及大隐静脉为血管蒂的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12例12指,其中拇指7例7指,示指3例,中、环指各1例.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8例.足背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8cm×5 cm,最小为5 cm x 3 cmc.结果 再造拇手指12例12指全部成活.其中最早1例拇指再造因切取足背皮瓣稍小,辅以中厚皮片植皮,亦成活.经4个月~3年随访,按手外科学会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75%.再造指体与正常拇手指长度相近,皮肤质地良好,外形较好.手指恢复较好的抓、捏、弹功能.结论 应用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是修复再造拇手指IV度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