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经》除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详述遍身诊脉法外,又在《素问·五脏别论》中阐发了寸口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即所谓“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段文字强调的是:气口为太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胃,变见于气口,故气口为五脏主。为此,清·徐灵胎《难经经释》指出:  相似文献   

2.
试论“肺朝百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朝百脉”一词语出自《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 :“食入于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 ,淫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王冰注释此句曰 :“脉气流运 ,乃为大经 ,经气归宗 ,上朝于肺 ,肺为华盖 ,修复居高 ,治节由之 ,故受百脉之朝会也。”《内经素问吴注》  相似文献   

3.
浅谈《内经》之“胃不和则卧不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有以下两种:一是指患者由于气喘而不得平卧,是一种疾病强迫性体位的表现;二是指由于脾  相似文献   

4.
1 消渴,治之以兰 《素问·奇病论》: "帝日: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相似文献   

5.
1 消渴与消渴病1 1 消渴的含义 消渴之名的提出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随时代的不同 ,消渴的含义也代有变化 ,甚至同一时代 ,不同医家的解释亦不相同。消渴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曰 :“帝曰 :‘有病口甘者 ,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哎伯曰 :‘此五气之溢也 ,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 ,脾为之行其精气 ,津液在脾 ,故令入口甘。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 ,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这里明确指出了消渴的症状为口甘 ,口渴 ;消渴的病因病机为过食肥甘…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析张志聪基于六经气化学说的《伤寒论》三阳阳明病相关论述,为更好地理解及临证运用伤寒阳明病相关理论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研读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宗印》《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等著作,旁参其他医家关于《伤寒论》及六经气化学说的相关研究文献,简要解析张志聪六经气化学说,并从症候表现、病机本质、方药选用等方面阐释其对三阳阳明病的分析论述。[结果]六经气化学说为张志聪依照运气学知识,将六气气化和伤寒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具体结合的学说思想。三阳阳明病症候表现,在不更衣、内实、大便难等“胃家实”症状的基础上各有不同侧重,太阳阳明病兼有小便数,正阳阳明病强调腑实,少阳阳明病兼有心烦。太阳阳明病病机为太阳阳热之气入于太阴脾土,脾阴受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正阳阳明病病机为阳明燥金之气及悍热之气侵袭阳明本腑经所致液少津亏;少阳阳明病病机为三焦受邪,少阳枢转不利,误治失津而阳明液损。太阳阳明病方选助脾输津、通腑行便的麻子仁丸;正阳阳明病方选推陈置新、荡涤攻邪的大承气汤,少阳阳明病方选承热畅中的调胃承气汤或疏导气机、交通阴阳的小柴胡汤。[结论]基于六经气化学说对三阳阳明病机的分析探究,揭示了人体无...  相似文献   

7.
湿证论     
湿为六气之一。湿邪发病,比比皆是,何止万千。《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伤寒论》的气化学说,认为太阴本湿而标阴,因其标本之气相同,故太阴病从本湿之化。从《内经》到《伤寒论》所论之湿病,无不与太阴脾家密切相连。这是一条主干线,必须在其指导下来辨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认为脂膏属于五谷之精微(谷之稠者),津液为其主要的载体。“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说明膏脂的正常代谢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所载,太阴病主要论述太明脾虚中阳不足、寒湿内阻之证,而与肺的关系不大,故有谓:“太阴病传足不传手。”从气化学说的观点看,“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明是太阴脾经属湿土,手太阴肺经属清金,二经子母同气。故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就标本之气言:“少阳太阴从本、……故从本者化生于本。”(《素问·至真要大论》),因太阴之气惟阴湿,故从本气以为生化也。张介宾曰:“太阴本湿而标阴,标本同气,故当从本。”所以张仲景在太阴篇中,重点讨论了太阴脾虚、寒湿为主的病变。如太阴脾虚寒湿的理中丸(汤)证,有口不渴,吐利、腹痛、喜唾、久不了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中脾胃学说内容丰富,很具特点,为之研究,于杂病辨证论治颇有指导意义。 一、脾胃气以决吉凶 内伤杂病以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为主要病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故脾胃之气盛衰,在内伤杂病中至关重要。《金匮要略》非常注重察脾胃之气以决疾病之吉凶。鼻头属脾,色青主腹中疼痛,若痛而苦冷,为肝邪剩脾,脾阳衰微之征,予后多凶。鼻头色微黑,为肾水侮脾土之象,主病水气。纵四脏有病,只要脾胃气旺,脉现从容缓和,为脾旺不  相似文献   

11.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 ,胸膈满闷 ,触之无形 ,按之不痛、望无胀大 ,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 ,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 ,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和而成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脾不能行气于肺胃 ,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 ,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 ,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以就正于同道。1 饮食停滞型症见 :胃脘痞满…  相似文献   

12.
病人口味的改变如同舌质、舌苔变化一样,也可以据此了解脾胃功能状况,分辨病性,病位、并推断疾病发展趋势。现就其临床意义作一研讨。 一、前贤对口味的论述 对于口味,前贤有极为丰富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曰:“病有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可是,前人对《伤寒论》六经的实质问题颇多争论。笔者通过学习,认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乃是指脏腑经络及其气化而言。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它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素问、热论》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相似文献   

14.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15.
清沈金鳌氏在东垣《脾胃论》学说基础上创“脾统四脏”学说,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临床实践,略有体会。脾统四脏以滋化源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脾胃。《灵枢·五味篇》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沈金鳌关于“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  相似文献   

16.
<正> 肺之与心,一阴一阳,同居胸中,处于阳位,名曰“上焦”。《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阴……。”《素问·灵兰秘典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气理论源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基本理论,把保胃气这一学术思想始终贯穿于辨证论治的每一过程中,迄今仍  相似文献   

18.
“胃不和则卧不安”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不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日:“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长期以来多解释为食积于胃而致不寐之症,对此笔者将多年临床体会陈述于下,供同道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3 益脾中医方剂组合的另一特点是“益脾”。古代医家注重益脾者,发端于张仲景。仲景而后发展这一理论的,以李东垣为代表。东垣在其原著《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夫元气、谷气、荣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数者,皆饮食入胃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据此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维持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这是东垣内伤学说的一个基本论点。  相似文献   

20.
正"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原文:"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1]74原文旨在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