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厥脱证属现代医学休克之范畴。是各种原因所致的临床危重症之一,余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亡津.或剧烈疼痛所致的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证。1990年以来我科共收治68例.男性38例.真气耗竭型14例.气阴两亏型18例。除采取综合治疗和一般急救护理措施外.还根据辨证分型予相应护理。取得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王阳气玉脱型l.1主证体温不升或过低,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气促舌淡.脉细微欲绝.或不能触及。1.2典型病例赵某.男.60岁、因胸痛彻背1天入院.入院时心痛剧烈.呼吸气促、大汗淋漓、面邑苍白、畏寒肢冷、腰痛乏力、…  相似文献   

2.
不寐是一种证象,俗称失眠,中医文献中亦有称“不得卧”或“不得眠”等。不寐在临床上往往伴随着其他证候同时出现,惟是程度不同,轻者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本文将近年来临床治疗26例资料小结,简介于下,请同道教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中医温病气分证55例病人的护理过程,探讨出较好的系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温病气分证的病人,辨证分为热在气分型、痰热壅肺型、热结胃肠型、里热夹湿型。按各型不同的临床证候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5例中,取得显效护理效果的有15例,较好护理效果37例,较差护理效果的3例。结论 按中医温病气分证分型施护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的一种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种疼痛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疳证针对该证的病因病理临床上分以下三型进行辨证施护。一、积滞伤脾型主证为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神疲喜卧,脘腹胀满,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口干寐差,便溏或干结,小便浊如未淋,舌苔厚腻,脉象沉略数,指纹淡滞等。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临床上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效果颇佳。如果配合正确的中医护理方法,则疗效更著。几年来护理数例胃脘痛的病人,略有体会,以告同行。  相似文献   

7.
8.
辩证施护就是按照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弄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治疗原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因此辨证施护的内容包括: 1、了解病情变化。例如观察脉搏,不仅要了解它的频率和节律,还要通过脉搏的浮、沉、迟、数、弦、滑、涩等来帮助诊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等性质、了解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深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1岁,机械工程系学生。患者于1989年3月22日下午5时许,因与同学冲突,被水果刀刺入右上腹部,当即去中心医院诊治,经胸腹透视,无异常发现,隔下无游离气体。诊断:腹壁外伤。经清创缝合后于下午8时半入本院病房观察。次日,观察病人面部潮红,腹部膨隆,扣诊鼓音,舌红、苔薄黄,口干,脉数。体温37.5℃,血压:22/15.5kPa。腹痛拒摸。除采取加大抗生素用量外,给予静脉补液,禁食、禁水。根据观察病情考虑有胃穿孔可能,当日转中心医院外科。经检查  相似文献   

10.
浅谈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调理",这是人们长期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多注重辨证施治,而忽略了辨证施护,护理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对治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通过观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制定针对病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辨证施护,以提高医护质量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11.
“三分治,七分养”,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说明在医疗和预防方面,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通过观  相似文献   

12.
廖谨言 《护理研究》1989,3(2):99-102
心悸是自觉心跳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的,也间有久发不止.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现代医学中的风心病、冠心病、贫血、甲亢、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心悸不安者均属中医心病的范围.祖国医学认为引起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虚弱、肾阴亏损及水饮内停、淤血阻络所致.由于病因病机的不同故在护理上除应注意搞好安定病人情绪,注意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睡眠,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忌烟、酒、茶、咖啡等刺激性物品,保持大便通畅及对重证心悸病人做好抢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14.
15.
眩晕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为头晕眼花,自觉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有时可伴恶心,呕吐。临床上辨证可分为四型,我们根据不同证型进行了辨证施护,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46例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25~81岁,平均51岁。其中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型18例,气血亏虚型13例,肾精不足8例,痰浊中阻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对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调整免疫功能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辨证施护措施,收到较好疗效。下面介绍辨证施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将慢性胃炎区分为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寒邪客胃、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血停滞等7种症型。对每症型的症见作了概述,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理论,从用药、饮食、心理、起居的护理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头昏眼花、站立不稳称为眩晕,重者还伴有惑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多见于美尼尔氏综合征、动脉硬化、贫血、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及某些脑部疾患等。我科从1985年12月至1987年1月共收治眩晕病人  相似文献   

19.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计划。责任护士患者,女,64岁。因反复咳喘10余年,感受寒邪加重1周而入院。精神萎靡,形体虚胖,面色萎黄,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气促不能平卧,恶寒,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数。患者喘咳日久,肺脾气虚,痰湿内生,肺失清肃;加之肺气虚,外卫不固,寒邪入侵,故恶寒身痛;肺气不宣则咳嗽、咯痰、气促;肺病日久,子  相似文献   

20.
痹证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为临床常见病,以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肿胀、灼热为主要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痛风、骨关节炎等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为机体虚弱,腠理空疏,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风、寒、湿三邪常有偏胜,风偏胜者为行痹,寒偏胜者为痛痹,湿偏胜者为着痹,若痹郁化热,又可发生热痹,由于病因病机不同各型临床症候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护理此症患者时,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以辨证施护为指导,对各类痹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 分型与辨证施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