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背景:针刺对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免疫系统在针刺治疗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n=8)。干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ir-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ir-VIP)含量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ir-SP和ir-VIP含量;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足三里组大鼠外周血和脑垂体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外周血SP:(591.83&;#177;142.59)pg/L,VIP[92.05&;#177;22.11)pg/L;脑垂体SP:(47.00&;#177;9.12)pg/L,VIP(308.36&;#177;34.16)pg/L、T4(CD4+)细胞百分率[(65.55&;#177;8.42)%]、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15.88&;#177;2.99)%]、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12.14&;#177;1.2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69.36&;#177;8.04)pg/L,(20.45&;#177;6.74)pg/L,(27.86&;#177;7.67)pg/L。(236.71+22.83)pg/L,(43.06&;#177;3.14)%,(8.63&;#177;2.13)%,(6.75&;#177;2.32)%](P均&;lt;0.01);且CD4+与外周血和脑垂体中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r=0.744,P&;lt;0.05;r=0.738,P&;lt;0.05;r=0.822,P&;lt;0.05;r=0.848,P&;lt;0.05)、CD4+与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呈显著正相关(r=0.719,P&;lt;0.05)。免疫抑制组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VIP含量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lt;0.01),T4(CD4+)细胞百分率[(34.50&;#177;2.52)%]、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5.25&;#177;1.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P&;lt;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与相应脑肠肽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33例慢性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35例健康人比较.结果 慢性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花环百分率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R)、SOD、GSH-PX明显低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显示,RBC-C3bRR 花环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4812,P<0.05).RBC-ICR与MDA 呈正相关(r=0.5128,P<0.05).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与活性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脐血红细胞C3bRR及IC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脐血与成人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正常孕妇分娩时胎儿脐血及献血者外周血各28份。应用ELISA法检测EPO;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C3b受体活性率(RBC-C3bRR)和红细胞粘附免疫复合物率(RBC-ICR)。同时考查不同浓度的EPO对脐血体外培养红细胞C3bRR、ICR表达的影响。结果脐血EPO、RBC-C3bRR及RBC-ICR与成人外周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脐血体外培养,随着EPO浓度的增加,RBC-C3bRR活性逐渐增强,对RBC-ICR产生的抑制率逐渐减弱;当EPO浓度达40mIU/ml时,脐血体外培养各时间段的RBC-C3bRR、RBC-ICR与EPO为0mIU/ml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脐血EPO及红细胞C3bRRI、CR高于成人外周血。细胞因子EPO在脐血体外培养中,促进RBC-C3bRR的生成,抑制RBC-ICR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机制。方法:采用APAAP法、3HTdR掺入法,检测5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R+细胞数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粘附增强因子活性(RFER)及抑制因子活性(RFIR)试验,观察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总数(56.6±3.4)、IL-2R+细胞数(15.0±4.2)及血清IL-2水平(33±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CD4+细胞(40.5±3.2)和CD4+/CD8+比值(1.65±0.1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海洛因依赖者RBC-C3bRR(15.3±2.1)、RFER(71.4±8.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RBC-ICR(4.8±1.2)、RFIR(28.1±4.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吸食海洛因可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 CD4+ CD25+ 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ITP患儿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L-10:(29.48±13.69)pg/mlvs(43.10±14.95)pg/ml;TGF-β1:(170.04±91.58)pg/mlvs(254.75±130.41)pg/ml,P<0.05]。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在CD4+细胞中所占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1=0.54,r2=0.66,P<0.05)。结论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TR细胞数量的减少及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降低可能与急性ITP患儿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吴炎  王凤超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50-165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低氧血症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检测48例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RBC-C3bRR明显降低(P<0.01),RBC-ICR明显升高(P<0.01);PaO2降低,在肝性脑病(HE)组更明显。在动脉低氧血症时,RBC-C3bRR降低,RBC-ICR升高更加显著(P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在低氧血症时加重红细胞C3b受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手术期间L-精氨酸对患者红细胞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L-精氨酸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于麻醉后切皮前,L组L-精氨酸按200 mg/kg的剂量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经颈内静脉用注射泵以99 ml/h的速度泵人体内.C组用等量5%葡萄糖注射液,用法同L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基线值T1)、转流30 min(T2)、转流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24 h(T5)五个不同时段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中游离血红蛋白(FHb)、丙二醛(MDA)、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 (1)MDA、FHb、RBC-ICR:转机前,L、C组间无差异,两组转机30 min后的各标本含量均明显高于转机前(P<0.01),于CPB结束时各含量开始下降,转机30 min后L组含量又明显低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BC-C3bRR:转机前两组RBC-C3bRR无明显差异,转机30 min后两组RBC-C3bRR均明显低于转机前(P<0.01),于CPB结束时各含量开始回升,但转机30 min后L组RBC-C3bRR又明显高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时CPB可导致红细胞损伤及其免疫功能下降.围手术期应用精氨酸对CPB中RBC及其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可促进CPB术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脂质代谢异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很多研究提出其与体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有关.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变化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实验组对照,标准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检验科、急诊室及神经内科.对象2002-03/2003-1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神经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105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选择脑动脉硬化患者42例和脑梗死63例构成两个患者组,其中男67例,女38例.同期选择在本院健康查体者65例构成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方法采集参与者空腹血8 mL,采用酶学方法检测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水平,采用邻苯二甲醛-醋酸硫酸方法测定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采用化学定量法测定红细胞膜磷脂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组与对照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及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分析处理,105例患者组和65例对照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脑动脉硬化组和脑梗死组活性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4±0.72)kat/L,(2.06±0.80)kat/L,(2.61±0.74)kat/L,P<0.01].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1水平脑动脉梗化组与脑梗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0.33)mmol/L,(1.37±0.33)g/L,(1.28±0.33)mmol/L,(1.27±0.31)g/L,(1.60±0.43)mmol/L,(1.60±0.43)g/L,(t=2.72~5.01,P<0.01)].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红细胞胆固醇含量脑动脉硬化组与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94±0.82)mmol/L,(0.63±0.05)mmol/g,(3.02±0.79)mmol/L,(0.60±0.07)mmol/g,(2.56±0.58)mmol/L,(0.57±0.05)mmol/g,(P<0.01)].并且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分别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呈正相关(r=0.247,P<0.05;r=0.303,P<0.01),而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红细胞膜胆固醇呈负相关(r=-0.212,P<0.05;r=-0.346,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下降,且并非继发于脑梗死发生后,其活性变化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红细胞膜胆固醇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 例肺癌切除术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例,A 组术后镇痛为舒芬太尼100 μg +托烷司琼5 mg;B 组切皮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50 μg +氟比洛芬酯100 mg +托烷司琼5 mg.两组患者于麻醉前(T1 )、术毕(T2 )及术后24 h(T3 )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8 +、CD8+CD28 +、CD8+CD28 -等细胞亚群;采用郭峰法测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率(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结果 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在T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T1 比较,在T2 和T3 两组CD4 +、CD8+、CD8+CD28 +、C3bRR 明显降低(P <0.05),而CD8+CD28 -和ICR 明显升高(P <0.05);在T2 和T3 时B 组CD4 +、CD8 +、CD8 +CD28 +和C3bRR 明显高于A 组(P <0.05),而CD8+CD28 -和ICR 明显低于A 组(P <0.05).结论 手术刺激对T 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能保护T 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利于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细胞内过氧化物质增加产生的氧化损伤可以加速癫痫发作的频率,而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消耗过氧化物,可起到对中枢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目的分析癫痫患者血浆及红细胞中抗氧化剂水平的变化.设计非随机同期化的平行对照(相互对照、空白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检验科、精神科、药剂科.对象2000-03/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癫痫患者(癫痫疾病组)32例,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的诊断及分类标准,且未经过任何治疗.男17例,女15例,年龄27~59岁.同期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癫痫患者(治疗组)26例,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的诊断及分类标准,接受了1年多的苯巴比妥类药物的治疗,在此期间无癫痫急性发作的症状;男16例,女10例,年龄24~58岁.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取本院门诊体检人员39例,体检各项提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男23例,女16例.上述均为知情同意者.方法3组对象于清晨800~900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采用酶偶联连续监测法测定红细胞的内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比色法测定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改良TBA比色法测定红细胞中丙二醛的含量.同时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以溶血百分率计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维生素A,C,E含量.采用免疫散射测定法测定血浆铜蓝蛋白含量,评估3组抗氧化剂水平的变化及差异.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对象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红细胞溶血百分率以及血浆中铜蓝蛋白、维生素A,C,E含量.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仅癫痫疾病组中有1例未坚持治疗,其余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癫痫疾病组和治疗组的红细胞丙二醛含量,溶血百分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血浆铜蓝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76.5±12.0)μmol/L,(3.32±0.95)%,(1 503.6±130.0)nkat/g,(75.3±14.6)K/g,(487.0±25.4)mg/L,(129.5±7.4)μmol/L,(1.52±0.20)%,(1 323.6±95.0)nkat/g,(64.2±10.1)K/g,(345.0±15.2)mg/L,t=2.46~3.89,P<0.05].②癫痫疾病组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浆维生素A,E,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1.7±13.3)nkat/g,(20.2±0.8)μkat/g,(1.18±0.83)μmol/L,(20.7±4.5)μmol/L,(20.6±3.6)μmol/L,(213.4±45.0)nkat/g,(28.5±0.9)μkat/g,(3.14±0.30)μmol/L,(40.5±6.6)μmol/L,(38.1±5.1)μmol/L,t=2.46~2.97,P<0.05].③治疗组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浆维生素A,C含量均显著高于癫痫疾病组[(161.7±25.0)nkat/g,(26.7±0.9)μkat/g,(2.09±0.35)μmol/L,(26.2±4.1)μmol/L,t=2.46~2.66,P<0.05].结论红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浆维生素A,C,E,铜蓝蛋白水平下降,反应了癫痫发作时的自由基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了吸毒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55例吸毒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吸毒者RBC—IC花环率和MDA明显升高(P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与红细胞免疫黏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14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包括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缺血性中风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呈高凝血症和(或)红细胞聚集症.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脑栓塞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和脑血栓的全血高切黏度与RBC-ICR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存在RCIA功能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且是缺血性中风病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ACCVD)红细胞(RBC)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结果ACCVD组与健康组相比,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率与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花环率与红细胞粘附抑制因子(RFIR)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ACCV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人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亦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虚症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脾虚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研究中医脾虚症与胃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妇产科.对象选择2000-10/2002-05在本院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同期该类患者450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0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症和有脾虚症两组,并将有脾虚症组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健脾治疗组.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健脾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广东省利民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党参、黄芪),1次/d,共8 d.术后第9天静脉抽抗凝血2mL用于相关免疫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102例胃癌患者中有63例(61.8%)合并不同程度的脾虚症.有脾虚症组与无脾虚症组患者相比,其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的构成比不同,有脾虚症组T3~T4,低分化腺癌以及3,4站淋巴结转移患者较多,TNM分期Ⅲ,Ⅳ期者较多(P<0.05).有脾虚症组胃癌患者手术+健脾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RBC-C3bR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脾虚症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合并脾虚症患者的预后比不合并脾虚症患者差.脾虚型胃癌患者术后合并应用健脾益气中药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RBC -C3bRR)试验、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试验、免疫粘附促进因子 (RFER) 百分率及抑制因子 (RFIR)百分率试验 ,检测 3 15例慢性胃炎患者与 3 0例健康体检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组RBC -C3bRR、RFE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RBC -ICR、RFIR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Hp阳性组RBC -C3bRR明显低于Hp阴性组 (P <0 0 5 ) ,RBC -ECR明显高于HP阴性组 (P <0 0 5 ) ,RFER、RFIF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对 186例Hp阳性根除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对比发现治疗后RBC -ICR明显低于根除前 ,其余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 :Hp的感染可能导致宿主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其感染可能是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G)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88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萎缩性胃炎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而浅表性胃炎患者RBC—C3bRR、RBC—ICR、RFER、RFI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检测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对于鉴别诊断和评估愈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疾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方法 采用花环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对103例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组)和75例十二脂肠球部溃疡患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及3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RBCC3bRR分别为(20.83±5.16)%、(16.26±5.17)%、(13.65±5.19)%,RBCICR分别为(7.63±4.09)%、(10.59±4.45)%、(10.04±4.13)%.2项指标慢性胃炎组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4.963、6.070,P均<0.01),RBCICR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3.262、3.456,P<0.05或P<0.01).HP阴性慢性胃炎与HP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慢性胃炎与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别比较RBCC3hRR和RBC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RBCC3bRR明显低于HP阴性者(P<0.05或P<0.01),RBCICR明显高于HiP阴性者(P均<0.01),HP根除后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RBCC3bRR,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RBCICR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HP感染、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均可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 onset pre-eclampsia, EOSP) 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1,ESM1)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LRP1) 水平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 年2 月~ 2021 年2 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18 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n=117)和重度组(n=101),以同期健康体检的80 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ESM1 和LRP1 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ESM1 和LRP1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ESM1(323.05±45.17 mmol/L),LRP1(12.25±0.97 μg/ml) 水平高于对照组(195.20±31.67 mmol/L,6.41±0.84 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91,47.677,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ESM1(672.44±83.61 pg/ml),血清LRP1(14.52±1.05 μg/ml)、舒张压(113.17±12.24mmHg)、收缩压(165.19±16.63mmHg)、24h 尿蛋白量(2.63±0.45g/24h)、血肌酐(74.47±20.82μmol/L)、血尿素氮(4.32±0.78mmol/L)、血尿酸(339.65±50.13μmol/L)高于轻度组(551.74±72.20 pg/ml,9.63±0.89 μg/ml,92.41±9.29 mmHg,147.25±14.66mmHg,1.42±0.33g/24h,69.64±15.07μmol/L,3.95±0.91mmol/L,303.82±41.71μmol/L),新生儿体质量低于轻度组(2.73±0.62 kg vs 3.20±0.62 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0 ~37.978,均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ESM1 及LRP1 水平与舒张压、收缩压、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呈正相关(r=0.413 ~ 0.515,均P <0.05),与胎儿体质量呈负相关(r=-0.563, -0.604,均P <0.05)。高血清ESM1水平(OR=1.217,95%CI:1.036 ~ 1.429)和高血清LRP1 水平(OR=1.486,95%CI:1.056 ~ 2.090)是影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ESM1 联合LRP1 诊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84(0.853 ~ 0.916) 大于ESM1(AUC=0.749,95%CI :0.705 ~ 0.792) 和LRP1(AUC=0.760,95%CI:0.712 ~ 0.807)单独诊断(Z=6.752,4.297,均P <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ESM1 和LRP1 水平升高,二者均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能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血浆5-羟色胺(5-HT)表达与氧化应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7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浆5-HT、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的检测,以及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浆MDA浓度(4.46±0.51)nmol/L高于对照组(1.68±0.3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PO浓度(18.67±1.48)nmol/L高于对照组(6.62±1.2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5-HT浓度(1 828.44±300.87)pg/mL高于对照组(1 236.93±289.4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血浆5-HT与MDA(r=0.325,P0.05)、LPO(r=0.432,P0.05)、TC(r=0.357,P0.05)都呈正相关,而与HDL-C(r=-0.385,P0.05)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A、LPO、TC与HDL-C都为影响5-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血浆5-HT呈现高表达状况,同时伴随有MDA与LPO的高表达,且MDA与LPO的表达情况会影响5-HT的表达,可能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