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基因啦平对行气活血复方的微观机理进行探索。方法:以病证结合方式.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160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治疗前后CD62p基因表达的观察、对比、分析,并以健康人为对照。结果:(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惠者组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或P〈0.05)。血瘀证组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3)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厦阴虚血瘀组、痰浊血瘀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气滞血瘀组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阴虚血瘀组和痰浊血瘀组(P〈0.01):气虚血瘀组、阴虚血瘀组和痰浊血瘀组之间相比较.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4)治疗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CD62p的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证患者存在CD62p基因的异常表达.并且其指标异常与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血瘀证各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行气活血中药可有效抑制CD62p基因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2.
血瘀证患者血小板CD62p基因、白细胞HSP70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血瘀证微观实质。方法 以病证结合方式,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160例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血瘀证(100例)和非血瘀证患者(60例),用血液生化指标和实验技术,进行血小板CD62p基因、白细胞HSP70基因的表达的观察、对比、分析,并以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血瘀证患者存在CD62p基因、HSP70基因的异常表达,两者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1),且基因异常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血瘀证各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CD62p基因和HSP70基因为与血瘀证有密切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张爱娥  云鹰 《陕西中医》2009,30(8):970-972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血瘀证与尿Ⅳ型胶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44例HSPN患者血瘀证临床证候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Ⅳ-C。结果:44例HSPN患者中,血瘀证组占75%,非血瘀证组占25%。血瘀证组中医宏观辨证以皮肤紫癜(80.5%)、尿血(54.5%)、面色和舌质的变化最常见,微观辨证指标血清D-二聚体(D-dimer)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尿-C/Cr(14.00±7.50)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5.41±1.23)(P<0.01),尿Ⅳ-C/Cr与D-dimer呈正相关(γ=0.278)(P<0.05)。结论:小儿HSPN血瘀证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相结合更有利于揭示其血瘀证的实质,尿Ⅳ-C水平可作为小儿HSPN血瘀证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徐杭  汶医宁 《陕西中医》2008,29(2):134-13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证组、痰浊内阻证组、非血瘀痰浊证组;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水平。结果:冠心病中医各证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sICAM-1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候有关联,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客观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近年关于血瘀证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开始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I网络)以及基因水平方面探索血瘀证的形成机理。本文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基因表达研究等十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以求进一步探索血瘀证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 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CD4 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与正常人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149条基因异常表达,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和信号传导;寒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之间有42条基因异常表达,只有2条与上述149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信号传导;寒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有49条基因异常表达,与上述42条之间有20条基因重复,也主要涉及功能代谢、信号传导;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生物学途径。结论:寒热证候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对血瘀证乳腺癌P53基因、mdm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惠  郭少贤  常靖  李安  夏欣欣  王瑞  华莎 《陕西中医》2011,32(12):1666-1667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血瘀证裸鼠乳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s,种植给血瘀证裸鼠,并采用丹参酮灌胃干预,以Elisa法测定裸鼠血清中的p53、mdm2的含量。结果:丹参酮组裸鼠血清中的p53、mdm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瘀证与肿瘤的突变型P53基因、mdm2基因存在着密切关系,丹参酮显著抑制突变型P53基因、mdm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相应外周血T细胞亚群间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根据患者中医证型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血燥证(30例)、血热证(30例)和血瘀证(30例),经患者同意后,测定所有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主要有CD3+、CD4+、CD8+等,对比不同分型患者上述指标。结果:(1)在CD3+指标方面,三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在CD4+指标方面,血热证患者高于血瘀组和血燥组,组间差异性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血瘀组和血燥组在CD4+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在CD8+指标方面,三组中医证型患者组间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中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间异常,其中血热证患者CD4+明显高于血燥证和血瘀证,根据免疫学分析可知,血燥证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属于亢进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P)变化的关系,探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个证型组:即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每组24例,另设一健康人对照组(24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的ICAM-1、CD62P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ICAM-1、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其中痰瘀阻络型组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组和痰热腑实型组(P<0.01);痰瘀阻络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痰热腑实型组(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证型的ICAM-1、CD62P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ICAM-1反映了体内痰阻或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而CD62P则反映了体内血瘀状态。提示痰瘀阻络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心多泰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CD62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中医证型为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脑心多泰胶囊+培哚普利组(治疗组)和培哚普利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患者服药8周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浆PAI-1,vWF和CD62p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PAI-1,vWF和CD62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降低,但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浆PAI-1,vWF,CD62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心多泰胶囊有治疗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对改善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血小板活化的演变规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体内LPA、AP和CD62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阳亢腑实组、痰瘀阻络组、气虚血瘀组CD62P、LPA、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阳亢腑实组、痰瘀阻络组、气虚血瘀组各组CD62P、LPA、AP水平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各中医证型均表现血小板活化增高,但各证型之间血小板活化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形成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名,其中血瘀证组60例和非血瘀证组50例。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微粒及其表面膜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血小板膜糖蛋白Ibα、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微粒及其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并与血瘀证存在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427、0.294、0.200、0.218。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血小板微粒的黏附、聚集、促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热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RA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 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活动期和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CD4 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RA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有63条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免疫应答;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48条基因异常表达,只有1条与上述63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活动期RA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59条基因异常表达,没有与上述稳定期与活动期比较的63条和稳定期寒热证候之间的48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结论RA患者稳定期和活动期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与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艾滋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下简称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证型艾滋病免疫负调节能力。方法:根据艾滋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分为肺肾不足、气虚血瘀、脾肾亏虚3种证型,设正常对照组30名,收集病例97例,观察不同证型艾滋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脾肾亏虚、肺肾不足、气虚血瘀各组患者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脾肾亏虚型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依次分别为肺肾不足型、气虚血瘀型。结论:不同证型艾滋病患者从病变初期的脾肾亏虚组,中期肺肾不足组,到疾病后期气虚血瘀组,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林培贤  雷惠新 《光明中医》2008,23(8):1241-1242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血瘀证是中风急性期的一大主要证候及病因病机。溶血磷脂酸(Lys Oph Osphatidic Acid,LPA)与血小板胞浆内α-溶酶体膜蛋白(CD62p)是最近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两个反映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的标志物,推测LPA与CD62p可以作为中风血瘀证的诊断、治疗的一个有效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白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60例患者(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各80例)随机分为血瘀证组100例、非血瘀证组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白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比较血瘀与非血瘀证之间c—fos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组明显增高:血瘀证各分型中,以气滞血瘀组表达最高。结论:因素。结果:c—fos基因在血瘀证组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和非血瘀证c—fos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参与血瘀证形成和演变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选择老年及老年前期肾气虚血瘀证高血压病62例,通过辨证再分肾阴虚血瘀证和肾阳虚血瘀证两型,采用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A)、过氧化脂质(LPO)和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探讨了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微观辨证,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50岁以上高血压病62例,按照WHO诊断标准,收缩压≥160mmHg或(和)舒张压≥95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62例患者共同存在肾虚血瘀证,其中属肾阴虚血瘀证32例  相似文献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证组、痰浊内阻证组、非血瘀痰浊证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结果:冠心病中医各证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MMP-9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候有关联,可作为冠心病病情发展的预测指标及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HIV/AIDS 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省某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276例,健康对照者11例,均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检测并对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各证型与健康人相比,除痰湿内蕴型在CD3+T细胞水平方面没有表现显著性下降,其余各证型CD3+、CD4+T细胞水平均较健康人明显下降(P<0.05);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在CD8+ T细胞亚群数量方面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HIV/AIDS不同证型对比,CD3+T细胞水平在气血亏虚兼痰湿组最低,与气血亏虚兼血瘀组、气血亏虚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在痰湿内蕴组最低,与气血亏虚组、气血亏虚兼血瘀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 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HIV/AIDS中医证型及病机演变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脑挫裂伤后血小板α一颗粒膜蛋白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测定脑挫裂伤后第1、15、35天CD62P、TSP的浓度,并设对照组。结果:脑挫裂伤后CD62P、TSP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5d及35d CD62P、TSP均维持高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治疗15d CD62P、TSP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与治疗前及观察组相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至35d CD62P、TSP仍维持正常水平;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优于观察组。结论:脑挫裂伤后出现血瘀证改变,丹参注射液治疗有效,其机理通过降低CD62P、TSP表达水平使血小板活化下降;CD62P、TSP可作为丹参注射液治疗血瘀证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