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关节镜治疗20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术后不置引流管,大棉花包扎患肢,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0例患者,术前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2±9)分,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复发1例,最后随访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2±10)分。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创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复发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滑膜软骨瘤病(synovial chondromatosis,SC)也称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关节滑膜增殖性良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的男性,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1].我科收治1例膝关节SC患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因"左膝关节间隙性疼痛伴活动受限5年"入院.入院查体:左膝皮肤无破溃,皮温正常,膝眼饱满,髌下压痛,关节轻度肿胀,左膝活动度95°-0°-0°,深屈曲时因疼痛抵抗明显. 相似文献
5.
滑膜骨软骨瘤病是滑膜较少见的增生性病变,多见于大关节(膝、髋和肩关节)内,也可发生在滑囊或腱鞘,同时发生于关节滑膜内及周围腱鞘滑膜更为少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膝关节"隐匿性"滑膜软骨瘤病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本科关节镜诊治4例"隐匿性"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X线平片和磁共振检查未发现游离体,关节镜检查确诊,并行关节镜下滑膜软骨瘤摘除和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膝关节"隐匿性"滑膜软骨瘤病表现为大量微小软骨游离体存在于关节腔、或少量微小软骨游离体局限于滑膜组织内。4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功能良好,未见复发,仅1例伴软骨损伤患者残留膝关节轻度疼痛。结论膝关节"隐匿性"滑膜软骨瘤病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平片和磁共振检查常不能确定诊断,关节镜是该病惟一可靠和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10月~2003年6月共收治膝关节滑膜软滑瘤病3例,根据术中所见采用单纯游离体摘除或加滑膜切除术,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诊治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9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人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诊治并回顾病例资料.结果 按Lysholm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5.9分,术后平均90.5分,所有病例的绞锁症状、打软腿和可触及包块均消失,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关节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更具有直视、动态观察整个关节组织结构的优势,同时亦可发现关节内其他病变,并可同时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10月~2006年8月,共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2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6~45岁,平均28.5岁,周围纵形撕裂3例,水平中层撕裂3例,舌状撕裂4例,完全的桶柄式破裂11例,放射状裂5例,混合裂2例,均在关节镜下治疗,行部分切除成形术19例,次全切除术7例,完全切除术2例.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9个月,治疗结果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其中优17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5.7%,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手术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最大限度保存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87年9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26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术前给予心理辅导,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实施良好的护理。结果:随访27个月~120个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肘关节活动度平均增加50°±36°。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d~5d出院。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创伤小,恢复快,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15.
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包括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清理关节软骨剥脱区创面和软骨碎片,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结果: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的关节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并发症少而轻,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优良率达81.8%。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6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治疗,探讨此征的治疗.[方法]疗效评定标准分为 优、良、可、差[结果]对 26例随访 2~ 13年,除 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之外,优者 22例,良者 2例[结 论1关节镜下治疗滑膜皱襞综合征,简便安全,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缺氧状态下人颞下颌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颞下颌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缺氧不同时间段滑膜成纤维细胞COX2基因与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以及明胶酶谱法分别测定缺氧组、缺氧与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二者联合作用组前列腺素E2(PGE2),金属基质蛋白酶2、9(MMP2、MMP9)分泌量的变化,以常氧组为对照。结果(1)RTPCR测定细胞缺氧4、8hCOX2mRNA分别为1.51±0.34和1.39±0.57,与常氧组0.65±0.24和0.71±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Western印迹测定细胞COX2蛋白表达,缺氧6h为0.29±0.06,12h为0.51±0.09,24h为0.68±0.11,而常氧组检测不出COX2蛋白(均P<0.01),表明缺氧条件下,细胞COX2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3)ELISA测定细胞缺氧12h,释放的PGE2(7.6ng/ml±0.8ng/ml)显著高于常氧组(2.5ng/ml±0.4ng/ml,P<0.01);联合药物处理组(4.3ng/ml±0.4ng/ml)也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表明细胞PGE2释放受抑制。(4)明胶酶谱法测定细胞缺氧12h,分泌的MMP2、MMP9高于常氧组,但在药物联合作用下,分泌能力减弱。结论组织缺氧是导致TMD的一个重要因素;缺氧状况下,人滑膜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增加COX2的表达来影响缺氧所致颞下颌关节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TNF-α、IL-6)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与KOA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镜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0例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测定滑液中IL-1、TNF-α、IL-6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KOA组滑液中IL-1、TNF-α、IL-6水平显著上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TNF-α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滑液中IL-1、TNF-α水平为:晚期>中期>早期,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6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下降,滑液中IL-6水平为:早期>中期>晚期,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TNF-α与KOA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567,0.583,P<0.05),IL-6与KOA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r=-0.486,P<0.05)。结论 KOA患者滑液中存在IL-1、TNF-α、IL-6水平的高表达,IL-1、TNF-α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含量逐渐上升,而IL-6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含量逐渐降低。IL-1、TNF-α与骨性关节炎病变有密切关系,而KOA患者关节液中IL-6的含量不能直接反映出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但并节液中IL-6水平在诊断早期病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