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鼠、蚤分布情况及其感染自然疫源性疾病状况。方法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蚤类进行分类鉴定,采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用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HFRS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抗体,用显微凝集试验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结果广州地区鼠类优势种是褐家鼠,占70.97%,其次是黄胸鼠。鼠类染蚤率为12.45%,鼠体表寄生蚤优势种为印鼠客蚤,占98.20%,主要宿主是黄胸鼠。未查出鼠疫F1抗体;鼠类HV带毒率为5.4%,褐家鼠带毒率较高,为6.1%;鼠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0.97%。结论广州未发现鼠间鼠疫,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应加强监测,灭鼠灭蚤,防止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贵州省水电开发地区的鼠疫疫源状况,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7个大型水电站建设工程地区的18个县(市)的54个涉淹乡镇,采集啮齿动物、蚤类、指示动物和正常人血标本,检测鼠疫菌、鼠疫FI抗原和FI抗体。结果从天生桥电站库区调查标本中检出鼠疫FI抗原阳性21份、FI抗体阳性14份,分离到鼠疫菌3株。其他水电站库区调查标本未检出鼠疫阳性指标。结论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为已确定的黄胸鼠鼠疫疫源地。龙滩、平班和光照三个水电站库区调查结果虽然没有检获鼠疫感染阳性指标,但是具有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基本条件。洪家渡、引子渡和三板溪电站库区的调查资料表明该地区不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工程建设的原因,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必然有所改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这些工程地区的鼠疫监测和库区蓄水前的大面积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贵州省双桥水库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掌握库区鼠疫疫源状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数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贵州省双桥水库库区涉淹的水城县2个乡(镇)的2个村寨,询问疑似鼠疫疫情线索,对采集的啮齿动物、蚤类和人血清标本进行鼠疫菌培养及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室内平均鼠密度为4.91%,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9.00%;捕获啮齿动物1目2科3属6种,小家鼠(Musmusculus)和锡金小鼠(Muspahari)为优势种;捕获鼠体蚤1科1属1种,为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未发现疑似人间或动物间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结论双桥水库库区未发现鼠疫流行指征,但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条件。库区的鼠密度较高,应在库区范围内适时开展灭鼠活动,降低鼠传疾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长江三峡库区主要淹没区万县市段鼠类调查情况。该段为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1981年以来多次对该段4个区县鼠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野外平均鼠密度为9.09%,宅内平均密度为11.92%。共捕获鼠种11个,各区县鼠类群落结构差异较大,随着时 间推移,群落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调查证实万县市库区疫源地复杂,鼠传疾病(特别是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对库区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9年肇庆市鼠疫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恙虫病等鼠传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为广东省鼠疫及其它鼠传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2019年肇庆市高要区5个乡镇的鼠形动物和人间鼠疫及其它...  相似文献   

6.
巫溪县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调查分析刘剑波向承秋巫溪县卫生防疫站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带菌的鼠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尿排出污染环境和水体。我县是钩体病的流行疫区,1987年前有散在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2011—202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部队驻训做好自然疫源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我国2011—202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发病率数据资料进行拟合,分析我国2011—202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2011—2020年我国报告的15种法定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布鲁杆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死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狂犬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2011—2020年我国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逐年上升(t鼠疫=2.4、t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4.3,P<0.05),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t狂犬病=-30.7、t钩端螺旋体病=-2.9、t疟疾=-2.9,P<0.05);血吸虫病发病率2015年前逐年上升,之后逐年下降(t2011...  相似文献   

8.
张艺 《黑龙江医学》2012,36(1):12-15
<正>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一种全球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目前已发现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是引起人畜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病,也即由鼠、猪、犬等动物及患者的尿液污染周环境或疫水而传播的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因此而误诊或观察不及时而延误抢救导致患者死亡,故钩端螺旋体病在临床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2008年5月~2008年8月,我科收治了2例钩体病患者,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流行较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鼠尿和猪尿可排出大量的病原体而污染水,可以通皮肤接触感染人。我院地处闽北山区,鼠类较多,多因水田被鼠尿污染,青少年下田劳动而被感染。临床以起病急、寒战、高热、眼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鼠密度情况以及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灾区鼠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以粉迹法和夹夜法调查灾区鼠密度,取鼠肺、鼠肾标本分别进行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检测。结果粉迹法和夹夜法的鼠密度分别为24.1%和14.1%,捕获了四川短尾嗣髓和褐家鼠2目2种鼠形动物,四川短尾嗣鼯为优势种,占总捕鼠数的91.8%,未检出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结论地震灾区鼠密度高,四川短尾驹鲭和褐家鼠是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需在灾区开展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曾维诚 《黑龙江医学》2010,34(6):427-431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一种全球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目前已发现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遍布31个省份,自1955年以来病例数超过250万人,平均病死率约为1%。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与恙虫病并发1例报告杨文映,杨向东,潘瑞现,宋竹芬(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大理671000)1988年作者在孟连县进行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流行菌群更迭调查期间,发现1例发热患者同时患两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钩体病和恙虫病,极为罕见,特报道如...  相似文献   

14.
进入汛期以来,洞庭湖水位上涨,大量东方田鼠内迁,湖区沿线部分地区已发生严重鼠患。为防止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鼠传疾病的流行与发生,湖南省卫生厅采取紧急措施,严密监控鼠传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的CT和临床张开华,郭彬,杨臣鸿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人体通体接触污染的中间宿主、疫水或土壤而隐性感染,经过潜伏期后而突然发病,菌型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钩体病脑动脉炎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钩端螺旋体病。常以肢体...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眼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和肝、肾功能损害。其预后与是否早期诊断、早期休息,正确的治疗及良好的护理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流行颇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流行几乎波及全球,在我国各省市亦有不同程度流行。但本病除以急性钩端螺旋体病形式发病外,另有少部分病人由于平素身体健康,而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则不急性起病,病原体在体内经半个月~数个月的潜伏期,在此潜伏期中钩端螺旋体则侵袭脑动脉的起始部,产生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等炎症性改变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岳阳市君山区鼠害对鼠传播疾病发病的影响,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君山区鼠传疾病与鼠害关系进行探讨。结果1981-2007年君山区鼠传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2种。鼠害年与非鼠害年鼠传疾病发病率比较:钩端螺旋体病鼠害年发病率高于非鼠害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38,P<0.01),且鼠害与钩体病存在正强关联(RR=3.71,95% CI 3.35~4.14);而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且鼠害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有微弱的有害关联(RR=1.15,95%CI 0.72~1.84),鼠害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之间可能无关系。结论君山区东方田鼠鼠害主要影响钩体病的发病率,而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影响不大,在鼠害年应加强宿主动物监测和防制以钩体病为重点的鼠传疾病。  相似文献   

19.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误诊与教训卢运龙(广西玉林市中心镇卫生院玉林市537000)关键词肺出血;钩端螺旋体;教训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流行颇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流行几乎波及全球,在东南亚一带流行最为严重。在我国各省市亦有程度不同的流...  相似文献   

20.
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影响,以便制定对策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和现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发病情况,在相关单位收集水气象资料,按全国爱卫办颁布的鼠密度调查方法开展鼠情监测。将获得的资料进行直线相关等统计学分析。了解气象水等洪涝灾害和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水气象与鼠类密度之间的关系、鼠密度和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长江水位与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和流行无相关关系,鼠密度与钩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当野外鼠密度大于10%(夹夜法)可引起钩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结论 鼠密度可作为钩端螺旋体病监调和疫情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项目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