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影响其合成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讨论了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组成、生物学特征以及心内手术围术期机械通气、吸入麻醉药、体外循环等因素对PS合成的影响。指出这些因素所造成的PS缺乏或合成不足将导致肺功能障碍,并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源性PS盐权吸入性损伤家兔肺组织渗出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0只复制盐酸吸入肺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二组,A组(n=10)为PS治疗组,B组(n=10)为对照组,气管内分别注入37℃PS100mg/kg和生理盐水(NS),对比观察PS治疗对肺水、BALF蛋白浓度及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另设C(n=8)组,未行盐酸吸入,而在相应时间注入同等体积的NS作为PS疗效的对照。结果:A、B组各尿参数明显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治疗中,在ARDS和其它重症呼吸道疾病已见该疗法的成功应用。就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分制剂、给药途径及体内分布、剂量及时间、并发症、对内源性PS的影响、治疗效应及临床应用等作专项介绍。  相似文献   

4.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治疗中,在ARDS和其它重症呼吸道疾病已见该疗法的成功应用。就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分制剂、给药途径及体内分布、剂量及时间、并发症、对内源性PS的影响、治疗效应及临床应用等作专项介绍。  相似文献   

5.
6.
全身麻醉时机械通气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实验[1]提示,机械通气可能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改变。本文通过测定全麻机械通气前、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不同活性PS所含磷脂酰胆碱(PC)的量,并比较非活性PC与总PC的比值,以探讨全麻机械通气对PS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ASA~级,心肺功能正常,无吸烟史,需全麻下行腹部及胸壁手术的患者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4~52岁,体重55~70kg。2.麻醉方法 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以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5mg/kg、芬太尼3μg/kg行全麻诱导,硬膜外间断注入2%利多卡因,静脉泵入咪唑安定150μg·kg-1·h-1,间断静…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左向右分流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病儿,心内畸形纠治后肺不张、肺水肿甚至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常见,已经肯定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前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肺泡死腔的关系,本文研究测定围体外循环期PS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动脉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_2)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全组46例,男26例,女20例。根据疾病种  相似文献   

8.
超氧化物歧化酶-肺表面活性物质脂质体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高氧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可以为预防和治疗体外循环后的肺损伤提供实验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 肺表面活性物质(SOD PS)脂质体:PS 1ml加乙醚3ml和甲醇1ml ,再加入SOD 80 0 0U。在水浴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振荡2次,每次10~15min ,间隔5min ,然后减压蒸发掉有机溶剂,加磷酸盐缓冲液(PBS)至2ml,振荡形成水溶性悬液,即SOD PS脂质体。2 .预处理动物:Wistar大鼠40只,体重(2 5 6.7±3 9.0 )g ,随机分为5组。腹腔注射10 %水合氯醛3 .5~4.0ml/kg体重镇静麻醉动物,颈部正中切口暴露气管,分别注入实验液:SOD PS脂质体2m…  相似文献   

9.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急性肺损伤肺气体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盐酸诱导的弥漫性肺损伤后不同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急性肺损伤肺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纯氧机械通气15min,经气管导管注入0.0225N的盐酸12ml/kg,造成急性弥漫性肺损伤。注入盐酸1h后,动脉氧分压(PaO2)低于150mmHg的动物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分别在盐酸注入后1h(T1组)、2h(T2组)、3h(T3组)采用天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照组在盐酸注入后1h(C1组)、2h(C2组)采用生理盐水肺灌洗。注入盐酸前、肺灌洗前、灌洗后30、60、90、120min测动脉血气值、气道峰压(PIP)。结果肺灌洗30min后T1组PaO2升高至300mmHg以上,T2组升高到200mmHg以上,T3组升高不明显;两对照组PaO2没有改善。T1、T2、T3组PIP、PaCO2轻度下降,后逐渐升高。结论早期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灌洗对兔盐酸诱导的弥漫性肺损伤后肺气体交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与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体外循环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以及体外循环后PS异常与肺功能不全的关系。分别采用Bartlet法、Mason法、改良Lowry法测定10例非体外循环病人和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气道吸出物中总磷脂、饱和卵磷脂、总蛋白的含量,并同步测定呼吸指数。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术后PS水平非常显著减低(P<0.01),呼吸指数非常显著增高(P<0.01),且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87,P<0.01)。而非体外循环手术后PS水平及呼吸指数未见明显变化(P>0.05)。证实体外循环可明显降低PS的活性,体外循环术后PS异常与呼吸功能不全密切相关。应用外源性PS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气末正压对呼吸衰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在不同呼气末正压 (PEEP)下对洗肺鼠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5 6只Wistar大鼠 (体重 30 0~ 35 0 g)在戊巴比妥钠 (30mg/kg)腹腔内麻醉下人工呼吸并用生理盐水洗肺 ,共洗 8~ 11次 ,洗肺期间吸入峰压及PEEP分别调至 2 5cmH2 O和 7 5cmH2 O。当PaO2 降至 90mmHg以下时 ,随机分为八组 ,每组 7例。 1~ 4组经气道注入PS 2 5mg(0 5ml) ,5~ 8组则经气道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0 5ml)。 1组和 5组的PEEP为 7 5cmH2 O ,2组和 6组的PEEP为5cmH2 O ,3组和 7组的PEEP为 2 5cmH2 O ,4组和 8组的PEEP为 0cmH2 O。结果 未注入PS的 5~ 8组的PaO2 在整个实验中未见明显变化 ,均在 10 0mmHg以下。注入PS的 1~ 4组中 ,无PEEP的第 4组及 2 5cmH2 OPEEP的第 3组的PaO2 未见明显改善 ,与 5~ 8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第 2组的PaO2 虽在注入PS后 15分钟明显升高至 (34 3 5 3± 132 2 6 )mmHg ,但以后逐渐下降至治疗前水平。只有第 1组的PaO2 在治疗后显著的升高至 40 0mmHg以上 (P <0 0 5 ) ,并维持此高值至实验结束。结论 单独PEEP不能改善洗肺鼠的低氧血症 ,补充PS并附加 7 5cmH2 O的PEEP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兔供肺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对移植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 8只健康青紫兰雄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各 8对供、受者。除对照组外 ,其余两组分别在灌注前 (PS1组 )和保存前 (PS2组 )给予 10 0mg/kgPS。各组移植物低温保存6h后进行移植。采用兔异位心肺移植模型 ,在心肺转为自主功能状态后 ,连续观察 3h。每 30min测定移植肺的顺应性 ;采下肢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实验结束测定肺组织的湿 /干重比 (W /D)、肺组织中丙二醛 (MDA)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各相同时间点相比 ,PS1和PS2两组移植肺具有较好的气体交换功能和肺顺应性 (P <0 .0 1) ;其中PS2组各时间点的气体交换功能和肺顺应性高于PS1组 (P <0 .0 5 ) ;术后肺组织MDA、MPO含量和W/D ,PS2组最低 ,对照组最高 (P <0 .0 1)。结论 应用PS可改善移植肺术后功能 ,减轻移植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保存前给予PS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用洗肺鼠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补充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洗肺鼠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SF)补充量的研究。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的动物行人工呼吸,并用生理盐水洗全肺10次,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16kPa以下时,随机分为四组,每组7例,其中A、B、C组分别将 75mg/kg、45mg/kg、15mg/kg的 SF(从猪肺提纯)经气管注入到肺内,D组不注入任何物质。D组PaO2未见变化。而A组PaO2与其它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B及C组PaO2也明显升高,但到实验结束时与D组的差异消失。结论:洗肺引起的呼吸衰竭可通过SF补充得到改善,其改善程度与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胎粪吸入鼠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胎粪吸入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8只Wistar大白鼠进行人工通气,经气道注入3-4ml/kg胎粪溶液,PaO2降至20kPa以下后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A组,气道内注入PS 150mg/kg(50mg/ml,3ml/kg);B组,气道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组,用PS稀溶液75mg/kg(5mg/ml,15ml/kg)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重复2次;D组,用15ml/kg的生理盐水灌洗双肺。治疗后15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采血进行血气分析。180min后测定各组潮气量,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测BAL液中总蛋白(TP)和TNF-α含量。结果:治疗后A和C组PaO2均明显升高,而B和D组在治疗后几乎不变,A、C组与B、D组相比,P<0.05。A与C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A和C组的潮气量明显高于B和D组(P<0.05)。A和C组的BAL液中TP含量明显低于B和D组(P<0.05)。TNF-α含量各组间无差异。结论:补充PS明显改善胎粪吸入鼠肺的氧合和顺应性。PS稀溶液灌洗法优于气道注入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 用12 ml/kg 0.0225 N的盐酸注入新两兰白兔气管内,纯氧机械通气1h后,将符合PaO_2/FiO_2≤150mm Hg的动物随机分成五组.每组5只.分别用生理盐水(NS组)、浓度为1 g/L(S_1组)、3g/l(S_3组)、6g/L(S_6组)、12g/L(S_(12)组)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灌洗容量为10 ml/kg.观察治疗后的PaCO_2和气道吸气峰压(PIP)变化,并对肺标本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S_3组、S_6组、S_(12)组肺灌洗后PaCO_2明显改善,但效果不能持久.S_3组、S_6组、S_(12)组中肺泡间质允血水肿较NS组、S_1组明显减轻.结论 采用浓度为3g/L以上的外源性肺泡表而活性物质对盐酸诱导的ARDS行肺灌洗治疗可以改善肺通气,但效果不能持久.  相似文献   

16.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心肺联合移植供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在心肺联合移植过程中导入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探索改善移植肺的肺功能 ,增加心肺联合移植的成功率。方法 应用改良的Kaneko兔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模型 ,分别在移植物切取后和供体再灌注后导入外源性PS ,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在 3 0、60、90、12 0min的动脉血气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变化 ,及移植后两组兔血浆内皮素 (ET 1)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变化 ,并观察移植肺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组中PaO2 值在各时间段分别 ( 12 .64± 4.47)、( 12 .5 8± 4.13 )、( 12 .46± 3 .85 )、( 12 .5 0± 3 .93 )kPa较对照组 ( 11.71± 5 .0 0 )、( 11.69± 4.2 2 )、( 11.5 9± 4.2 6)、( 11.5 6± 3 .93 )kPa明显升高 ,PaCO2 值在 60、90、12 0min( 4 .5 5±0 .5 3 )、( 4 .93± 0 .40 )、( 5 .65± 0 .65 )kPa较对照组 ( 5 .0 7± 0 .3 9)、( 5 .47± 0 .5 5 )、( 6.3 9± 0 .65 )kPa下降 ,ET 1( 4 .3 0± 0 .45 )ng/L和MPO( 3 .2 9± 0 .5 4)U/(mg·ml)均较对照组 [分别 ( 6.0 7± 0 .79)ng/L、( 7.70± 1.18)U/(mg·ml) ]显著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移植肺的肺泡Ⅱ型细胞 ,Ⅰ型细胞损伤减小。结论 在心肺联合移植过程中导入外源性PS ,可改善移植肺的肺功能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肺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特护病房收住的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PS,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反应、血气变化及胸片肺透亮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PS后,可发现患儿皮肤迅速转红,血氧饱和度上升,不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呻吟、气促情况缓解,呼吸困难、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 辅助机械通气的患儿用药后30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生命体征监测平稳,6~12h复查胸片,肺透亮度明显好转.用药前与用药后2h查血气,pH、PCO2、PO2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外源性PS替代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减少了NRDS的发病率及疾病的严重程度,降低了呼吸机使用条件,降低了病死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用12ml/kg 0.0225N的盐酸经气管注入新西兰白兔肺内,纯氧机械通气1h后,将符合PaO2/FiO2≤150mmHg的动物随机分成五组,每组5只。分别用生理盐水(Ⅰ组)、浓度为1g/L(Ⅱ组)、3g/L(Ⅲ组)、6g/L(Ⅳ组)、12g/L(Ⅴ组)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灌洗容量为10ml/kg,观察每组治疗后的PaO2/FiO2的变化情况,并对肺标本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Ⅰ组、Ⅱ组治疗后PaO2/FiO2没有改善,而Ⅲ组、Ⅳ组、Ⅴ组肺灌洗后PaO2/FiO2均显著改善,但这种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病理切片显示Ⅲ组、Ⅳ组、Ⅴ组中肺泡间质充血水肿和肺泡腔渗出均较Ⅰ组、Ⅱ组明显减轻。结论采用浓度为3g/L以上的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盐酸诱导的ARDS行肺灌洗有明显疗效,但效果不能持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组成,功能及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中的异常改变,并对外源性PS治疗ARDS的动物实验,临床儿及其对内源性PS的合成,分泌和功能的影响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部分液体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单纯机械通气组(C组);油酸肺损伤机械通气组(MV组)和油酸肺损伤部分液体通气组(PLV组)。中心静脉滴注油酸150μg/kg诱导急性肺损伤(ALI)模型,1h后当PaO_2/FiO_2<300时,认为造模成功,再连续通气4h,用多导生理监测仪连续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测定基础、肺损伤及治疗后1、2、4h动脉血气。治疗4h立即处死动物,描记肺的压力-容积曲线,行右肺支气管灌洗,测量灌洗液中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PPC)、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总蛋白(TP)的浓度。结果 PLC组经PLV治疗后,PaO_2提高(P<0.01),各时段PaO_2高于MV组(P<0.01);PLV组PaCO_2逐渐降低,治疗后4h,PaCO_2与MV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V组灌洗液中DPPC、SP-A的含量高于MV组(P<0.01),而TP的含量低于MV组(P<0.01)。PLV组肺的顺应性较MV组提高。结论 PLV可增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