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治疗腕管综合征的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行传统切开手术、内镜手术和小切口Swiss推刀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切开手术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瘢痕痛的发生率高于内镜手术组和小切口Swiss推刀手术组(P<0.05)。结论 小切口Swiss推刀手术方式简便,损伤小,且可直视下松解正中神经及其返支,避免损伤神经及周围组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腕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111例,其中33例采用腕关节镜治疗,40例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38例采用传统松解手术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记录两点辨别觉、握力和捏力、VAS评分、Levine评分和Kelly疗效评定情况。结果:①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工作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的两点辨别觉、握力和捏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个月时,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的VAS评分、Levine评分和Kelly疗效评定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传统手术组的瘢痕长度和瘢痕触痛发生率显著高于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松解术均可有效治疗腕管综合征;传统松解术后发生瘢痕增生和瘢痕触痛的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3.
刘朋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40-140
目的探讨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小切口以及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135例,随机将样本分为Ⅰ组、Ⅱ组与Ⅲ组,分别采用关节镜手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结果Ⅰ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6.67%,Ⅱ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4.44%,Ⅲ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8.8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疤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好于Ⅲ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与小切口手术能够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前两种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4.
魏文东  谭响 《广西医学》2014,(4):447-449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30例与微创组34例,开放手术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微创组患者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放手术组与微创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并具有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微创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内窥镜视下、腕部小切口与传统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 121例(152侧)CTS患者分别采用内窥镜Chow法治疗[内窥镜Chow法治疗组,38例(44侧)]、腕部小切口治疗[小切口组,42例(48侧)]及传统开放术式治疗[传统开放组,41例(49侧)],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经Kelly分级评定,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窥镜组和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少于传统切开组(均P<0.05).结论 3种手术方法术后疗效的基本相同,但内窥镜和腕部小切口法治疗具有手掌部残留的瘢痕小、手术耗时短、组织创伤轻及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阑尾炎患者行小切口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临床已确诊的120例阑尾炎患者,简单随机平均分为传统手术组、单纯小切口手术组和小切口皮肤无缝针手术组,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3组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皮肤无缝针手术组并发症患者比例与其他2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7),单纯小切口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两类小切口手术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两类小切口手术效果较好,恢复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小切口皮肤无缝针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相比较,临床效果进一步改善,尽管并发症患者比例在统计学上无差异,但结果显示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臀肌挛缩患者40例,其中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22例(关节镜组),传统切开手术治疗18例(常规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 结果关节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较常规手术组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H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有利于实现此型疾病的微创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黄彰  殷浩  谢杰  王晓陆  王双利 《微创医学》2009,4(5):462-46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钬激光、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和开放手术三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8年1月间107例半月板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行开放手术34例,关节镜下常规器械手术42例,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31例)。统计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切开组(P〈0.01),后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钬激光组、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恢复日常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切开手术组(均P〈0.01)。切开组均有少量关节积液10-30mL,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有4例积液5—20mL,关节镜下钬激光组无积液发生。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钬激光组高于切开组(P〈0.05),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评分低于钬激光组。结论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优于常规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小切口组)进行小切口小开窗手术,20例进行传统的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手术(传统手术组),对2组手术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小切口组优良率与传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松解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行切开手术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复发率等指标的优劣。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5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1),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阿尔治)对中重度软骨退行性改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8例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关节镜下软骨退变的程度不同,进行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膝关节腔内有限清理术,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辅以较系统的术前、术后康复训练。结果:随访3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按Lysholm评分,良好22例(27膝),尚可4例(6膝),差2例(3膝)。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有限清理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阿尔治)配合完善的康复训练措施对中重度软骨退行性改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改进乳癌手术操作及引流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21例乳癌根治术采用小切口、大刀削切游离皮瓣、双管负压引流、并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结果采用改进措施后121例中仅5例出现皮下积液,3例出现皮瓣坏死,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结论乳癌根治术应用小切口、大刀削切游离皮瓣,双管负压引流能明显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手术治疗方法。②方法 1991~2000年我院共手术治疗3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行关节切开滑膜切除术,21例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③结果 病人术后随访2~9年,2例关节切开滑膜切除术后2~3年复发而改行关节镜手术,其余未见复发。④结论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手术彻底切除效果可靠,早期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滑膜切除术优于传统开放性关节切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关节镜手术结合术后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病人(18膝),关节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术后配合膝关节手法治疗及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8例病人中,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者14例,占77.8%;关节肿痛消失,功能略受限者4例,占22.2%;症状无缓解者0例。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统计P值0.01。结论关节镜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在本科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32例,其中行部分切除成形术28例,次全切除术4例。采用Ikeuchi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个月,优20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6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创无头加压螺钉(headless compression screw,HCS)与髌骨针联合张力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髌骨骨折患者56例,15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术的患者为A组,18例实施关节镜下微创HCS内固定术患者为B组,23例进行关节镜下微创髌骨针联合张力钢丝固定术患者为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3+8.4)min、(52.2+7.3)min、(61.5+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1.5+8.7)mL、(34.4+5.8)mL、(35.6+4.9)mL,B、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活动优良率以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例(26.7%)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术后感染2例,内固定物脱落1例,内固定物断裂1例;B组和C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术结合HCS用于髌骨横型骨折、结合自折式髌骨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损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止血带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伊娜 《当代医学》2010,16(26):106-106
目的探讨止血带机不同充气压力值对膝关节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膝关节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充气压力为40kpa,对照组常用压力为50kpa,观察两组在使用不同止血带压力及时间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1h、1.5h后出现烦躁等不良反应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皮肤神经损伤。结论电子止血带充气压力为40kpa时,即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止血带的合理使用对膝关节镜手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二次手术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和手术注意事项,提高第一次手术效果。方法分析我科近10年来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二次手术的患者原因及手术方式,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组23例二次手术原因为:19例原区域再出血,其中3例伴脑室梗阻,4例单纯脑室系统梗阻。二次手术后16例获救,7例死亡。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二次手术主要原因是再出血,与第一次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以及术后血压不稳再出血有关;另一原因是脑室梗阻,与第一次手术前血肿已破入脑室及术中、术后血液流入脑室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股半腱肌、股薄肌、微孔钢板同时重建损伤的前、后十字韧带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01-2006.03,在膝关节镜下采用双股半腱肌、股薄肌、微孔钢板同时重建损伤的前、后十字韧带10例。取自体腰绳肌,断端编织缝合并预张力后,移植物近端固定于横跨于股骨隧道外口的微孔钢板上,移植物远端固定于胫骨隧道外1:2的门型钉上。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膝进行评估。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0.24±3.8)分,术后恢复评分(92.74±4.5)分。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膝关节稳定,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双股半腱肌、股薄肌重建损伤的前、后十字韧带,能够较满意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特点比较,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分析本院2001年12月-2009年8月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80例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相对于传统手术组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两组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无差别。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效果,同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出血少,视野清晰,解剖层次清楚,操作方面,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