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01~2011-01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3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9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及肺部最多见,占37.5%,其次为泌尿道28.13%,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住院周期长、血糖值过高、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于一般疾病的医院感染率,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2.
巴宁  荆松宾  郭薇 《中外医疗》2014,33(4):160-160,16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该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5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49例,占13.9%,以下呼吸到感染为主,老年冠心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以此为依据,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象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杨晶  潘攀  杨庆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47-1249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673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73例住院患者中有5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好发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患者住院时间、年龄、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侵入性操作5个变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间为最主要的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及侵入性操作有关。重视危险因素的防治,可降低老年科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赵丽珍  张榕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187-118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1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院内感染的感染率为17.4%,感染例次率为3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1%。住院时间长、糖尿病并发症、应用广谱抗生素、血糖控制差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予以调查分析和统计,分析患者有无发生感染以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51%;32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一次以上的感染,发生感染的次数共有40次,发生率为25.64%;年龄段分布、男女比例、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诊断与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均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非常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免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白福香  周冰宣  袁波 《西部医学》2013,25(1):72-73,76
目的了解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医院的感染情况,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9月经我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血透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42%,其中感染发生最多的部位为呼吸道(39.3%)、胃肠道(28.8%)及泌尿道(10.6%);伴有糖尿病等原发病、贫血、老年患者和中心静脉置管者发生感染的机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贫血、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应从医院和患者两方面双管齐下对感染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胆管疾病患者术后继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81例老年胆管手术患者术后继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胆管术后继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4%,病死率为11.1%;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27.8%)、血液系统(22.2%)和泌尿系统(20.8%);病原菌分布上依次为G^-杆菌(47.0%)、真菌(28.3%)、G^+球菌(24.7%)。结论老年胆管术后患者生理特点是继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急诊手术、合并症、营养不良、侵袭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重点监测,重视围术期处理,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24例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16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及回归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患者大灶性脑梗死多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临床疗效差。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空腹血糖、尿白蛋白、脑梗死灶大小、血浆白蛋白/球蛋白、住院天数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41.5%)和泌尿道(28.1%)为主。8.9%为二部位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6.7%)、铜绿假单胞菌(15.9%)、白色念珠菌(12.1%)和大肠埃希氏菌(12.1%)等。结论糖尿病脑梗死医院感染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降低其医院感染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封玲 《大家健康》2016,(4):291-291
目的:探究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综合 ICU 患者1200例。结果:在1200例综合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08%,因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21.6%,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103,因未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综合ICU 患者呼吸道、呼吸道、泌尿道、血液、胃肠道、口腔、皮肤黏膜等部位感染率分别为51.5%、25.8%、8.25%、5.15%、3.1%、4.1%、2.1%;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等。结论: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介入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肿瘤介入科2001年~2003年总住院1895例次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95例次,感染发生率依次为呼吸道64例次(67.37%),胃肠道14例次(14、74%)。血液系统(含菌血症和血管相关性感染)6例次(6.32%),真菌感染6例次(6.32%),腹腔感染3例次(3.16%),泌尿系感染2例次(2.10%)。住院时间长、老年、化疗、各种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化疗后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及支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预后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对65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9.81%;出血性者医院感染率(25.73%)较缺血性者(13.27%)高;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64.64%)及真菌(20.73%)为主;呼吸系感染占首位(62.79%);脑卒中合并医院感染者病死率(6.98%)高于非感染者(2.49,P<0.05)。结论脑卒中的感染率与年龄、临床类型、住院日、糖尿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16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为17.41%,高于同期医院平均医院感染率4.62%(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口腔和血液系统;病原菌以G-杆菌(53.85%)和G 球菌(41.02%)为主;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病程、住院时间、院前滥用抗生素、糖尿病代谢控制不佳、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或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是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确诊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症状多不典型,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使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可治愈。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治困难,控制血糖是关键,应用有效抗生素、全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的骨密度改变及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证候特征.方法 对136名老年2型DM患者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114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进行中医证候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7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BUA)显著降低;60~64岁女性2型DM患者的BUA显著降低.将BUA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相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组在阴虚证、肾精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中呈现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比较无明显变化,而7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骨密度较老年健康人有所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阴虚证、肾精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具有密切关系,从而验证了它们在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5.
杨雪英  陈华  付秀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383-238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占全院医院感染的14.64%,占同期糖尿病患者住院数的32.59%;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呈正相关;糖尿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及侵入性插管部位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予重视。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的治疗,加强对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的保护,特别具有侵入性插管的护理,是预防糖尿病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更有效的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方法选择2010~2012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87例,根据年龄是否大于或等于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以及致病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血糖水平和慢性并发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的致病菌均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血糖水平高、有慢性并发症、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比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同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83-85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 579例,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合并疾病、认知能力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3 579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67例,感染率为1.87%。2组年龄、精神分裂症病程、住院时间、电休克治疗、管理方式、认知障碍、自我照顾、合并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认知障碍、合并糖尿病、病程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高龄、病程长、认知障碍、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6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7%,COPD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是主要诱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和临床情况来定,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氟康唑疗效好.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常因二重感染导致患者预后极差,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