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74例子宫内膜癌各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差异及肉眼观察大体标本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从而指导临床手术范围及术后采取的辅助治疗措施.方法将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的淋巴转移情况,手术分期情况与病理分期的差异情况,不同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肉眼观察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Ⅰ、Ⅱ、Ⅲ、Ⅳ的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16.7%、25%、50%.其Ⅰ、Ⅱ、Ⅲ期的临床误判率分别为10%、40%、94%,Ⅳ期仅有2例,其中1例误判.子宫肌层浸润情况统计:子宫内膜腺癌肉眼观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8%,子宫内膜乳头状囊腺癌与透明细胞癌的肉眼观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仅为42%.结论子宫内膜癌的盆腔淋巴转移率随病理分期增高而升高.且较早出现淋巴转移,故应以病理检查为依据指导临床手术范围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7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 ,年龄≤ 45岁的 12例设为A组 ;年龄 >45岁的 61例设为B组。分析 2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A组子宫肌层浸润少 ,细胞分化级别低 ,多为内膜样癌 ,淋巴结转移少见。 2组患者临床分期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 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少于 >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4.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妇女,而且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院从1987年~1996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50例,在妇科常见的3种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首位。本文就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治疗、预后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6.
王鹤  陈心秋  黄薇  李菲  姚德生  高琨  潘忠勉 《广西医学》2007,29(9):1341-134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对116例接受了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中10例有盆腔腔淋巴结转移.与Ⅰ期相比,Ⅱ和Ⅲ期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1);肿瘤浸润深肌层、侵犯宫颈及分化不良也会使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侵犯宫颈及组织分级相关.转移途径与癌灶部位有关:病灶位于宫体者以髂外淋巴结转移为主;病灶累及宫颈者淋巴结转移则主要在闲孔,髂内、髂外进而至髂总淋巴结.在盆腔各组淋巴结中,闭孔淋巴结组最易受累,其次为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病灶位于宫底者还有可能跳过髂总淋巴结而直接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6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 (EC)的临床病理特点 ,为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67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结果 :67例子宫内膜癌中阴道不规则流血 7d至半年 16例 ,占 2 3 88% ;流血 3年至 9年 2例 ,占 2 98% ;月经经量增多 3年至 10年 3例 ,占 4 48% ;绝经 3月至 5年 2 2例 ,占 3 2 84% ,绝经 6年至 15年 18例 ,占2 6 87% ;绝经 16年至 2 0年 3例 ,占 4 48% ;绝经超过 2 0年 2例 ,占 2 98%。仅 1例无阴道流血 ,只有腰腹疼痛症状 ,占 1 49% ,所以不规则阴道流血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表现。结论 :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临床分期 ,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提高临床分期术前诊刮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28例,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术前临床分期按1971年FIGO标准,术后病理分期按1988年FIGO分期,分别将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术前诊断性刮宫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组织学类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临床分期总误差率46.4%(13/28),临床分期误差率工期25.0%,Ⅱ期为80%,Ⅲ期为50%。术前病理误诊率14.3%(4/28),总误差率为25.0%(7/28)。结论: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术前诊刮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学类型间均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临床上应进行综合检查及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类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来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为了探讨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光敏  张金玉 《重庆医学》1999,28(5):369-369
子宫内膜癌是老年妇女疾病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12年间,我院收治子宫内膜癌30例,其中,1994年前治疗27例,1994~1997年治疗3例。现将两阶段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资料来源:1984~1996年,我院妇产科收治子宫内膜癌30例,29例术前分段诊刮,经病理检查确诊,另1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手术中冰冻片确诊子宫内膜癌,年龄最长者78岁,最小者40者。绝经后发病时间长者20年,短者2年。绝经后阴道流血24例,月经紊乱6例。…  相似文献   

11.
郑红 《广州医药》2001,32(5):42-43
通过对46例子宫内膜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指出子宫内膜癌高发病率与雌激素有关;异常子宫出血为其突出的症状,应特别警惕,避免片面地解释为良性疾病而丧失对癌的警惕性,宜及时行规范的分段诊刮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陈正勤 《华夏医学》2004,17(6):994-994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目前无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常用的诊断方法为内膜活检或诊断性刮宫,但不能对肿瘤进行分期,对手术方式及预后估计不足,肿瘤标记物在内膜癌中的阳性率以CA125为最高,笔者探讨CA125对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是否有利于手术范围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刘妮平  赵仁峰  马刚 《广西医学》2010,32(7):810-8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岁组22例(A组),〉45岁组64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原发不孕发生率A组18.2%(4/22),高于B组的4.7%(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分期:Ⅱ~Ⅳ期A组占22.7%,高于B组的11.9%;病理类型:非腺癌A组占27.3%,高于B组患者的23.4%;浅肌层侵犯:A组占68.2%,高于B组的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次、组织学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较晚,非腺癌患者多,病变程度相对较重,但较少发生深肌层浸润,尚不能认为≤45岁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雷嘉 《微创医学》2005,24(6):910-9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与手术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手术病理资料及手式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与手术分期不符合率为29.41%,病理类型手术前后的误差率为32.4%,组织学分级手术前后总的误差率为29.41%.临床Ⅰ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8.3%,肌层浸润者占77.8%,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10.0%;临床Ⅱ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40.0%,肌层浸润者占80.0%,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为20.0%.结论手术分期较真实地反映了病变范围和病理特性,能客观判断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34例子宫内膜癌临床与手术分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嘉 《医学文选》2005,24(6):910-9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与手术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手术病理资料及手式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与手术分期不符合率为29.41%,病理类型手术前后的误差率为32.4%,组织学分级手术前后总的误差率为29.41%。临床Ⅰ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8.3%,肌层浸润者占77.8%,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10.0%;临床Ⅱ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40.0%,肌层浸润者占80.0%,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为20.0%。结论手术分期较真实地反映了病变范围和病理特性,能客观判断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160例临床和手术病理分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探讨两种分期方法误差之原因。方法对160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手术前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临床分期误差率:I期为18.1%,II期为60.0%。手术前后分期误差及病理类型改变的原因有:(1)术前分段诊刮时漏刮受累的宫颈组织或宫腔组织脱入颈管内而造成期别误诊;(2)术前诊刮获取的组织量少,造成难以进行病理分类;(3)个别病例宫颈管粘膜小癌灶诊刮时被刮除等。结论根据手术病理分期指导手术范围及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意义。由于临床II期子宫内膜癌分期误差率较高,在诊治上应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视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同时并存的临床现象,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999年至2002年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12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2例均有月经改变或绝经后阴道流血,诊刮符合率66.7%,较献报道稍低。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不符率达50%。结论:临床工作中重视患月经史的改变和绝经后阴道流血,警惕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并存的情况,防止延误诊断,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阴道B超、诊刮术、宫腔镜各有优缺点,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子宫内膜癌104例,手术治疗90例,单纯放疗或化疗14例。术后放疗或化疗62例。结果:104例5年生存60例(57.69%),Ⅰ期41例5年生存29例(70.73%),Ⅱ期45例5年生存26例(57.78%),Ⅲ期16例5年生存5例(31.25%)。而采用综合性治疗62例中5年生存44例(70.97%)。结论: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放宽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指征,高危因素患术后采用放疗或化疗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MRI检查肌层浸润与术后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绝经前后病理类型、受体分布、细胞分化及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绝经前后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RI对判断癌浸润深度有一定价值。Ⅰ型患者的预后要好于Ⅱ型,受体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以反应预后,同时可为激素治疗作指导。  相似文献   

20.
苏嘉文  黄丽珍 《广西医学》2002,24(7):1044-1045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标准 ,已经由术前的临床分期修定手术病理分期 ,其中将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定为ⅢC期 ,因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已经成为子宫内膜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作用、并发症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对于 33例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术 ,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及其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资料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科及协作医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 4 4例 ,均于术前分段诊刮 ,病理诊断。所有病例均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