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 MVM)胎儿与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宫内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i MVM胎儿143例的产前诊断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43例i MVM胎儿中共有48例(33.57%)同意产前诊断,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及TORCH-Ig M检查,发现1例(2.08%)染色体异常,为47,XX,+21;2例(4.17%)胎儿分别合并巨细胞病毒和弓形体感染。89例(62.24%)有追踪随访结果,其中1例21-三体终止妊娠,3例孕妇主动选择终止妊娠,2例分别合并继发性耳聋和语言发育障碍,其余83例(93.26%)在出生后0~4年内智力及生长发育正常;在i MVM的胎儿中男女比例为2.07∶1。结论:排除i MVM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及先天性宫内感染后,此类胎儿的预后良好,而且男胎发病率远远高于女胎。  相似文献   

2.
风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很多发达国家将风疹列在计划免疫方案中,疫苗覆盖率较高。我国只有部分人接种,一些地区仍有流行。近年来风疹发病年龄上升。感染风疹病毒临床症状较轻微,但孕妇感染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或流产、死胎等。一旦明确感染,需根据孕妇个人免疫状态和感染时间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加强妊娠期检查。妊娠期感染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为了降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病率,孕前筛查和接种疫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病毒和弓形体目前认为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病毒有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流感、腮腺炎、水痘天花、肝炎、脊髓灰质炎、柯萨奇B(Coxsakie B)、西部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12种病毒。继Gregg发现风疹致胎儿畸形以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一般认为妊娠初3月感染风疹病毒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1964年美国的一次风疹大流行后,被感染的新生儿有红斑、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282例早孕妇女宫内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内感染又称之先天性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1〕。孕妇发生宫内感染后可造成流产、先天性畸形、死产及新生儿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2〕。国内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0%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3〕。所以如何预防或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做好母婴保健工作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调查北京地区早孕妇女中宫内感染的发生状况,我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对282例北京地区早孕妇女血中的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  相似文献   

5.
风疹监测     
1978年,法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风疹感染,其中225例实验诊断确诊者,均为孕妇。(1977年孕妇数为114人)。此225例中,76例未填调查表格因而不计算在内。其余149例中的27例,其新生儿的先天性风疹性综合征诊断明确(实验诊断确诊),另外122例风疹的诊断在妊娠时确诊。这122例中,63例自愿终止妊娠,剩下的59人情况如下:5例自发性流产,6例婴儿伴有先天性畸形(包括1例听力受累),48例婴儿正常。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及其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易被忽视。妊娠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并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胎儿生长受限或先天性风疹感染(congenitalrubellainfection,CRI)造成慢性风疹综合征(chronicrubellasyndrome,CRS)患儿出生,故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应倍受重视。1风疹病毒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风疹病毒属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呈不规则球形,直径50~70nm,病毒内核为RNA和核衣壳蛋白,其表面有脂蛋白组成的囊膜,囊膜蛋白对人有免疫原性。囊膜上伸出棘突,含病毒血凝素,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风…  相似文献   

7.
近年有人报道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与胎儿先天性畸形有关,并把该种畸形称为胎儿水痘综合征。但该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因而其发生率难以统计,有人提出如下诊断标准:①母亲妊娠期曾感染过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②婴儿具有先天性皮肤损害;③婴儿出生后体内存在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M),或7个且后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仍不降低。1987年有人调查30例先天畸形患儿(年龄组为新生儿至15岁儿童),13例具备上述三项条件,9例具备第一、二项条件,即22例符合胎儿水痘综合征诊断。另外8例因缺乏先天性皮肤缺损及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免疫证据而摒除。据调查,患儿母亲在妊娠8~20周时曾感染过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85%患儿为女婴,38%属早产,39%为宫内发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巨细胞病毒 (hum an cytomegalovirus,HCMV,简称CMV)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病毒 ,是发达国家婴幼儿智力低下和非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的最常见原因 [1 - 5]。CMV感染率在欧美国家占活产婴 0 .2 %~ 2 .2 % ,我国约为0 .9%~ 3.5 %。感染者在出生时仅 5 %~ 10 %有临床症状 ,如小头畸形、颅内钙化、黄疸、肝脾肿大等 ,可在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死亡。幸存者中 30 %~ 6 5 %会出现先天性或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 [3,6 ]。出生时无症状的新生儿 ,在生后数周至数年后也可出现迟发性症状 ,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9.
超声监测围产期胎儿、新生儿脑损伤及颅内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早期诊断围产期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脑损伤及颅内出血。 方法 对 1987年 4月至 1999年 4月间在我院出生的高危新生儿 880例用高分辨力超声仪行颅脑检查 ,对高危妊娠患者产前超声检查时着重观察胎儿颅内结构。 结果 发现异常者 36 5例 (4 1.5 % ) ,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包括脑水肿 ,脑室周围回声增强 ) 110例 ,颅内出血 2 33例 (其中 6例是在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颅内出血 ,生后进一步证实 ) ,脑积水 7例 (2例在宫内诊断 ) ,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良 2例 (1例宫内诊断 ) ,脑肿瘤 1例 ,其他 12例。颅内出血在小于胎龄儿及有妊娠合并症的新生儿中发病明显增高。 结论 常规对高危胎儿及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恰当处理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及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CMV)是先天性及围产期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其病率远远超过先天风疹,但直到最近,对其影响仍多忽视,近来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及许多周密的前瞻性研究已有助于阐明CMV感染的自然史、对胎儿的影响、多期感染可能造成的远期后遗症以及婴幼儿期感染的来源.许多研究表明约1%(0.5~4%)的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宫内感染的病因、主要致病菌、对母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诊断为晚期妊娠宫内感染的25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孕周分成早产组(82例)及足月组(171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结果及母儿预后等。结果:6年来宫内感染的病例数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41%,其中早产宫内感染占早产总数的2.36%。早产组胎膜早破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均高于足月组(P<0.05)。宫内感染主要致病菌群依次为B族链球菌(20.6%)、大肠埃希菌(19.4%)、粪肠球菌(18.9%)。宫内感染病例剖宫产率76.7%、产褥感染率14.2%、新生儿感染率20.9%、围产儿病死率3.2%。结论:宫内感染尤其是早产宫内感染对母儿预后造成严重威胁。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期待治疗、产程过程中的管理,积极预防与及时诊治宫内感染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250例孕妇血清及250例新生儿脐血清经捕获法-EIA 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RV-IgM),结果:孕妇 RV 感染率为3.6%(9/250),婴儿先天性 RV 感染率为2.8%(7/250)。9例孕妇 RV-IgM 阳性中,死胎1例,早产2例,存活的8例分别于4~14月龄时随访发现行为、发育迟缓者2例,先天性漏斗胸1例,原发性癫痫1例,巨大腹股沟斜疝1例,14月龄时仅萌牙2颗者1例,经常感冒者2例.进一步说明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婴儿的危害,并提出孕妇应常规作风疹感染的监测以及对风疹接触者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病毒,也是发达国家智力低下和非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的最常见的病因。妊娠早期感染更易致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FGR)、小头畸形及颅内钙化等;而妊娠晚期感染则表现为肝炎、肺炎、紫癜及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或无症状。孕妇HCMV原发感染者,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宫内缺氧所致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宫内缺氧所致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 方法  2 0 0 2年 1月~ 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88例中 ,选择诊断为宫内缺氧所致HIE 30例进行分析。其诊断符合以下条件 :(1)有宫内缺氧史 ,出生Apgar评分 8~ 10分 ;(2 )生后早期出现神经症状 ;(3)排除感染、遗传代谢及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 ;(4)头颅B超或CT有HIE特征性改变。 结果 本组病例生后第 1天起均表现有轻度抑制症状 ,其中 2 2例间歇出现兴奋症状。临床症状属轻度者 17例 (5 7% ) ,中度 13例 (43% ) ,无一例重度 ,与出生时有窒息的 5 8例HI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本组有不足 4 0 %病例有血尿素氮 (BUN)增高 ,低钠、低钙、低糖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与出生有窒息的HIE比较也基本一致。分别分析了单纯急性及慢性缺氧病例的B超改变 ,发现两者有所不同。本组随访 2 8例 ,出院后平均 (11.7± 3.8)个月 ,除一例脑瘫外 ,余体格、智能发育正常。B超复查 2 0例 ,出生时侧脑室扩大 4例、第 3脑室扩大 1例均恢复正常 ;出生时脑室不大 ,随访中出现脑室扩大者 6例 ,其中 1例为脑瘫 ,余者均恢复正常。 结论 胎儿有宫内缺氧史 ,新生儿出生时虽无窒息 ,但仍可发生HIE ,头颅B超可见有胎儿期脑损害 ,个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前置胎盘与胎膜早破致早产儿宫内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房合并宫内感染的262例早产儿资料,记录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是否窒息等一般资料,记录早产相关围产因素,比较前置胎盘和胎膜早破这两个围产因素导致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导致早产儿宫内感染因素较多,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是导致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前二位最主要围产因素(共计占51.2%),因胎膜早破而早产的患儿合并宫内感染主要以非特异性感染症状为主,占52.4%。少部分出现宫内感染性肺炎,需要呼吸机支持的比率非常低(2.4%),然而,因前置胎盘而早产的宫内感染症状则多半以肺部感染为主(62.0%),且需要机械通气患儿比例明显增高,接近三分之一(3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因前置胎盘出生的早产儿需要特别警惕合并宫内感染性肺炎,需积极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是一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即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致病微生物通过胎盘的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有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和分娩时新生儿的围生期感染两种传播方式。大部分性传播疾病都存在母婴传播问题。例如,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的母婴传播。国内大量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病率很高,达5%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如下:(1)一些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乙型肝炎病毒、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孕患者腹腔镜复孕术中行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意义,以寻求提高宫内妊娠率的有效方法.方法: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于腹腔镜复孕术中即行输卵管通液术,术后不再行通液治疗,对照组复孕术中不行输卵管通液术,而于复孕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天行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复孕术后盆腔感染率、平均住院日、对照组的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后盆腔感染发生率,随访1年宫内自然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孕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例(3.1%)和3例(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4.1 ±0.8天,对照组为4.3±0.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后盆腔感染发生率为2例(3.1%),实验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率为26例(40.0%),较对照组14例(21.5%)高(P<0.05);实验组异位妊娠率为4例(6.2%),较对照组5例(7.7%)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患者腹腔镜复孕术中行通液治疗,能提高复孕术后患者宫内妊娠率,有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初次巨细胞病毒感染垂直传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0.2%~2.2%。10%产前感染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就有症状:20%死亡,幸存者中90%出现远期后遗症,因此产巨细胞感染的诊断和预防是围生期学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初次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存在垂直传播的母儿妊娠结局,选取1992~2000年50例确诊初次感染巨细胞病毒并存在垂直传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病毒(CMV)是宫内病毒感染最常见类型。先天感染的平均发生率为所有流产中的1%,有症状的感染和胎儿损害通常由于母亲的原发感染。感染的新生儿中,5%~10%出生时有症状,如小于胎龄、紫癜、肝脾肿大、脉络膜视网膜炎、颅内钙化和听力减退。出生时无症状的婴儿中的,10%~15%将有后期发育问题。为评价人类CMV宫内传播与母亲感染时的孕龄是否有关,对自1988~1998年首次CMV感染的123例孕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包括两方面资料:母亲通过特异的酶免检验血清转化证实初发CMV感染和新生儿通过尿液培养肯定诊断是否有宫内传播。85例孕妇每月连续检测,其余每3个月1次。根据血清CMV-IgG从阴性转化为阳性时  相似文献   

20.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UV)是一种症状轻、预后好的病毒性传染病,所以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是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南宁市183例产妇及新生儿配对血标本,分非畸形儿组及畸形儿组进行风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测定,以探讨南宁市产妇、新生儿风疹病毒的感染情况,及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胎婴儿先天性损害,并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