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评症状量表(SCL-90)。结果: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人格特征上神经质(52.14&;#177;9.46和46.17&;#177;8.34)、内外向(42.56&;#177;8.35和51.26&;#177;9.86)、神经质(56.37&;#177;10.26和50.63&;#177;7.98)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69~4.58,P&;lt;0.01)。SCL-90评定结果躯体化(1.98&;#177;0.52和1.64&;#177;0.43)、抑郁(2.07&;#177;0.98和1.76&;#177;0.57)、恐怖(1.78&;#177;0.43/1.51&;#177;0.6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56,5.09,2.99,P&;lt;0.01),强迫(1.79&;#177;0.63和1.51&;#177;0.67)、人际敏感(1.85&;#177;0.67和1.75&;#177;0.55)、焦虑(1.77&;#177;0.53和1.56&;#177;0.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6,2.67,2.69,P&;lt;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后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均较无合并症者严重。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08例患者分为2组,包括2型糖尿病76例(糖尿病组),男40例,女36例;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32例(IGT组),男24例,女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和CD41+CD11b,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9.2&;#177;3.6)%.(98.2&;#177;16.5)%]与未发生脑梗死[(3.8&;#177;1.1)%,(55.6&;#177;11.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2.69,P&;lt;0.05);IGT组急性脑梗死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40,2.15,P&;lt;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亦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t=2.15~3.05,P&;lt;0.05);糖尿病组和IGT组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9~2.79,P&;lt;0.05)。老年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有斑块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50%)高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5.23,P&;lt;0.05);颈动脉有斑块者与正常者比较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12,3.95,P&;lt;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和IGT患者CD62p,CD41+CD11b的测定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颈动脉超声检查能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窗口,有利于较早发现病变,为动咏粥样硬化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多种量表综合分析男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状况、心理健康情况及人格特征,研究其神经心理学及人格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7~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及住院男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 96例及无腔隙性脑梗死男性(对照组) 55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比较两组人群的神经心理学及人格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腔隙性脑梗死组认知功能障碍者比率更高(P=0. 006),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定向力评分及总得分均较低(P值分别0. 030,0. 020,0. 044,0. 046,P 0. 001);情绪评估显示,男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躯体性焦虑、躯体化因子、认识障碍因子、迟缓因子评分及HAMA、HAMD总分更高(P值分别为0. 021,0. 020,0. 014,0. 004,0. 011,0. 001);心理健康状况评估(SCI-90)显示,男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抑郁、焦虑4个因子及总均分得分更高(P值分别为0. 015,0. 001,0. 040,0. 004,P 0. 001);人格特点评估显示,男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质及精神质的得分更高(P=0. 029,0. 042)。结论男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较为普遍,存在不良的神经心理学及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08例患者分为2组,包括2型糖尿病76例(糖尿病组),男40例,女36例;糖耐量减退(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32例(IGT组),男24例,女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和CD41+CD11b,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犤(9.2±3.6)%,(98.2±16.5)%犦与未发生脑梗死犤(3.8±1.1)%,(55.6±11.8)%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2.69,P<0.05);IGT组急性脑梗死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40,2.15,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亦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t=2.15~3.05,P<0.05);糖尿病组和IGT组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9~2.79,P<0.05)。老年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有斑块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50%)高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3,P<0.05);颈动脉有斑块者与正常者比较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2,3.95,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和IGT患者CD62p,CD41+CD11b的测定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代谢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99-6/2001-3在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经头颅MRI检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者中,应用改良的Bergman的减少样本数微小模型方法评价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梗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其胰岛素抵抗伴有的代谢紊乱。结果腰臀比:胰岛素抵抗组(38例)明显大于非胰岛素抵抗组(22例),差别有显著性意义(0.88±0.05vs0.85±0.06,t=2.15,P<0.05);胰岛素抵抗组三酰甘油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犤(2.41±0.06)mmol/Lvs(1.48±0.03)mmol/L,t=2.24,P<0.05犦;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利用率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犤(4.0±0.6)min/mU·Lvs(4.8±0.6)min/mU·L,t=2.18,P<0.05;(2.12±0.17)/minvs(2.61±0.18)/min,t=2.24,P<0.05犦。结论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同时伴有腹部肥胖和高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代谢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分析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代谢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999-6/2001-3在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经头颅MRI检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者中,应用改良的Bergman的减少样本数微小模型方法评价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梗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其胰岛素抵抗伴有的代谢紊乱。结果 腰臀比:胰岛素抵抗组938例)明显大于非胰岛素抵抗组(22例),差别有显著性意义(0.88&;#177;0.05vs0.85&;#177;0.06,t=2.15,P&;lt;0.05);胰岛素抵抗组三酰甘油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2.41&;#177;0.06)mmol/L vs(1.48&;#177;0.03)mmol/L,t=2.24,P&;lt;0.05];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利用率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4.0&;#177;0.6)min/mU&;#183;L vs(4.8&;#177;0.6)min/mU&;#183;L,t=2.18,P&;lt;0.05;(2.12&;#177;0.17)/min vs(2.61&;#177;0.18)/min,t=2.24,P&;lt;0.05]。结论 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同时伴有腹部肥胖和高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7.
背景低年级医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专业性强,学习压力大,研究这一群体的人格及心理卫生特征可揭示低年级医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制定提高该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目的了解低年级医学生人格及心理卫生特征的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途径和方法.设计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对象2004-09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哈尔滨医科大学一、二年级550名学生.方法对550名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试,由被试者独立答题,当场收回.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低年级医学生EPQ测试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分值及SCL-90测试的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分值.次要结局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与EPQ的4个量表值的统计学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低年级医学生SCL-90量表评分在强迫(1.83±0.52)、焦虑(1.47±0.43)、精神病性(1.43±0.43)、偏执(1.54±0.55)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57~9.09,P均<0.05);人格特征为内向、乐观、谦虚、向上,不足之处为焦虑、抑郁、易感情用事.低年级医学生人格问题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低年级医学生存在人格及心理卫生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事件相关电位 P300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指征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 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 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 P300,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 BSSD)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 RSPM)评价认知功能 , 采用 MRI技术测定脑叶和海马体积. 结果①血管性痴呆组 P300峰潜伏时( 435.57± 89.95) ms较脑梗死组( 367.77± 29.14) ms和正常对照组( 341.90± 29.27) ms明显延长( F=5.16, P< 0.01).②血管性痴呆患者 P300峰潜伏时与 MMSE, BSSD评分呈负相关( r=- 0.87,- 0.89, t=6.89,7.05, P< 0.01).③血管性痴呆组额叶和颞叶体积 [(15.19± 1.51)%, (4.57± 0.51)% ]比正常对照组 [(16.72± 1.46)%, (4.92± 0.50)% ]显著较小( T=2.85, P< 0.01; T=2.21,P< 0.05).④ 血管性痴呆患者 P300峰潜伏时与额叶和颞叶体积呈负相关( r=- 0.56,- 0.62, t=5.53,6.65, P< 0.01). 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 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反映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病理改变,客观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9.
血脂代谢紊乱与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脂与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检测了 111例中青年人脑梗死患者及 80例对照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 A-I(apolipoproteinA-I,ApoA-I)、载脂蛋白 B100(apolipoprotein B100, ApoB100)和脂蛋白 (a)血清含量. 结果脑梗死组三酰甘油 [(1.92± 1.33)mmol/L],总胆固醇 [(5.21± 1.08)mmol/L],LDL-C[(3.13± 0.96)]mmol/L,ApoB100[(1.10± 0.29)g/L]及脂蛋白 (a)[(0.23± 0.18)]g/L水平高于对照组 (t=2.523~ 3.796,P< 0.05),总胆固醇与年龄呈正相关 [青年 (4.96± 1.14)mmol/L,中年 (5.27± 1.06)mmol/L], HDL-C与年龄呈负相关 [青年 (1.39± 0.43)mmol/L,中年 (1.26± 0.35)mmol/L].亚组分析发现青年人脑梗死亚组的脂蛋白 (a)水平和中年人脑梗死亚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 LDL-C、 ApoB100及脂蛋白 (a)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 (t=2.571~ 4.107,P< 0.05);皮层支动脉闭塞亚组脂蛋白 (a)水平显著高于穿通支动脉闭塞亚组 (t=5.414,P< 0.01);首发脑梗死亚组与复发脑梗死亚组之间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 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对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6例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ERP的N1,P2,N2,P3潜伏期和P3波幅分别为(83±15)、(155±18)、(242±37)、(359±33)ms和(7±3)μ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ERP的N2、P3潜伏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N1、P2潜伏期及P3波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事件相关电位检测为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敏感、客观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