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2.
应用血浆代用品行血液稀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改良明胶液(MFG)和羟乙基淀粉(HES)两种血浆代用品,对犬进行血液稀释,比较两者对犬的血流动力不学及氧输送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放血量10~20ml/kg时,MFG的CO、CI、DO2,VO2上升(P〈0.05),HES的CO,CI增加,但DO2,VO2下降(P〈0.01)。当放血量为20~30ml/kg时,MFG的CO、CI仍增加(P〈0.05),而HES的CO,CI已明显下降(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后心肺转流(CPB)期间凝血功能的变化,术中、术后输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探讨在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方法。方法:选取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40例,ANH组20例,AHH组20例,ANH组在诱导后自中心静脉采血,手术结束前回输体内。两组病人用血液回收机回收的术中出血,术中或术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均回输体内。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后(T1)、CPB停机鱼精蛋白中和后10 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全血激活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记录术中、术后用血量和24 h引流量。结果:两组病人血常规检测,ANH组Hb在T2时刻低于AHH组(P0.01),T1、T3时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凝血功能监测,ANH组PT值在T2、T3点比AHH组延长(P0.05),APTT、TT、Fi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clot血小板功能实验检测,gbACT、CR、F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H组输悬浮红细胞和血浆量均少于AHH组(P0.05),ANH组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AHH组(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不影响凝血功能,可达到减少用血的目的,且效果优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紫绀型先心病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的控制。方法  85例法洛四联症患儿 ,小于 8kg 2 1例 ,8~ 15kg 3 5例 ,大于 15kg 2 9例 ,分别运用Dedico 90 1,Minimax ,TerumoSX10氧合器及配套管道。体外管道预充林格液 ,胶体使用白蛋白和 (或 )代血浆。根据公式 :用血量 (ml) =[(预充量 +患儿总血量 )× 0 2 5 -患儿总血量×Hct1]÷Hct2 ,计算患儿用血或放血情况。结果 小于 8kg患儿采用含血预充比例较高 ,用血量达 (15 7± 5 9)ml/kg。 8~ 15kg患儿大部分采用无血预充。大于 15kg患儿也采用无血预充 ,但其中 48%的患儿需要自体放血 (17 9± 3 3 )ml/kg。转机过程中Hct控制在 2 4 6%~ 2 8%。结论 选择与患儿体重相符合的氧合器和管道 ,根据患儿血红蛋白、Hct和管道预充量采用不同的血液稀释方法可减少异体血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枢  张小霓 《医学综述》2006,12(21):1310-13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是手术中常用的血液保护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出血和异体输血量及其带来的相关并发症。ANH将对机体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现就其对心脏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稀释的方法及血液稀释的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350例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血液稀释度及对体外循环转流中组织的灌注效果.结果350例患儿中血液稀释后最低红细胞压积(HCT)8%~101例(A组),HCT11%~15"7例(B组),HCT 16%~20p例(C组),HCT 21%~30'例(D组),HCT 31%~35%4例(E组),5组患儿开放升主动脉时心肌自动复跳,但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患儿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的例数和体外循环辅助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四组患儿(P<0.05),其它四组患儿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休外循纠的血液稀释程度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心脏自动复跳率无明显的影响,但影响体外循环的辅助时间和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对于早期可以维持较低的红细胞压积,在开放升主动脉时,应尽量使红细胞压积达到20%以上,以减少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和减少术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对我院自1990年11月至1994年12月应用中深度血液稀释方法,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2例的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病例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2—48岁;体重10—67公斤。 1.2手术类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3例,室间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六例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基本方法为无血予充,自身放血。转流中血球压积降至17.6%~7.3%,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预充6%羟乙基淀粉(HEL)130/0.4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8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HEL130/0.4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6%HEL130/0.4400ml,B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血浆400ml,体外循环前后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外循环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1)红细胞比容(HCT),血沉(BSR);(2)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min、回ICU、术后24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HCT、PLC在体外循环后均显著降低(P〈0.05),BSR均显著加快(P〈0.05),两组HR、MAP、CVP、PLC、ACT、PT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HEL130/0.4作为小儿体外循环稀释液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体外循环(CPB)犬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N =12,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IP组(Y组),麻醉后行双腔气管插管,开胸建立CPB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在左肺行缺血再灌注,Y组在阻断左肺动脉前进行IP.于CPB前(T1)、阻断左肺动脉前(T2)、停机时(T3)、停机后2h(T4)取肺组织称湿、干重及行光镜学检查.在T1、T3、T4时点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结果 ①湿、干重比:组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组间Y组T3、T4时点明显低于C组(P<0.05);②病理学变化及评分:组内T3、T4时点病理评分明显高于T1时点(P<0.05).组间Y组T3、T4时点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③RI和OI的变化:组内随时间推移RI逐渐升高,OI则降低(P<0.05);组间Y组T3、T4时点RI明显低于C组,OI则相反(P<0.05).结论 IP可降低CPB犬RI,提高其OI,改善犬的肺功能,对犬CPB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5例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采用浅低温、高流量CPB。供体心脏心肌保护采用从主动脉根部灌注4℃St.Thomas液1000ml使供体心脏迅速停搏,再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威斯康星液(UW液)或康斯特保护液(HTK液)1000ml进行脏器保护。升主动脉开放前灌注温血低钾St.Thomas液。结果热缺血时间(7.7±1.7)min,冷缺血时间(142.4±11.5)min,CPB时间(165.2±22.8)min。其中10例为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5例电击除颤后复跳。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64.1±4.6)%,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有效的供体心脏保护措施和合适的CPB管理方法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ide dismutase,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在围手术期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浓度变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心脏手术组30例,分别在术前1 d,主动脉开放后 10 min,术后 1 d 和 7 d采血,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SOD和MDA.结果心脏手术组SOD术前(143.7±22)μU/L,再灌注 10 min(113.5±23.5)μU/L(P<0.01),术后1 d(141.3±23.2)μU/L,术后 7 d(143.5±24.2)μU/L,MDA术前(5.26±2.19) μmol/L,再灌注10 min(9.97±3.68)μmol/L(P<0.01),术后1 d (7.17±2.16) μmol/L,术后7 d (5.75±2.87) μmol/L,并且血清SOD和MDA呈现负相关(r=-0.563,P<0.05).结论 CPB患者血清SOD活性下降,MDA水平增高,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是造成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具脑保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阳)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及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4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转机时分别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泵注时间均为1 h.C组患者则给予等量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 h(T3)、4 h(T4)和20 h(T5)同时抽取动脉血和颈静脉球血.采用ELISA法测定动静脉血浆中TNF-α、IL-6及颈静脉球血S100B蛋白的浓度,并计算同一时点颈静脉球血和动脉血之差△TNF-α、△IL-6值.结果:与各自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TNF-α、△IL-6的浓度在T2、T3、T4、T5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且C组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U组(P<0.01或P<0.05).与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在体外循环开始后明显升高(P<0.01),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T5明显下降.U组T2、T3、T4、T5的S100B蛋白浓度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和脑局部炎性反应,可降低颈静脉球血浆中S100B蛋白水平升高的幅度,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非心脏手术病人的术前评估与麻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8例病人的 9次体外循环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情况 ,其中 6次经左或右股动、静脉、1次右经锁骨下动、静脉建立部分体外循环 ,2次常规体外循环。结果 该组病人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96~ 1 84 (1 31± 31 )min ,平均手术时间 4~ 9.5 (5 .9± 1 .8)h ,平均出血量 6 0 0~ 35 0 0 (1 35 0± 96 7)ml,平均输血量 4 0 0~ 30 0 0 (95 0± 886 )ml,平均尿量 4 0 0~ 1 80 0 (1 0 0 1± 4 5 0 )ml,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 4 .5~ 96 (2 8.5± 30 .8)h。 1例病人术后 4 2d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结论 体外循环用于呼吸道难于维持、循环功能难于稳定或特殊要求的病人具有明显优点 ,加强麻醉前评估和麻醉管理有利于麻醉、手术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18.
胸主动脉瘤手术不同体外循环方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霞  杨康  唐令凤  廖克龙 《重庆医学》2004,33(12):1782-178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病变程度的胸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方式的选择.方法体外循环下行胸主动脉瘤手术23例,其中升主动脉瘤21例,包括 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9例;降主动脉瘤2例,包括 Debakey Ⅲb型夹层动脉瘤1例.全身中低温体外循环17例,浅低温左心转流2例,左心转流合并全身中低温体外循环1例,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3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4.3%.因术前合并左心衰,肾衰术后1h死于急性左心衰竭.术后并发症2例,肺部感染1例,肢体功能障碍并肾功能异常1例,经积极治疗均恢复.3例停循环者除1例术后1h死于左心衰另两例均于术后3~6h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根据主动脉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式,避免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Ultrafiltration as a means to control hematocrit and blood volum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as evaluated in two groups of 15 mongrel dogs. In both groups, the fluid input and urinary output were similar (P> 0.20). The amount of filtrate ranged from 950 to 2600 ml (mean 1740.0±426.5 ml), and resulted in an average intraoperative fluid balance of +424.9±131.4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luid balance was +2693.6±222.4 ml, more than in the Ultrafiltration group (P< 0.00l). The mean hematocrit and hemoglobin before ultrafiltration amounted to 13.22% and 4.96g% respectively, whereas after ultrafiltration the variables increased to 23.33g% and 8.28g% respectively (P< 0.00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ultrafiltration is a relatively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hemoconcentrat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相似文献   

20.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浅低温(31℃-34℃)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共113例,男59例,女54例。年龄4-73岁,平均31.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22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2例,法乐氏三联征(triad of Fallot,F3)3例,双腔右心室1例,Ebstein畸形3例,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36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9例,双瓣置换手术(double valves replacemnet,DVR)7例。结果1例二尖瓣置换手术因术中暴露极差而被迫降温心脏停跳操作外,其余全为非停跳手术,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方便手术后管理,减少了心脏停跳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