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1993年-2006年经我院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资料完整的17例眼眶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球突出伴眶内软组织肿块占77.8%,眼外肌增粗占83.3%,眼球壁增厚占55.6%,眶内脂肪密度增高占88.9%,造影增强可强化,CT值平均增加38Hu。结论眼球突出、眶内软组织肿块、眼外肌增粗、眼球壁增厚、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是眼眶炎性假瘤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多可作出诊断,但对病变充满眼眶和泪腺型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特征性,需活检方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眼眶肌锥内视神经鞘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跟眶肌锥内神经鞘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神经鞘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的声像及血流信号各有特点,7例神经鞘瘤均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而13例海绵状血管瘤内部均未见彩色血流信号;动态检查时加压及解压过程中海绵状血管瘤有7例显示彩色血流信号。结论:结合肿瘤内部回声与血流信号特点有助于对眼眶神经鞘瘤与海绵状血管瘤进行鉴别诊断,并对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特发性眶炎症与眼眶神经鞘瘤CT、MRI图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眶炎症和眼眶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检查和MSCT检查对特发性眶炎症和眼眶神经鞘瘤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两者影像学表现。结果 40例患者MSCT、MRI检查对特发性眶炎症与眼眶神经鞘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眶炎症3例呈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泪腺型5例呈椭圆形,4例呈扁平状。眼眶神经鞘瘤21例位于肌椎内,26例位于肌椎外。3例视神经受压移位,19例肿瘤内可见囊变和出血,未见包绕视神经生长。MRI可见4例出现肿瘤颅内蔓延。结论 MSCT检查和MRI检查均可有效显示特发性眶炎症与眼眶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但MRI检查鉴别诊断的能力要优于MS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眼眶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对33例患者眼眶肿块进行检查.结果 33例眼眶肿块患者中,良性22例,恶性11例.其中泪腺混合瘤6例,恶性混合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眶内血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神经鞘瘤3例;炎性假瘤4例,皮样囊肿2例;淋巴瘤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转移癌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对诊断眼眶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右眼球突出及胀痛2年,伴视力下降,于1990年10月19日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5。右眼球轴性突出,突出度:右眼13.5mm,左眼11mm,眶距100mm。眼球活动无障碍,眶压++,眼眶未触及肿块,其余检查未见异常。B型超声扫描:右眼球后偏鼻上方见一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肿块,内回声均匀,声衰减中等。CT检查:球后肌锥内,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  相似文献   

6.
陈逖  马虹 《安徽医学》1990,11(2):6-7
我院自198年5月~1989年3月采用美国出产的扫描机GE8800应用于眼科共计检查63例,发现眶内肿瘤38例,炎性假瘤3例,外伤和异物8例,眼型Graves病3例。介绍了眼眶CT扫描常规检查方法及正常眼眶、眼球的CT影象,报告6个病例,说明CT扫描在眼科应用的价值及其优点;1.CT扫描对眼眶肿瘤诊断极为有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显示得一目了然.例1长期误诊为视神经萎缩,经CT扫描确诊为眶尖部肿瘤。2.颅内副鼻窦等病变及眼部有关病变可同时进行检查,有利于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例2额骨巨大骨瘤由我科与脑外科共同手术,经前开颅成功地摘出骨瘤。3.CT扫描有利于炎性假瘤的诊断,例3肿块型眶内炎性假瘤,成功地施行手术。4.CT扫描对探测眼眶及球内异物既简便又准确,例4位于视神经附近的球内异物,例5嵌顿于眼球后壁的异物,经CT扫描准确定位后手术。5.CT扫描有利于鉴别诊断,有利于随访观察,例6右眼球突出最初印象为眶内肿瘤,经CT扫描显示眼外肌肥厚增粗,最后确诊为甲亢性突眼,按甲亢治疗,眼球突出明显消退。6.CT检查迅速简便,射线剂量小,安全无痛且可反复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病变的超声、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从而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准确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方法 1998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60例患者,男28例,女32例.发病年龄5~70岁,平均45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CT扫描,MRI普通扫描,其中20例行MRI强化扫描.结果 本组资料影像学检查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3个沟通渠道.经过视神经管沟通20例,包括视神经胶质瘤8例,CT示肿瘤呈哑铃形,MRI对视神经胶质瘤的显示具有特异性;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CT显示双轨征,增强后显示更明显;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侵犯视交叉及海绵窦,CT表现为含高密度钙化的肿块,视神经增粗.经过眶上裂沟通17例,神经鞘瘤6例,MRI显示T1WI上呈中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不均匀强化,无强化区较具特征性;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CT及MRI显示同视神经管沟通途径;特发性眼眶硬化性炎症3例,侵犯同侧海绵窦,MRI显示肿块在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增强.经过眶壁骨质缺损与颅内沟通23例,有皮样囊肿5例,蝶骨脊脑膜瘤4例,泪腺腺样囊性癌6例,眶壁转移瘤8例.CT可较好的显示眶壁骨质的破坏,MRI可较好的显示肿瘤的颅内转移.结论 在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MRI各有特点,综合运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肢体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以低回声多见,伴液化者可呈混合性回声,肿瘤边界清,内部回声可欠均匀或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结论 超声检查对肢体神经鞘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婷芝   《中国医学工程》2013,(1):60+63-60,63
目的探讨眼部神经鞘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6-2008.6我院收治的25例神经鞘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突眼和眼部周围的肿块。肿瘤发生的部位为:眼眶外上方8例(32%)、内上方6例(24%)、内侧5例(20%)、外下方2例(8%),眼球表面4例(16%),眼部肿瘤多发于眼眶上方。对本组25例患者进行MRI、超声波成像、CT等方法进行检验得出初步结论。病理学诊断结果为神经鞘瘤18例(72%),恶性神经鞘瘤7例(28%)。结论手术路径多采用外侧开眶,现代的检查方法中,MRI成像技术对神经鞘瘤判断的诊断性高,对后来的手术路径的选择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50例眼眶神经鞘瘤的 B 超和 CT 表现。肿瘤的超声声象图大多显示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光滑,内回声少而弱,透声性强,轻度可压缩性;CT 扫描表现为软组组密度,均质的块影,强化后呈轻中度增强。临床表现结合 B 超和 CT 扫描表现,对眶内神经鞘瘤可做出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神经鞘膜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在我院收集到的近年住院眼眶及眼睑肿瘤18例中,发现神经鞘膜瘤共有3例,其中上睑神经鞘膜瘤一例,眶神经鞘膜瘤二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占眼科住院肿瘤的0.17%。二例眶神经鞘膜瘤的临床表现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年间收治的26例原发性眼眶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5例有眶内占位病变及炎症体征,如眼球突出,眶部肿块,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受限等,B超,彩色多谱勒超声,CT、X线等影像学检查提示眶内占位病变。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性,定位诊断,治疗方法为手术,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肋软骨骨折CT及超声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14例肋软骨骨折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 ,12例行CT检查 ,5例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X线摄片检查均正常 ;CT检查的 12例患者中均有软组织肿胀影 ,其中显示断端错位者 9例、裂隙间有气体密度者 2例、成角者 2例 ;超声检查 5例患者均显示骨折处回声不连续和骨折断影错位 ,其中显示两断面间及周围血肿形成液性暗区者 3例、成角者 2例、阶梯样回声者 1例。结论 CT及超声检查对肋软骨骨折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38-42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要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2017年12月间住院的19例胃肠道神经鞘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胃部14例,结肠2例,食道、阑尾及肠系膜各1例。其中恶性2例,胃神经鞘瘤同时合并腹壁神经鞘瘤1例。男女比例1:1.4,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51岁。腹痛、腹胀及腹块最常见。13例行CT,12例显示边界较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影,囊样改变1例,密度不均匀伴钙化1例。7例行CT增强,其中6例均匀强化。超声内镜显示固有肌层低回声肿物,边界清,10例内部回声均匀,2例欠均匀。病理上良性17例,恶性2例。肿物无包膜,镜下梭状细胞为主,胞核呈模糊栅栏状排列,外周淋巴细胞套形成,肿块内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S-100和Vimentin强阳性,CD117、SMA、DOG 1、Desmin阴性。4例CD34阳性。17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行内镜下治疗,随访时间3~176个月。1例患者在随访18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二次手术后1年死亡。结论胃肠道神经鞘瘤需注意与胃肠道间质瘤等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相鉴别,CT及超声内镜有一定的价值,但确诊主要依赖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S-100蛋白是其重要标志物。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但肿物较大的患者术后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管瘤临床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协助诊断,切除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眼眶淋巴管瘤39例中,主要以眼球突出和眶部肿物就诊,眼部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等现代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与鉴别诊断眼眶淋巴管瘤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胡秦海 《中外医疗》2010,29(4):178-178
目的如何在急诊头颅CT检查时发现眼眶内侧壁的骨折。方法对38例急诊头颅CT可疑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薄层扫描。结果38例急诊头颅CT检查后行眼眶CT薄层扫描,36例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急诊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1)眼眶内侧壁内陷、成角(;2)内直肌增粗(;3)筛窦密度增高(;4)眶内积气。结论急诊头颅CT可作为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或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佘××,男、66岁,于1991年8月26日入院,主诉:发现左眼球内眦部新生物5年,近一年迅速增大伴出血。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左眼无视力,眼睑极度扩张,水肿,巨大的黑色肿块突出于眼眶外,质地坚硬,固定,表面高低不平,无压痛,触之易出血,肿块顶端溃烂,附有血痂,眼球结构看不清,左眼眶CT扫描见眶内有一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密度均,约5.9×4.9cm,肿块向眼眶前方突出,眼球结构未见显示,视神经显示,眶骨壁来见破坏。报告:左眼眶肿瘤,眼内肿瘤可能。初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诊断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神经鞘瘤患者,25例患者均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描检查,检查范围包括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分布情况,并仔细观察肿块与周围神经干的关系.结果 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典型声像图特点为椭圆形或圆形低回声实质性团块,其长轴两端可见“鼠尾样”神经干回声相连.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符合22例,误诊3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肢体周围神经鞘瘤,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预成形钛网在眼眶骨折眶壁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1日~7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眼眶骨折病例27例,该组病例术前均存在眼球内陷、眶壁缺损、骨性眶腔扩大和眶内软组织疝出。术前常规行眼眶水平、冠状位及三维CT检查,应用预成形钛网行眶壁修复重建,术后继续CT检查,以评价眼眶骨折后眶壁重建的准确性和眼球突出度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月随访,所有病例都成功地实施了眼眶壁的重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5.2%(23/27)的患者眼球内陷矫正在3 mm内。结论应用预成形钛网可比较精确地修复眶壁骨折。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右眼渐进突出4年,加剧伴视力减退半年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正常,甲状腺无肿大。右眼球明显突出并向外下移位(图1),活动正常;双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0.1。眼眶CT(轴位+冠状位)显示右眶内上角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中等密度,边界清,眶壁骨质正常,右视神经受压并扭曲呈S形,右眼球外下移位(图2)。眶部彩超显示右眶内软组织肿瘤,中等回声。行右眶内肿块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见良性瘤细胞。视诱发电位显示右视神经异常电位。入院诊断:右眶内良性肿瘤待查(脑膜瘤可能性大)。于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