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药结合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中原医刊》2007,34(20):68-68
乳腺小叶增生又称乳腺增生症,是育龄妇女易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资料表明,乳腺增生症占乳腺疾病的65%~70%,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本院采用中西药结合加乳腺动力治疗仪理疗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乳腺增生的患者进行内外治疗、理疗和心理治疗.结果:1500例门诊就诊患者乳腺增生60%,单纯乳腺增生23%,囊性增生77%.结论:乳腺增生性疾病通过内外治疗、理疗、心理疏导以及综合治疗症状缓解率96%.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万余名妇女乳腺疾病的门诊及集中普查指导性治疗中,我们以乳腺疾病临床症状程度与内分泌的关系及治疗效果为主要依据,摸索制定了一套与乳腺增生有关的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筛检方式、防治措施以及便于统计分析的方法。结果:因规范了诊、治、防的工作,使乳腺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5%,而40—80%可达到好转治愈。通过规范诊治、定期复查筛检的方式及时发现了早期病变及其它原因所致的乳腺疾病,提高了乳腺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早期乳癌的诊断率。同时通过此套方法定期进行乳腺普查及指导性治疗,明显提高了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查能力,为解决大群体普查工作中普查易,持久群防、群治难提供了简易可行的方法。经10年观察,一些坚持防治的单位,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已有明显的下降。结论: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对乳腺疾病统一诊断、规范治疗、加强普查、定期筛检,是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及防治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肿瘤,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乳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目前已是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电脑红外线乳腺扫描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辅助诊断的作用,它是利用波长400nm-1200nm的红外光透照乳房,通过专用红外摄像机摄取图像,将乳腺组织的各种病变显示在屏幕上,为诊断各种乳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4年9月共进行了7200例的检查,其中单位体检4213例,发现各种乳腺疾病6128例,其中乳腺增生症4995例,乳房纤维瘤878例,乳腺癌193例,乳  相似文献   

5.
乳腺结核1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红  成刚  王桂羚 《四川医学》2005,26(12):1422-1423
乳腺结核为少见的肺外结核,占乳腺疾病的1%,但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且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13例乳腺结核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毛红岩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3):102-103
目的 探讨乳腺疾病与乳头溢液之间的关系及诊治方法。方法 将78例因女性乳腺疾病而引起乳头溢液的患者,依病程、体征及辅助检查作出相应的诊断、治疗。结果 乳腺疾病与乳头溢液关系密切,对已确诊的乳腺疾病,按良、恶性程度,分别施以保守治疗或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 乳头溢液是女性乳腺疾病重要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早期发现,对乳腺疾病作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30—40岁性功能旺盛期的妇女,表现为乳腺胀痛、有结节感或肿块。我院乳腺科对部分患者使用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方法对2006年~2007年2580例妇女应用红外乳腺诊断仪结合手检连行乳腺普查的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出乳腺疾病910例,率35.27%,乳腺癌4例,率0.155%。乳腺疾病的发生与年龄、职业关系经X^2检验,P〈0.01,呈显著性差异。结论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应用红外乳腺诊断仪结合手检有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乳腺结核为乳腺组织一种罕见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约占乳腺疾病的1%,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结核疾病发病的增加而有增多的趋势,多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因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X线征象酷似乳腺炎症或乳腺癌,临床上常易误诊、误治,国内报道其误诊率为57%-80%,我科2007年6月收治1例男性乳腺结核患者,术前亦误诊为乳腺癌,术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结核后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晓燕  林斐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91-3292
<正>乳腺疾病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特别是乳腺疾病引发的肿瘤更是一个恶疾。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控制复发和转移,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寻求简单易行又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院门诊部对近年来乳腺疾病的患者随机抽查185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的18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岁~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症又名乳腺腺病、乳腺纤维囊性改变,是一种以乳腺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常见乳腺良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的提高,乳腺增生症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临床上缺乏相对应的认识,且疾病本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其临床治疗方式较为混乱,亦无统一的评价指标。本文阐述乳腺增生症的病因、诊断、治疗的相关进展,为认识这一疾病开拓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乳腺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乳腺疾病的重要途径,红外线诊断仪具有操作简易,对患者无痛苦、无创伤、检查快、费用低等特点。我们对延大附院门诊从2002-11—2007-11红外线诊断仪共查出8164例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红外线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乳腺1号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浮腺疾病,笔者采用乳腺1号(自拟方)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腺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疾病,是一组起源于乳腺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因其具有独特的病史、治疗反应和预后,所以必须为这一类型肿瘤制订不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由于该疾病罕见,目前对乳腺肉瘤的了解有限,主要是基于小的回顾性研究或病例报道。因此,治疗方法一般参考从其他软组织肉瘤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出结论。文章就乳腺肉瘤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预后进行综述,并为寻求新的诊断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症发病率达42.8%,占乳腺疾病的93.7%,有关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其疗效较差。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乳癖散结胶囊、小金丸和达那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11月成立乳腺外科病区以来,我科即成为集乳腺良性疾病、乳腺肿瘤手术为主,化疗内分泌治疗相结合的乳腺疾病综合治疗中心。由于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桂芳 《实用医技》2007,14(33):4619-4620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常见病,占乳腺增生疾病的首位。为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改变,具有癌变的可能性。有人统计发现在乳腺活检的病例中60%~70%是乳腺增生,而尸检的妇女中,有乳腺增生的更高达58%~89%。因而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学的重视。迄今国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他莫昔芬(TAM)联合乳增宁胶囊来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育龄期妇女,30岁以上女性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与生活。乳腺增生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WHO称之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属于中医学的“乳癖”范畴。多数研究证实,本病是一种癌前病变,其癌变的机率为一般妇女的3~5倍。目前西医采用的激素制剂疗法疗效不确切,而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因此,有必要对本病的中医药防治进行深入探讨。现将近年来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995年3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60例乳腺导管疾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手术病人中乳管局部切除术36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3例,切开引流再次手术5例,瘘管切开、扩大搔刮术、完整切除瘘管及周围炎性肉芽组织3例,皮下乳腺切除术3例,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结论 对临床上乳腺导管疾病的不同类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属中医的“乳癖”范畴。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50%,占乳房疾病的75%。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对抗雌激素为主,但效果不大理想且副作用大。中医药物治疗本病存在中药汤剂服用不方便、疗程较长等不足。寻求疗程短、效果好、无副作用、方便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本病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