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手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创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深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如今微创技术已成为手术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疼痛治疗领域,结合了介入技术的一系列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伤,并在多种疼痛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进一步拓展了疼痛诊疗的业务范围,初步形成了多模式的微创疼痛治疗体系。以下就目前疼痛临床常用的微创手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辅助骨科微创手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步之一,以其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的欢迎。然而,随着微创手术领域的拓展,腔镜手术技术的局限性也显露出来,手眼间协调性的降低、触觉的减弱和手的不自主阵颤增加了腔镜手术的困难。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将可能延缓或阻碍微创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以突破这种局限为动机而发展起来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预示着微创外科新的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10余年来,微创外科领域发展极为迅速,腔镜技术几乎已被用于所有的外科领域。然而,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技术,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甚至在同一家医院中,其技术的发展还不平衡。HALS手助腔镜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方式,也是微创外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自身的适应证和优点,在国外应用广泛,值得在我国外科领域介绍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传统胃癌根治术无论从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都已建立规范。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机械工程技术等的发展和融合,外科治疗模式向微创化不断发展。微创外科目前并没有停留在“匙孔外科”这一解剖概念为主的微创技术上,而是逐渐向减轻应急反应的功能学微创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外科已进入微创时代,而自腹腔镜技术被引入泌尿外科以来,更使泌尿外科的微创手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几乎涵盖了泌尿外科的所有领域。  相似文献   

6.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发生转移的较少,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小,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高。近年来,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各种微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微创治疗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EGC。本文就EGC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微创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福志  尹庆水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44-1146
寰枢椎病变的治疗一直是外科领域的治疗难题,由于其解剖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因而治疗不当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脊柱外科的微创手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因而较以往的常规开放手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当前,寰枢椎的微创手术主要有经皮手术和内窥镜辅助手术。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节约治疗费用 ,微创技术在外科分支领域应用越来越普及。标准的开放术式逐渐被微创术替代。 1991年Obenchain报道了第 1例腹腔镜下的腰椎间盘切除手术 ;1995年Zucherman用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完成 2例腰椎融合手术。随后腹腔镜技术在腰椎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微创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领域中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手术操作。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从事微创外科领域工作的医师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几乎所有传统的普通外科手术都可以用内镜技术完成。我国微创外科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相当一部分地、市级以上医院已经在多年熟练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甲状腺、肝、胆、胰、脾、胃肠等中高级腹腔镜手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胆道外科的微创化理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1 微创的概念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 vasivesurgery,MIS)的真正意义在于减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或全身伤害性效应。黄志强教授指出“微创外科的目的是外科病人能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少的瘢痕愈合、更好的医疗效果、更短的医疗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对微创外科的这一定义,已被中国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手术总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尽量减少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外科医生应遵循的原则。腹腔镜外科是微创外科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通过胆道而进入外科领域,被视为一场外科学技术革命,微创技术已在胆道外科疾病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内镜技术作为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其微创的特性被广大医师及病人所接受。由于脑部可操作的空间相对狭小,神经外科是采用内镜技术的最后一个外科领域,但近年有较快发展。神经内镜(neuroendoscopy)亦称脑室镜,可直接或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优点是可以缩小开颅范围,放大手术野内解剖结构图像,增强局部光照,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创外科在我国的发展,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系统在胃肠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代表了未来微创外科发展的方向。本文总结了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系统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情况及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外科微创化手术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也必将带动胃肠外科微创领域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泌尿外科手术微创化与微创泌尿外科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外科领域的成功实践,微创外科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微创外科”基本上是指皮肤小切口而言,因此又叫“小切口外科”或“腹腔镜外科”。但微创外科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可以通过对泌尿外科手术发展历程、微创概念和微创化措施的探讨,进而从内稳态、应激、免疫、麻醉和手术时间及心理等5方面对微创泌尿外科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discogenic pain)是目前脊柱外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病。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最初主要是通过融合手术来稳定病变水平的腰椎、减轻疼痛,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微创技术的发展,一些微创手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腰椎间盘热凝治疗术,近年来悄然兴起并因其微创、安全等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是当前脊柱外科的研究热点,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是以侧方腰椎融合术为代表的复杂退行性脊柱侧凸微创重建手术和以脊柱内镜为代表的微创精准减压技术.本文拟从微创脊柱内镜减压技术、微创脊柱融合、微创脊柱畸形矫形三个方面对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发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单孔腹腔镜技术一直是外科领域迫切需要但难以攻克的微创难点技术之一。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现阶段微创外科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此同时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飞跃。目前,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还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其中也存在诸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介绍了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展望机器人辅助单孔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血管外科中的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s in vascular surgery.[捷克]/Stadler P…//CasLekCesk.2011;150(4/5):244-249. 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微创手术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并且受到患者的欢迎,尤其是其良好的美容效果。受普通外科的启发,在过去的几年中,血管外科手术也降低了其手术方法的侵人性。除传统的腹腔镜技术外,学者们最常遇到的是胸和腹主动脉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以及最近在腹主动脉和盆腔动脉领域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微创手术还具有其他优点,包括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疼痛、缩短重症监护和整体住院时间、更早恢复正常生活和减少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外科是微创外科时代,其目的在于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各类副损伤。传统的外科手术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手术切口及手术操作的创伤、手术探查对机体的干扰、麻醉用药对机体的损害等副损伤。所以,外科手术由传统走向微创,再由微创走向极微创是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腔镜外科作为微创外科发展的龙头,已深入到外科各专业领域,几乎是有腔必达,无腔造腔。历经10余年的发展,各类微创技术所具有的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已得到公认。腹腔镜技术作为腔镜技术的主流已融入普通外科各亚专业的临床实践之中,并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开展微创脊柱外科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创脊柱外科的概念 微创并不等于小切口、小手术。微创手术的意义在于降低医源性损伤,避免大范围正常组织的破坏,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以及促进日常活动更早恢复的同时,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甚至更好的疗效。我国微创脊柱外科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技术的发展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其他学科已应用的技术发展到脊柱外科领域,如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关节内窥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脊柱内窥镜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工关节外科发展迅速,模具设计、假体材料、生物力学、部件可调换性、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手术效果和假体生存率令人鼓舞,其中在手术技术方面的主要进步是微创关节置换术的开展。虽然微创技术在不断进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应用和开展仍然存在争议和误区。本文回顾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微创关节外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