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3例肾癌组织中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发现肾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细胞类型、分级、分期及预后均无关。肾癌PCNA表达与细胞类型、分级、分期及预后均相关,透明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差异无显著性,梭形细胞癌呈高表达;随肿瘤分级增高,PCNA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肿瘤高分期组(Ⅲ、Ⅳ)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低分期组(Ⅰ,Ⅱ);PCNA高表达组(3、4级)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2级)。结果表明:P53蛋白表达在肾癌发生中并不起主导作用或只是多种因素之一,PCNA是判定肾癌恶性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同时发现肾癌P53蛋白与PCNA表达间无相关。  相似文献   

2.
Fas和FasL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产物Fas和FasL蛋白在肾癌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6例肾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肾组织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肾癌组织Fas表达率为18.14%,低于正常肾组织(46.15%,P<0.05),随肾癌分级的增加,表达强度下降。肾癌组织FasL蛋白表达率为70.26%,高于正常肾组织(10.32%,P<0.05),随肾癌分级的增加,表达强度增高。正常肾组织Fas与FasL的表达有相关性(r=0.689,P<0.05),肾癌组织无相关性(r=0.143,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FasL(89.42%)与无淋巴结转移组(60.39%)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存率>5年组Fas(25.39%)和FasL(61.26%)与生存率<5年组Fas(15.24%)和FasL(85.35%)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Fas和FasL蛋白相互作用失衡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表达情况与肾癌病理分级及转移、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组织中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Bax蛋白和Fas抗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胰腺癌39例中Bax蛋白阳性18例(46%)和Fas抗原阳性22例(56%);高分化(7/20,8/20)、组织学分级Ⅰ级(4/15,5/15)和未转移(7/20,8/20)的胰腺癌Bax蛋白和Fas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11/19,14/19)、组织学分级Ⅲ级(7/9,8/9)和转移(8/13,10/13)的胰腺癌(P均<005)。结论Bax蛋白和Fas抗原可能是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盂输尿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早期诊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生物学行为指标,采用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74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AgNOR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非典型增生,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炎,其表达依次呈递减趋势,前列腺非典型增生的AgNOR和PCRNA计是于前列腺癌与前列一症之间,表明前列腺非曲型增生具有潜在的恶可能。前列腺癌中AgNO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约半数死于转移和 (或 )复发。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中MMP9可水解基底膜 (basementmembrane,BM)和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中IV型胶原等多种成分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1)可特异抑制其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vecellnuclearantigen ,PCNA)是DNA多聚酶δ辅助蛋白 ,三者均与肿瘤密切相关。一、资料与方法大肠腺癌标本 5 2例 ,大肠腺瘤标本15例 (7例管状腺瘤 ,8例绒毛状腺瘤 ) ,正常上皮组织 10例 ,均经病理学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APO-1和bcl-2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例肾癌组织和26例远离肾癌的正常肾组织Fas/APO-1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Fas/APO-1蛋白表达率为57.14%,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84.62%,P<0.05),且表达强度也明显低下;而bcl-2蛋白表达率为80.00%,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53.85%,P<0.05)。结论Fas/APO-1与bcl-2基因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185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和45例肾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产物P185蛋白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中未发现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45例肾癌中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和44.4%,表明阳必表达的P185蛋白和PCNA分别定位于肿瘤的细胞膜上和细胞核内;P185蛋白和PCNA阳性  相似文献   

9.
胆系恶性肿瘤组织中Bax蛋白和Fas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与胆系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胆系癌组织中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及其特征。结果胆囊癌和胆管癌Bax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和50%,Fas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0%和61.9%;低分化或未分化及伴转移的胆系癌Bax蛋白和Fas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和未转移胆系癌。结论Bax蛋白和Fas抗原表达与胆系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PCNA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复发及预后的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肾盂输尿管癌PCNA增殖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肾盂输尿管癌PCNA增殖指数随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升高而增高,T3加T4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T1加T2(P<0.01).G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G1加G2(P<0.001),PCNA增殖指数高者(Ⅲ加Ⅳ级)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为60%(12/20)明显高于增殖指数低者(Ⅰ加Ⅱ级)22.2%(6/27)P<0.01。PCNA增殖指数Ⅲ加Ⅳ级同时伴发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35%(7/20),Ⅰ加Ⅱ级同时伴发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7.4%(2/27)P<0.05。PCNA增殖指数Ⅰ加Ⅱ级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率为7.4%〔2/27),Ⅲ加Ⅳ级局部复发转移率为40%(8/20),P<0.05。PCNA增殖指数Ⅰ加Ⅱ级5年生存率为86.7%(13/15),Ⅲ加Ⅳ级5年生存率为35.7%(5/14)P<0.05。提示PCNA增殖指数与肾盂输尿管癌的病理分期,细胞分级有关,是低分化、侵袭性以及同时或相继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重要特征,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β-环连蛋白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β-环连蛋白(β-catenin)基因在肾癌中表达,分散其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RT-PCR,SSCP及酶切的方法对26例肾癌标本进行了研究。结果 26例肿瘤标本中β-catenin在mRNA水平并无过表达,而且未见突变发生。结论β-catenin基因在肾癌细胞内的高表达不是由于其生成增多,而是降解减少。  相似文献   

12.
b-FGF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20例肾癌患者癌组织、癌旁和正常肾组织b-FGF表达情况。结果 肾癌组织中b-FG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和周围正常肾组织(P〈0.01),b-FGF表达升高与肿瘤分期、分级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 b-FGF为肾癌组织自身分泌,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CD44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CD44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形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Southern杂交等方法,检测CD44基因在15例肾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肾癌组织均表达标准型CD44(CD44s),并有11例(73%)表达了变异体,其中5例(33%)表达约1400bp带型,6例(40%)表达约700bp带型。癌旁正常组织也表达CD44s,但未表达变异体CD44(CD44v)。结果提示,大部分肾癌组织中存在变异体CD44,主要表现形式为700bp(V10)和1400b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Ki-67抗原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定量表达及其与B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36例BTCC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细胞组织标本进行Ki-67检测。结果:Ki-67在B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89±7.88)%,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0.27±0.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Tis~T1为(4.93±2.95)%,T2~T4为(18.34±5.24)%,病理分级Ⅰ级为(3.17±0.83)%,Ⅱ级为(10.97±2.35)%,Ⅲ级为(21.60±3.70)%,随着分期分级的增加,Ki-67的表达率也逐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量检测Ki-67能准确评估BTCC的生物学行为,Ki-67是膀胱癌的重要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肾癌中表达的意义,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20例肾癌组织中MRP表达。结果:MRP阳性表达率为60%,在胞浆和胞膜上均见表达,但以胞浆中(粗颗粒状)更显著。晚期肾癌(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为89%,明显高于早期肾癌(Ⅰ、Ⅱ期)的36%,P<005。结果认为MRP与肾癌浸润转移相关,并可能是其内源性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Fas配体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Fas配体(ras ligand,FasL)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临床。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技术化学分别检测FasL mRNA及蛋白在51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51例肿瘤 32例FasL基因阳性表达。其中1、2、3级肿瘤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63.6%、88.2%,1、2、3、4期肿瘤肿瘤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石蜡包埋的肾细胞癌(RCC)标本中的P53和C-fos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53和C-fos蛋白表达均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内,其中P53蛋白阳性38例占61.3%,c-fos蛋白阳性33例占53.2%。P53蛋白和肾细胞癌的病理学分类无关,但P53和C-fos蛋白随透明细胞癌的分期升高而高表达,并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小肾癌(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1996年诊治3cm以下肾癌34例。其中无任何临床症状由体检发现者23例(67.6%),血尿5例(14.7%),腰痛4例(11.8%)血尿及腰痛均有者1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经B超检查发现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9例,单纯性肾切除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2例,术前误诊为肾盂癌而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1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32例(94.1%),颗粒细胞癌1例,混合型(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癌1例。PT110例,PT224例。30例(88.2%)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7个月。无癌存活者29例,术后存活超过5年者7例,其中1例术后第6年死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0例肾细胞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有18例癌组织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90%;2例无表达。癌周组织仅有3例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1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VEGF在肾细胞癌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增生,促进肿瘤生长。以VEGF作为靶分子的基因治疗将提高防治肾癌进展和转移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