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幽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关系。以及胃癌时HP感染与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ELISA法检测HP和HP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突变型P53蛋白。结果:胃癌和胃癌前病弯且HP阳性率高于其它组(P〈0.05),而胃癌组HP阳性率和胃癌前病变组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组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癌前  相似文献   

2.
凌红  甘爱华  刘集鸿  黄庆祖 《新医学》1998,29(9):469-470,47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ras原癌基因产物p21(rasp21)蛋白和p53癌基因产物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胃粘膜不全结肠型肠化生(ICM)25例、异型增生29例、胃癌37例的活检标本。结果:ICM组、异型增生组和胃癌组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CSG组(P<0.05)。rasp21及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SG组均为0,而在异型增生组和ICM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胃癌组(45%和38%、32%和32%对60%和70%),P<0.05,P<0.01;其中胃癌、异型增生及ICM组中的Hp阳性组的rasp21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或P<0.01)。经根除Hp治疗后,Hp根除者的rasp21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由阳性转为阴性的例数比Hp未根除者多(P<0.05,P<0.01)。结论:Hp感染可能参与了ras癌基因的激活和p53抑癌基因的突变,这可能是其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16例因上消化道症状做胃镜患者的HP检测及胃粘膜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HP总检出率为45.8%,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HP总检出率(P<0.05),上述3种胃癌前病变之间H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HP阳性患者3种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P<0.01),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发生年龄亦显著提早;HP阳性患者在3种癌前病变的程度上与HP阴性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检出率逐渐下降;HP阳性患者的肠化类型与HP阴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P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前病变的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4.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正常胃粘膜中p53蛋白表达水平(FI值)为0.587±0.075,浅表胃炎为0.871±0.020,肠化为1.043±0.072,不典型增生为1.194±0.065(轻度0.986±0.069,中度1.147±0.091,重度1.486±0.095),胃癌为1.851±0.096。正常胃粘膜与浅表胃炎无统计学差异,肠化及不典型增生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浅表胃炎及正常粘膜(P<0.025,P<0.01),胃癌显著高于肠化及不典型增生(P<0.001,P<0.001)。在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与胃癌p53蛋白表达水平较接近(P>0.05),但与中度却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各病变中p53蛋白表达阳性数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结论:DNA倍体分析表明胃癌、不典型增生病变中异倍体明显增多,且异倍体病变细胞增殖活性增高,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l-2、p53在良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恶性骨肿瘤,包括19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和22例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组织中Bcl-2,p53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其中骨肉瘤组织为63.2%和47.4%,软骨肉瘤组织为35.7%和64.3%;良性骨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8.2%和22.7%。恶性骨肿瘤组织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P<0.05),骨肉瘤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软骨肉瘤组织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5)。AKP值增高组的恶性骨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AKP值正常值组(20%,P<0.05)。【结论】Bcl-2癌基因介导的凋亡紊乱和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Bcl-2蛋白表达活性可能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是恶性肿瘤细胞成骨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标记羊抗鼠IgG和ABC试剂,购自Sigma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cl2和p53蛋白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图象分析仪对60例乳腺癌组织进行bcl2、p53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及酶联亲和法定量测定。结果(1)bcl2蛋白定量高值组,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低,患者生存期长,生存率高(P<0.05)。(2)p53蛋白表达及定量高值组,组织学分级高,患者生存期短、生存率低(P<0.05)。(3)bcl与p53呈负相关(P<0.05)。(4)bcl2与雌孕激素受体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结论定量检测bcl2和p53蛋白对评估乳腺癌分化程度及判断预后具一定价值。bcl2与p53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不同生物学作用。bcl2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癌p53蛋白表达的定量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了30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肺癌标本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DNA含量。结果p53蛋白在肺癌表达的阳性率为80%,异倍体肺癌p53蛋白表达的量高于二倍体肺癌(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其S期细胞比例高于p53蛋白表达阴性者(P<0.05)。结果表明p53蛋白表达在促进细胞DNA合成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宗明  李青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201-203,I054
目的 探讨高希HPV感染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3、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96例胃癌和癌前病变及腺癌组织中HPV-16/18DNA、p53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HPV-16亚型和18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4.38%和8.33%;p53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88%和43.75%。HPV-16亚型、p53和p16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PCR-SSCP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26例癌旁非病变粘膜p53基因点突变及mRNA过表达情况。结果 人胃癌组织存在p53基因突变和mRNA过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非病变粘膜(P〈0.05)。肿瘤组织分化越差,p53突变率越高,mRNA过表达的分布越广泛(P〈0.05)。发生p53基因突变的胃癌病人较未发生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p53突变情况可为胃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急性白血病(AL)细胞MDM2及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对AL化疗反应预测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DM2及p53蛋白。结果:①46例AL细胞MDM2蛋白阳性率为71.7%,p53蛋白阳性率为21.7%,无细胞类型不同的差别(P>0.05),复发难治组比初发未治组约高1倍;②MDM2与p53蛋白呈反向表达者多见,以MDM2(+),p53(-)方式表达(67.4%)高于同向方式表达(15.2%)(P<0.01);③MDM2蛋白阴性者骨髓缓解(BMR)率(69.2%)高于阳性者(333%)(P<0.05),两种蛋白不同表达关系对化疗效应有影响;④AL患者4例中2例化疗后MDM2蛋白转阴性,获BMR,另2例则反之。结论:人AL细胞MDM2蛋白阳性率高,p53蛋白阳性率低;在同一AL细胞中两者多呈反向表达,且不同表达方式对化疗有影响;在AL细胞中确实存在MDM2(+),p53(-)表达方式。MDM2蛋白,特别是MDM2蛋白与p53蛋白联检可能预测AL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端粒酶与胃癌的关系 ,特别是胃癌发生中HP与端粒酶的相关性。方法 :将病例分为胃癌、癌前病变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3组 ,用快速尿素酶法、W -S染色法检测HP ,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gA -HPIgG浓度 ,以判断CagA的有无 ;分别对胃癌取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 ,用PCR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结果 :HP、CagA -HP感染率在 3组间有差异 ( P <0 0 5 ) ,胃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HP、CagA -HP感染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 P <0 0 1) ,癌前病变组与胃癌组间HP、CagA -HP感染率无差异 (P >0 0 5 )。胃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 (P <0 0 1)。有 HP感染的胃癌与无HP感染者比较 ,端粒酶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CagA -HP感染的胃癌其端粒酶阳性率与CagA阴性HP感染者比 ,也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HP、CagA -HP和胃癌的发生有关 ,可能在胃癌发生的起始阶段起作用 ,活化的端粒酶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胃癌发生过程中 ,HP、CagA -HP感染对端粒酶激活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21^r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突变蛋白在良恶性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胃癌、49例癌前病变、21例萎缩性胃炎和2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p21^ras、EGFR和p53突变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1例胃癌组中,p21^ras、EGFR和p53突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54.8%和32.3%;49例癌前病变组中,p21^ras、EGFR和p53突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53.1%和22.4%;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间3种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或P〈0.01)。结论胃癌和癌前病变胃黏膜组织中存在多种基因的表达异常,检测胃黏膜中p21^ras、EGFR和p53蛋白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WEE1在胃癌、癌前病变、正常胃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4例胃癌患者、32例癌前病变患者、34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部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WEE1的表达,同时进行随访,统计分析WEE1在不同病变胃组织中表达的意义。结果WEE1在胃癌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内均有明显表达,总体阳性率为43.2%(32/74),正常胃组织中的总体阳性率为8.8%(3/34),癌前病变组织中的总体阳性率为21.9%(7/32)。WEE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χ2=12.600、5.895,均P<0.05)。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脉管浸润对WEE1表达有影响(P<0.05)。5年内胃癌患者死亡41例,其中,WEE1阴性组13例、WEE1阳性组28例,2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90,P<0.05)。WEE1阳性组无瘤生存期(12.3±4.56)个月;WEE1阴性组无瘤生存期(37.8±6.72)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7,P<0.05)。结论WEE1在胃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与患者分期密切相关,其WEE1阳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良性胃溃疡、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和溃疡型胃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病理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用AB-PAS法检测区分伴有肠化胃溃疡的结肠化生及小肠化生。结果:Survivin在溃疡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胃溃疡(P<0.01),在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癌前病变的胃溃疡(P<0.01),伴有结肠化生中的表达高于小肠化生(P<0.05),伴有肠化的胃溃疡中的表达高于有不典型增生胃溃疡中的表达(P<0.05),在溃疡型胃癌中的表达与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结论:对于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患者,检测胃黏膜survivin表达水平,并动态随访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胃溃疡的演变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胃部疾病患者335例分为胃癌组(n=64)、胃癌前病变组(n=143)、良性病变组(n=69)和正常对照组(n=38),比较上述四组血清中和胃粘膜组织中HP IgG抗体检出率.结果:胃癌前病变组、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及胃组织中HP抗体的阳性率依次降低,胃组织HP IgG抗体阳性率虽略高于血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后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参与胃癌前病变的发生,血清HP IgG抗体检测可作为胃癌的早期筛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ivin和P5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份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和52.5%,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Ⅲ+Ⅳ期胃癌组织中livin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livin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livin与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对临床上判断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33a-3p和miR-4317表达情况,并探究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qPCR)技术检测组织样品中miR-133a-3p和miR-4317表达水平,同时分析miR-133a-3p和miR-4317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133a-3p和miR-4317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RTqPCR试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iR-133a-3p、miR-4317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iR-133a-3p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4317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iR-133a-3p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者(P<0.05);miR-4317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高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短于高表达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133a-3p和miR-4317均表现为低表达,二者有可能作为胃癌预测和预后判定的潜在标志物,为胃癌患者的预测和预后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周血microRNA-23b作为胃癌筛查分子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胃镜病理活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三组,确诊为胃癌者列为胃癌组,共纳入46例;确诊为胃癌前病变者列为癌前病变组,共纳入28例;胃粘膜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者列为对照组,共纳入26例。应用定量real time PCR检测技术对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中的miRNA-23b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样本的Log2△Ct值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而且癌前病变组的Log2△Ct值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胃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中的miRNA-23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32.1%和3.8%,胃癌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胃镜活检结果对比,其阳性预测值为76.7%,阴性预测值为77.2%。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iRNA-23b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且其诊断效率较高,有望成为用于胃癌早期筛查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cyclinB1、p62、Koc、IMPl和Survivin自身抗体检测及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5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yclinB1、p62、Koc、IMP1和Survivin)检测376例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患者(正常、癌前病变、癌)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同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与血清对应的13例食管癌和16例责门癌组织中上述5个相关抗原.结果 在5个抗原中,虽然cyclinB1、IMPI和p62从正常食管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和p62在正常贲门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百分率均具有线性升高趋势(P<0.05),但单一抗体对食管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较低,而当应用多个抗原分析时,即在5个肿瘤相关抗原中至少有一个反应为阳性时,与单一抗体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提高了3~5倍/3~4倍,并且,癌患者和食管、贲门各级病变患者血清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在癌组织中,5个抗原均有阳性表达,cyclinB1、Koc、IMP1和Survivin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抗体的检出率(P<0.05),血清中抗体阳性的抗原在同一患者癌组织中均可测得.结论 肿瘤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相关抗原的表达有关.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更能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53蛋白、环氧化酶-2(COX-2)在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状态肺癌患者中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学确诊.经Taqman-ARMS法测定EGFR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并据此分成突变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