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苍耳子“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苍耳子为历代中医临床治疗鼻渊要药,有小毒,属传统记载的有毒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苍耳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降血糖、抗过敏等作用。现代临床医学中苍耳子为鼻科常用药,尤其多用于治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但临床中常因长期、过量、反复使用苍耳子以及其炮制不当或者未经炮制使用而发生中毒。毒理学研究提示其对多脏器均有损伤,主要对肝脏和肾脏的损害较为严重。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苍耳子功效及毒性、化学成分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效-毒"相关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苍耳子中毒及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苍耳子为鼻科常用药,尤其多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但苍耳子有毒,过量使用、未经炮制使用或炮制不当使用常导致中毒。本文综述了历年来苍耳子中毒的病例报道、中毒毒理学及解毒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苍耳子成分、镇痛作用及毒性的影响。方法:以水浸出物、脂肪油含量及物理常数、扭体镇痛实验、毒性实验对苍耳子样品进行综合分析评定。结果:苍耳子以炒后碾去刺品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苍耳子炮制后脂肪油含量降低,物理常数及化学组分无多大变化,镇痛作用最强,毒性较小。结论:苍耳子入药以炒后碾去刺为宜,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辛夷和苍耳子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过敏、抗组胺、抗乙酰胆碱、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临床上常协同治疗鼻炎,也用于面神经炎、春季结膜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其它疾病的治疗.苍耳子有毒,常通过炮制去刺来降低其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苍耳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况进行系统介绍。通过对苍耳子的净制工艺、炒制工艺、炮制机理以及主要的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并予以综述。旨在为苍耳子的炮制工艺、减毒机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辛夷和苍耳子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辛夷和苍耳子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过敏、抗组胺、抗乙酰胆碱、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临床上常协同治疗鼻炎,也用于面神经炎,春季结膜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其它疾病的治疗。苍耳子有毒,常通过炮制去刺来降低其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7.
苍耳子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苍耳子是传统的鼻科要药,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效,被认为无毒或有小毒。然而近年来不断有正常剂量或是过量服用苍耳子出现肾脏、肝脏、心脏损伤或是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报道,其中肾脏和肝脏损伤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从临床报道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对服用苍耳子出现的以肾脏损伤为主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总结了引起多器官损伤的毒性物质、毒性机制、量毒关系、炮制方法对毒性的影响等,为进一步研究苍耳子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麦冬传统入药多经炮制,历代使用的方法达28种之多。本文探讨了中药麦冬炮制的历史沿革、传统理论、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炮制研究,为今后研究和制订麦冬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中药都有其各自的性味及归经,但多数药物存在一药多味、一药归多经的特点。为使药物直达病所,常使用特定的辅料炮制药材,引药归经,使得药物效强力专,保证临床疗效。盐是常用的炮制辅料之一,且盐有引药入肾的作用,故古代医家常使用盐作为辅料炮制具有补肾作用的药物。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也常采用盐制,以达到引药入肾的目的。在梳理牛膝炮制历史和盐制入肾古代及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部分含有盐牛膝的古方,结合盐牛膝现代研究,从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变化等方面,总结盐牛膝“入肾”的炮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盐牛膝炮制机理奠定基础,为研究中药盐制的共性规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苍耳子毒性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苍耳子药理作用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比较丰富,本文着重对苍耳子毒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及其炮制工艺和改进等方面进行简述,以期为以后苍耳子的研究和利用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连翘为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痈疽、乳痈、瘰疬、风热感冒、丹毒、温热入营、温病初起、高热烦渴、热淋尿闭、神昏发斑等症的治疗.连翘化学成分众多,目前分离鉴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及挥发油、C6-C2天然醇及其苷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具有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分析鉴定预知子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LC-ESI-MS负离子检测模式对预知子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多级质谱裂解分析。以对照品及文献数据为对照,通过对各成分的MS2和MS3谱图的解析对各成分进行指认。结果 预知子中的17个皂苷类成分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和鉴定。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适合预知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可用于预知子原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产区吴茱萸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应用 SRAP 技术对吴茱萸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试剂盒提取吴茱萸幼嫩叶片基因组DNA,构建SRAP 试验体系,筛选引物并对35份样品进行遗传背景的研究,用NTSYS-pc 2.1 软件对SRA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100对SRAP 引物中优选10对用于吴茱萸遗传背景的研究,其中两对引物可有效鉴别吴茱萸品种,分别为Me4+Em1和Me9+Em10。1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88条,其中共有条带43条,多态性条带145条,多态性比率为77.1%。聚类结果显示在相关系数为0.52时,吴茱萸与密果吴萸分居两群;在相似系数为0.62时,共分为3大类群。吴茱萸中的石虎变种比吴茱萸原变种的遗传差异更显著;石虎品种呈现出较强的地缘相关性,特别是受海拔因素影响明显。结论 吴茱萸遗传背景差异明显,SRAP分析可有效鉴别不同品种的吴茱萸,并检测到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合理的中药配伍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附子-甘草作为经典药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通过综述近些年来中药药对附子-甘草的研究概况,并参考现代研究文献,从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包括影响附子毒性成分的溶出)、与毒性成分形成沉淀或复合物、影响毒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以及配伍后对附子原有药效的影响几个方面阐释了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存效的作用机制,并用中医药传统药性理论“四气五味”解释了附子-甘草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期以这一经典药对为切入点探讨中药配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布药膏系常用的院内制剂,由五倍子、蜈蚣等制成,临床疗效确切,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全面阐明。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黑布药膏及其生药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探讨了制剂前后成分的差异。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模式下,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色谱保留时间等初步鉴定出73个化合物,其中生药混合物、黑布药膏分别鉴定了57、65个化合物,包括鞣质类、酚酸类、核苷类、氨基酸类等,在制备过程中,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成分主要集中在鞣质类。结果表明,UPLC-Q-TOF-MS/MS技术可以灵敏、高效地表征黑布药膏制剂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制剂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为充分阐明黑布药膏药效物质基础和制剂工艺的合理性及后续制剂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草备要》是清代新安医家汪昂所著,通过简洁清楚的叙述及特有的编撰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药物内容,萃取历代本草精华,精选常用药479味,筛滤切实有效的功能主治,配合药效对比、常用配伍、临床用药案例,并穿插相关典故,在阅读的趣味中学习药物的临床应用。该书撷取《本草纲目》、《本草经疏》两书中要义,并补两书中未述者,故名为《本草备要》。汪昂见识独到,博引广征,影响深远。就此书特色及内容,从几个方面论述《本草备要》的特点,例如编撰特点、旁征博引、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特别药物的特别意义浅述心得,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HPLC内标多控法测定枳实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以柚皮苷为内标,建立柚皮苷与橙皮苷、新橙皮苷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枳实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再根据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由此计算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结果 采用本方法测定枳实中柚皮苷与橙皮苷、新橙皮苷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W×2.94%、W×3.49%、W×3.34%。结论 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法可为内标多控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牛蒡子中分离纯化出有效成分,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鉴定与表征。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分离出粗品,经过对粗品进行脱脂、结晶处理,得到无色棱状晶体。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氢谱(H-NMR)、碳谱(C-NMR)及单晶衍射对该有效成分进行组成和分子结构的鉴定与表征。结果:从牛蒡子粗粉中经提取分离,得到结晶,提取率为4.46%,显色反应及波谱分析均显示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该有效成分鉴定为牛蒡子苷元,即(3R,4R)-4-[(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3H)-呋喃酮,分子式为C21H24O6。  相似文献   

19.
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是存在于红景天属、越桔属、杜鹃花属、女贞属等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调控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抑制炎症介质合成,从而产生抗炎作用和防止癌变的发生。红景天苷能上调几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表达,减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B1表达,使癌细胞周期滞留在G2期,抑制癌细胞生长。红景天苷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提高作用,也能对抗免疫抑制剂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女贞子中的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亦很高,因此应加强来源植物女贞子的化学、药理和药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