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5.
目的:探讨输血前开展A2/A2B 亚型和 Rh 弱 D 血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009年1-12月献血者中初筛Rh(D)阴性324人次、A型15123人次、AB型6049人次为基数,计算A2/A2B亚型和Rh弱D血型的检出比率;χ2检验比较2008年与2009年A型和AB型输血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效输血发生率。结果:本地区Rh(D)阴性中Rh弱D比率为11.11%;A2亚型比率为2.06%;A2B亚型比率为2.13%;2008-2009年A型、AB型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由0.098%、0.136%降为0.037%、0.039%;无效输血的发生率分别由12.37%、17.35%降为7.67%、8.04%。结论:输血前开展A2/A2B亚型检测,为患者提供更相合的血液,可以大幅度降低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临床无效输血发生率,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效果;Rh弱D血型检测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安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Ax是一种罕见的ABO亚型,其分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以一个Ax亚型家系和一个无关的Ax亚型献血者个体为对象,研究中国人群Ax亚型的分子基础。方法ABO血清学定型、血浆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A酶)活性测定、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PCR扩增、基因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DNA克隆和测序分析显示,家系先证者和无关献血者个体的ABO基因分别为A/O01和A/O02基因型,在第7外显子均存在426G〉C杂合突变,导致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发生M142I改变。在120个正常样本中未检出此突变。结论ABO基因426G〉C突变导致的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第142位氨基酸置换改变了酶的保守区域,从而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导致Ax表现型。本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45岁。因头昏、四肢乏力、长期便血于乡镇卫生院治疗。入院时查血常规:RBC2.05×10^12/L,WBC7.5×10^5/L,Hb63g/L,PLT75×10^9/L。拟输注AB型红细胞2U,在血型鉴定过程中正定型AB型。在和AB型浓缩红细胞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弱凝集。将标本送至我站,经过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Ax03亚型血清学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试管凝集法检测ABO血型抗原、血型抗体,采用PCR-SSP法进行ABO亚型基因分型、基因测序。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与抗-A单克隆血型试剂凝集1+,与抗-H单克隆抗体凝集4+,与抗-A1、抗-B不凝集;血清与B型红细胞(Bc)凝集4+,与A型红细胞(Ac)、O型红细胞(Oc)、自身细胞均不凝集;基因测序结果确认为Ax03/O02。结论:基因测序是直接获得ABO亚型的证据,基因分型预测血型表型,最终须用血清学的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血液中心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回顾性分析,了解ABO血型正反不符引起的报废血状况,探索对ABO血型正反不符献血者血液的处理对策。方法:对河北省血液中心检验科送检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等试验,记录结果,以查找AB0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结果:在241例ABO正反不符的样本中,ABO亚型69例,占标本总数的28.63%;假凝集(冷凝集)27例,占标本总数的11.20%;抗体筛查阳性48例,占标本总数的19.92%;抗体减弱或缺失78例,占标本总数的32.37%;正常血型19例,占标本总数的7.88%。结论:引起ABO正反不符的原因主要是ABO亚型,血样中存在假凝集或冷凝集,ABO以外抗体影响,抗A或抗B抗体弱4种情况。对于这些ABO正反不符的献血者血液如何处理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将血液报废,献血者淘汰。其中,部分血液能否经过处理后用于临床,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IgG亚型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gG亚型与新生儿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实验室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用德国欧盟公司的亚型试剂盒测定其血清IgG亚型。结果:153例实验室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中检测出IgG1和IgG3亚型的27例,其中24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检出IgG3亚型的全部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且胆红素增高明显。结论:测定新生儿IgG亚型抗体,可有助于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并预测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意外抗体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干扰作用,为ABO疑难血型鉴定提供思路和对策。方法:对全自动血型仪检测的ABO血型正反定不合的样本结合盐水试管法、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以及病史资料综合分析。结果:26例引起正反定不合的抗体中IgM18例,IgG8例,分别是抗-M10例、抗-Lea2例、抗-N1例、抗-P12例、抗-JKa1例、抗-D2例、抗-E2例、抗-C1例、抗-c1例、抗-Fya1例、自身抗体3例。结论:IgM和IgG两类意外抗体均能引起ABO血型正反定不合,反定细胞应该选用常见意外抗体对应抗原表位缺失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罕见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B(A)血型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PCR-RELP基因分型和血型第6、7外显子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B(A)血型鉴定,并分析B(A)血型的分子机制及遗传规律。结果:4例B(A)血型病例中,1号和4号病例为B(A)*04型,B等位基因在正常B*101基础上第7个外显子发生了640A>G突变;2和3号病例以及2号的儿子为B(A)*02型,B等位基因发生单碱基错义突变700C>G。结论:当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或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时,可通过亚型血清学分析,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和家系调查辅助诊断,进行正确的血型鉴定,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注,为临床输血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
献血者,血型初筛正定型为B型,血站检验科做正反定型发现不符,正定型为B型(抗A±,抗B4+),反定型AB型(AC-,BC-,OC-),送输血研究室鉴定结果为A3B亚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