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薇  张书勤  魏柏  夏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2):178-180,184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病人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4例肝癌术后病理标本,距离肿瘤病灶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组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癌旁组织的HDGF、VEGF及MVD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HDGF蛋白、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7%、65.9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96%、19.15%(P<0.01);肝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HDGF、VEGF蛋白表达与MVD计数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24,r=0.839,P<0.01);HDGF蛋白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19.61%(10/51),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生存率47.06%(16/34)(P<0.01)。VEGF蛋白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14.81%(8/54),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生存率56.25%(18/32)(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HDGF、VEGF的表达升高,并且与肝组织MVD呈正相关性,HDGF、VEGF的阳性表达对病人的远期预后不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B1、VEGF和CD34在37例人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和10例人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HMGB1在10例肝癌及相应癌旁和5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HMGB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MGB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相关(P=0.018;P=0.036)。肝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间均呈正相关(r=0.544,P=0.001;r=0.672,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增高的HMGB1、VEGF与肝癌微血管生成过程相关,HMGB1可能成为阻断肝癌血管生成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B1、VEGF和CD34在37例人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和10例人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HMGB1在10例肝癌及相应癌旁和5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HMGB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MGB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相关(P=0.018;P=0.036)。肝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间均呈正相关(r=0.544,P=0.001;r=0.672,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增高的HMGB1、VEGF与肝癌微血管生成过程相关,HMGB1可能成为阻断肝癌血管生成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OPN的表达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的检测,用Weidner法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OPN高表达和肝癌早期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03).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OP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和肿瘤包膜不完整(P=0.03)、感染HBV(P=0.03)和发生早期转移、复发(P=0.018)显著相关;OPN和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OP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OPN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OPN与包膜是否完整、感染HBV和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和VEGF、MVD的表达显著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yndecan-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肿瘤转移、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syndecan-1在30例HCC原发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内转移灶的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凶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34-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原发灶和肝内转移灶的表达,及Ki-67在原发灶的表达.结果 与HCC癌旁组织相比,syndecan-1在原发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增高,syndecan-1在肝内转移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x2 =25.62,P<0.001).在HCC原发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强度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386,P<0.05).在肝内转移灶中,syndecan-1表达强度与CD34-MVD呈正相关(r=0.370,P<0.05).结论 HCC组织syndecan-1表达可能影响肿瘤转移、增殖和血管生成,提示syndecan-1在HCC生长和转移中的特殊作用可能为HCC有效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HCC组织、21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分析。结果49例HCC中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3.2%和53.1%;VEGF和p5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P<0.05)。21例癌旁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19.0%和9.5%。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EGF和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10例正常肝组织无VEGF和p53蛋白表达。HCC组织中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血管侵犯和转移倾向明显相关(P<0.05)。结论HCC组织中VEGF、p53蛋白过表达,通过促进HCC肿瘤血管的生成而促进HCC的生长和浸润转移,p53和VEGF可作为反应H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TSP-1、P53、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结果:NSCLC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为39.0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P53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81%,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NSCLC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MVD与TSP-1呈负相关(P<0.05,r=-0.39),与VEGF呈正相关(P<0.05,r=0.44)。TSP-1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P<0.05,r=-0.53),但与P53无相关性。结论:TSP-1与肿瘤的血管新生及侵袭生长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52例为脑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患者52例为对照组。收集脑胶质瘤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冷冻保存。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测定HDGF、VEGF mRNA表达水平。将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裂解后提取蛋白,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HDGF、VEGF表达水平。以CD105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显微镜下观察5个视野内微血管数计算MVD。自病理检查确诊起,追踪随访观察脑胶质瘤患者至2015-07-30,随访终点为死亡。结果 脑胶质瘤组HDGF、VEG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经ELISA、Western blotting测定的HDGF、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MVD为(74.3±10.4)个/视野,高于对照组的(9.6±1.4)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41,P<0.001)。脑胶质瘤组HDGF mRNA、蛋白(分别经ELISA、Western blotting测定)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562、0.382、0.225,P<0.05),VEGF mRNA、蛋白(分别经ELISA、Western blotting测定)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676、0.471、0.184,P<0.05)。HDGF表达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6〔95%CI(11.0,16.1)〕、8.4〔95%CI(6.6,10.2)〕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8,P=0.002)。VEGF表达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3〔95%CI(12.2,16.8)〕、12.6〔95%CI(10.0,15.1)〕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391)。MVD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8〔95%CI(12.3,17.3)〕、10.4〔95%CI(8.1,12.6)〕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7,P=0.038)。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中HDGF、VEGF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与肿瘤微血管形成紧密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血管生成和疾病预后的参考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黏附分子(CD44v6)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 及其与肝癌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VEGF及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和77.5%,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P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②VEGF与肿瘤的转移、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③CD44v6与肿瘤的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大小无关,④CD44v6蛋白与VEGF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506 , p<0.01。结论 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肝癌的浸润转移有关,提示同时进行 CD44v6 和 VEGF的检测对于评估肝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对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肝癌组织中的肿瘤MVD。结果: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5%,MVD为41.32±9.47,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HIF-1α与VEGF的表达及MVD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r=0.685,P<0.001)。HIF-1α、VEGF、MVD与肝癌的淋巴转移、包膜及静脉侵犯密切相关(P<0.05)。结论:HIF-1α的表达与肝癌新生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HIF-1α的过表达、高MVD与肝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影响肝癌的预后,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14例)、良性肺病组(14例)、肺癌组(56例)血清中HDGF和VEGF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及肺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DGF和VEGF的表达。【结果】肺鳞癌患者与肺腺癌患者相比,肺鳞癌患者血清HDGF水平显著增高(P<0.01)。未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与中分化+高分化肺癌患者相比,未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血清HDGF水平显著增高(P<0.01);Ⅱ~Ⅳ期NSCLC患者血清HDGF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HDGF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5, P<0.01);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肺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水平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5 P<0.05)。【结论】HDGF和VEGF可能与肺癌的生长、转移有关,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fit 4 )与肝细胞肝癌 (HCC)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肝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VEGF、VEGF c及fit 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VEGF c及其fit 4在肝细胞肝癌中均呈高表达 ,分别为 74 %、6 2 %、4 4% ,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VEGF(或VEGF c)、fit 4的表达强度和表达率与肝癌的转移和门静脉癌栓形成率呈正相关 ,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VEGF、VEGF c、fit 4在肝癌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在胃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32例正常胃上皮组织、60例胃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X2检验比较HGDF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DGF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和VEGF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HDGF的阳性表达率为68.3%,正常胃上皮组织中HDGF的阳性表达率为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52,P〈0.01);HDGF表达与胃腺癌组织的浸润程度(X2=6.459,P=0.011)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5.844,P=0.016);HDGF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DGF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胃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与胃腺癌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DGF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肝细胞癌 (HCC)及癌旁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 (MV)密度的关系。VEGF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较HCC中者为高 (85 .4 %vs.66 .7% ;P <0 .0 5) ;其表达强度在两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HCC中MV密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 ) ,并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结果提示 ,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并非唯一刺激MV生成的因子 ;MV密度在判断HCC的预后和生物学行为方面可能较VEGF蛋白表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MV)密度的关系。VEGF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较HCC中者为高(85.4%vs66.7%,P〈0.05);其表达强度在两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HCC中MV密度明显高于癌肝组织(P〈0.01),并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结果提示,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及受体Ti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28例肝细胞癌、10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标本。探讨血管生成素及受体、VEGF的表达和HCC肿瘤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Ang-2/Tie2、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Ang-2和VEGF蛋白在肝癌表达增强。Ang-2/Ang-1mRNA比值与肿瘤血管侵犯及CD34染色的微血管密度相关。结论 Ang/Tie-2、VEGF在HCC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VEGF的蛋白表达与不同分期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在HC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②方法45例肝细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VEGF的表达和MVD值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③结果VEGF的表达在有血管侵犯组显著高于无血管侵犯组(P〈0.05);VEGF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④结论HCC中VEGF的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isanewlydiscoveredgrowthfactorwhichmayinducetumorangiogenesisll].Inthepresentstudy,immunohistochemistryandNorthernblotwereusedtoinvestigatetheVEGFexpressioninhepatocellularcarcilloma(HCC)withtheattempttounderstanditsrelationshiptothemetastasls.IMATERIALSANDMETHODS1.1TissueSamplesThespecimensinvestigatedwereobtainedfromZII)atientswithHCCoperatedattheaffiliatedhospitalsofouruniversity.Nineofthepatientsshowedclinicallymetastasiswithportalveintu…  相似文献   

19.
血清ICAM-1与VEGF的测定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研究上述血清学指标在估计HCC病情进展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定量检测65例HCC术前、术后血清ICAM-1、VEGF及AFP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与术前比较,HCC患者术后3周血清I-CAM-1及AFP都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VEGF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血清ICAM-1及VEGF水平的升高与HCC病情的发展、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