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致敏肾移植供受者的HLA配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8例高致敏受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体内预存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 IgG)水平及其特异性 ;采用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 (CDC)和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Micro PCR SSP)技术进行HLA I类和II类分型。 结果  18例高度致敏受者的PRA IgG水平为 40 %~ 96 % ,平均 5 6 % ;供受者之间按传统的HLA A、B、DR抗原错配 (MM )原则 ,0~ 1MM者 5例 (2 8% ) ,2~3MM者 13例 (72 % ) ,而按交叉反应组 (CREGs)错配原则 ,0~ 1MM者 11例 (6 1% ) ,增加了 33 % ,而2~ 3MM者仅 7例 (39% ) ;肾移植术后仅 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排斥发生率为 2 2 % ,经OKT3 治疗后逆转。 结论 CREGs配型可显著提高供受者的HLA配合率 ,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高致敏受者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中受者血压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肾功能衰竭移植术者39例,按手术中移植肾开放血流时受者的平均动脉压分为3组。A组Bp16.8-22.8kPa;B组Bp10.7-16.7kPa;C组:Bp7.0-9.8kPa,观察血流开放后移植肾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Remuzzi评分供肾移植后受者/移植肾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接受单肾移植的81例受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肾Remuzzi评分将81例受者分为低分组(Remuzzi评分0~3分,n=38)及高分组(43例)(Remuzzi评分4~6分,n=43)。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采用Graphpad 8.0.2绘制受者/移植肾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低分组38例受者供肾Remuzzi评分为(2.23±0.87)分,高分组43例受者供肾Remuzzi评分为(4.56±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9,P<0.05)。低分组术后1、3个月血清肌酐分别为(143±92)和(136±75) μmol/L,高分组分别为(138±80)和(123±39) 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7和1.031,P均>0.05)。低分组术后6个月血清肌酐[107.5(60,821) μmol/L]低于高分组[113.0 (67,224)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371,P<0.05)。低分组术后1、3和6个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60±24)、(59±26)和(61±27)mL/min,高分组分别为(64±25)、(64±21)和(66±20)mL/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23、-0.903和-0.756,P均>0.05)。截至2022年2月14日,受者随访时间(29±6)个月(1~36个月)。低分组16例受者(42.1%)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高分组12例受者(27.9%)移植术后发生D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05)。两组受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8,P>0.05)。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8,P<0.05)。低分组发生DGF、低分组未发生DGF、高分组发生DGF和高分组未发生DGF受者术后生存率及移植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Remuzzi评分作为供肾病理学评估的重要部分,为肾移植受者术后治疗提供一定指导,评分较高供肾移植后受者也能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肾移植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尿毒症患者不需要依靠透析去维持生命,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尤其是伴随着肾移植和移植免疫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肾移植事业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肾源的缺乏,肾移植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仍有广大的尿毒症患者挣扎在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中。随着亲属供肾肾移植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肾源缺乏的矛盾,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手术一旦得到开展并获得成功,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但作为亲属肾移植的供受方,由于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妊娠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妊娠对移植肾的影响。方法 对1978年4月至2002年3月妊娠超过5个月的13例肾移植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免疫抑制方案,4例采用环孢素A(CsA)及泼尼松(Pred)。5例为CsA,霉酚酸酯(MMF)及Pred。4例为他他克莫司(FK506),MMF及Pred。13例中,10例患者妊娠足月,生产,母,婴均存活,移植肾功能稳定;1例产后2周因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死亡,死亡时移植肾有功能,婴儿存活;2例妊娠中期出现蛋白尿,病理证实移植肾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终止妊娠,但抗排斥治疗无效,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目前11名子女健康,无发育异常。结论 肾移植患者若情况允许,在严重监护下是可以妊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供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预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144例肾移植受者和65例供者进行细胞因子INF-α,IL-10,IL-6,TGF-β及IFN-γ基因型检测。结果 受者TNF-α或IL-10为高分泌型时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受者为低分泌型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供者TNF-α或IL-1O为高分泌型时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供者为低分泌型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者高分泌/供者高分泌TNF-α基因型组合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所有其它基因型组合者高(P<0.01),而受者低分泌/供者低分泌TNF-α基因型组合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所有其它基因型组合者低(P<0.01)。结论 同时检测供受者TNF-α基因型能为我们更加合理地选择肾移植供受者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供肾对肾移植受者及移植肾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71例供肾捐献前发生AKI供者(AKI 1、2和3期分别为31、16和18例)及78例非AKI供者,AKI组对应受者136例(AKI 1、2和3期供者对应受者分别为70、32和34例),非AKI组对应受者154例。采用成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受者/移植肾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KI组供者入院时血清肌酐以及供肾获取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和尿蛋白阳性比例分别为(91±51)μmol/L、(206±126)μmol/L、(17±16)mmol/L、(121±28)g/L、53.5%(38/71),非AKI组分别为(66±33)μmol/L、(53±24)μmol/L、(9±4)mmol/L、(108±22)g/L和21.8%(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8、-10.096、-0.432和-3.066,χ2=16.065,P均<0.05)。AKI 1期、AKI 2期和AKI 3期供者入院时血清肌酐以及供肾获取时血清肌酐和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75、15.012和3.840,P均<0.05)。非AKI组对应受者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及移植肾存活比例分别为(106±47)μmol/L、9.1%(14/154)和98.1%(151/158),AKI组对应受者分别为(126±82)μmol/L、25.0%(34/136)和86.8%(11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1,χ2=13.234和9.445,P均<0.05)。AKI与非AKI组供者对应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5,P<0.05);AKI与非AKI组供者对应受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5)。不同AKI分期供者对应受者移植肾及受者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43和1.257,P均>0.05)。 结论高分期AKI供者供肾经过积极维护能达到与低分期AKI供者供肾相似的移植效果,高分期AKI供者供肾经专业评估筛选后可作为扩大供肾来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肾移植受者末梢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CD2 5单克隆抗体 (舒莱 )对肾移植受者末梢血活化T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  4 6例肾移植受者随机分为舒莱治疗组 ( 2 3例 )和对照组 ( 2 3例 )。免疫抑制剂方案为新山地明胶囊 (Neoral)、硫唑嘌呤 (Aza)和泼尼松 (Pred) ,舒莱治疗组术前 2h和术后 4d各静脉滴注舒莱 2 0mg。应用流式细胞仪对 4 6例受者手术前后末梢血中不同表型淋巴细胞进行连续动态观察。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舒莱组活化T细胞 (CD 2 5)在用药后 2 4h明显下降 ,从用药前的 ( 17.0 0± 3.70 ) %降至 ( 3.30± 2 .4 3) % ,1周后降至 ( 2 .5 2± 1.0 9) % ,并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呈低水平表达 (P <0 .0 1) ;淋巴细胞总数和T细胞 (CD 3 CD-19)总数无明显变化 ;B淋巴细胞 (CD-3 CD 19)、NK细胞 (CD-3 CD 16CD 56)和非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 (CD 3 CD 16CD 56)未见明显升高。 结论 舒莱对活化T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机理为克隆封闭而非杀伤或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的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978~1994年间肾移植术后死亡病例中27例全身尸体解剖资料。其中,各种不同病因的感染见于17例病人,占62.96%。因感染致死者12例,占44.44%。因此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其他并发症包括:肝脏疾患5例,心血管疾病6例,脑血管意外3例,肿瘤1例。对移植术后的上述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肾移植中,常会遇到供受者动脉病变及多支血管变异,如处理不当,常导致移植肾失败或肾功能不全.本院共施行肾移植350例,其中受者髂内动脉严重粥样斑块硬化、管腔接近闭塞者30例,供肾多支动脉变异36例,供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管径悬殊较大8例,均作了合理的处理.术后移植肾血供良好,1年后随访,吻合血管通畅,肾功能正常,现将其处理经验介绍如下.1 处理方法1.1 髂内动脉严重粥样斑块硬化的处理髂内动脉管腔很小,接近闭塞.这种髂内动脉如与肾动脉吻合,开放血流后移植肾常供血不足,肾色虽鲜艳,但充盈张力差,术后常发生急性肾衰及无尿,导致肾移植失败.对此,我们有沉痛的失败教训.后来我们对25例粥样斑块硬化患者采取髂内动脉斑块切除,然后与肾动脉作端端吻合,开放血流后移植肾充盈张力良好.对5例斑块不能切除者,采取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同样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1年,肾功能正常,肾动脉无血管杂音,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肾动脉造影(部分患者)未发现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1.
PRA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了解移植免疫生物学反应,对广东地区257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进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及移植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等指标的观察,以研究PRA对肾脏移植的影响。研究证实:PRA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承担移植物早期丧失的责任。移植、妊娠和输血等致敏过程可刺激机体产生PRA,PRA>50%与发生超急等严重排斥反应密切关联,对肾移植构成威胁,认为PRA分析应列入组织配型程序。  相似文献   

12.
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的HLA体液致敏状态及致敏者受者的HLA抗体特异性,筛选合适供者。方法 应用配组淋巴细胞板通过微量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623例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结果 肾移植受者中PRA阳性受者占11.5%,致敏受者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致敏受者(P〈0.01),而移植物存活率则显著低于非致敏受者(P〈0.01)。移植后PRA水平升高级的排斥发生率和移植物丢失率殚显著  相似文献   

13.
PRA、HLA配型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HLA配型技术对肾移植近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等待肾移植的1020例患者采用PRA测定、HLA组织配型,PRA阴性或阳性者均经血浆置换,HLA抗原3~6个位点相合为第一组;未采用PRA、HLA组织配型的423例患者为第二组。观察两组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的变化,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HLA-A、B、DR位点对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 第一组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  相似文献   

14.
50岁以上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1月~1995年12月共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556例次,其中50岁以上患者182例(327%),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0岁以上组1、3、5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34%/793%、771%/711%和545%/455%,与49岁以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排斥发生率并不比49岁以下组高,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感染发生率及致死率均高于49岁以下组(P<005)。本资料说明,年龄不是肾移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和影响长期存活的因素。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前充分透析,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及心、肝、肺功能的监护,是提高高龄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肾移植(附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疗效,对1987年1月~1996年6月期间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26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61.5%),死亡5例,分别死于感染3例,心力衰竭1例,脑出血1例。1年及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6.4%/86.4%和66.7%/66.7%。认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可安全成功地接受肾移植术,患者死亡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受者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是提高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移植:(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经严格术前选择、取肾、植肾、术后治疗,30例人/肾存活(937%),2例失败(63%)。1年人/肾存活27例(844%),2年22例(688%),3年15例(469%),5年5例(156%)。就ESDN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国内外现状、诊断标准及移植肾长期存活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移植肾切除适应证的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更好地提高移植肾切除的效果,报告1986~1996年失功移植肾切除64例,切除率为2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死亡率9.4%。结论:移植肾切除术较单纯肾切除复杂、危险,应严格掌握中后期失功移植肾切除指征,术前应充分透析,积极的支持疗法,改善全身状况,调整免疫抑制剂,采取合理的切肾技术,术后应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HLA配型可改善群体反应性抗体高的受者肾移植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HLA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意义。方法 对12例群体反应性抗体为36% ̄76%物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IL-Ⅰ、Ⅱ类抗体分型盘进行HLA配型。结果 供、受诸 HLA-A、B、DR位点各有一个抗原相符合3例;HLA-B位点2个原、DR位点1个抗原相符者1例;HLA-A位点1个抗原、B位点2个抗原、DR位点1个抗原相符者6例;HLA-A位点2个抗原、B位点1个抗原、DR位点2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移植肾排斥反应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关系,应用抗人活化血小板GMP-140(α-颗粒膜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Sz-51(苏州-51),检测68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及血浆GMP-140含量;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xB2(血栓烷B2)含量。术后肾功能正常者GMP-140及TxB2略有升高;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时两者均显著升高(P<0.001),排斥逆转或移植肾切除后逐渐下降。发生环孢素中毒者其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移植肾排斥与体内血小板活化有关,活化指标GMP-140、TxB2检测对早期诊断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及环孢素中毒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监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一个较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高危患者肾移植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3例6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10例传染性肝炎患者,6例糖尿病患者和7例多囊肾患者行肾异体移植的临床资料的总结,发现移植后的并发症是导致高危患者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认为在移植前后积极治疗导致高危的原发病,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密切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监测是提高高危患者肾移植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