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13年来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回肠代膀胱术疗效。方法:观察26例患者术后可控情况,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2-72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4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死亡与肿瘤无关。21例患者白天可控;3例出现夜间遗尿;2例术后出现膀胱瘘并行修补术,但一直尿失禁;1例术后出现腹股沟斜疝。结论: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可控效果好,并发症少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女性膀胱全切患者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6年2月36例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56岁。其中移行细胞癌34例,腺癌2例。原发肿瘤22例,复发性肿瘤14例。多发性非肌层侵犯肿瘤(Ta~T1)12例,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24例。结果:36例手术平均时间270min(210~330min),输血量平均400ml(0~1000ml)。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6个月昼夜控尿率分别为94%(34/36)和92%(33/36)。2例排尿可控过度,需间歇导尿。术后6个月IVU检查无输尿管狭窄和反流。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无尿道残端肿瘤复发。结论: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女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广泛开展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全切正位可控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对10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膀胱全切正位可控W形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全切时不切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切断前列腺尖部时紧贴精阜近端,并采用电刀紧贴膀胱及前列腺处理膀胱侧后韧带和前列腺侧韧带。截取末段回肠,排列成W形,褥式缝合制作贮尿袋,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结果:10例手术时间平均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00ml,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日间控尿良好10人,夜间控尿良好9人,9例患者性功能恢复,未见一例尿失禁。结论:改良膀胱全切正位可控W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控尿效果好,尿失禁发生率低,性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例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予以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充分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恢复期代膀胱功能的训练,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改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附25例报告)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膀胱癌及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改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谢膀胱术。膀胱全切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截取末段回肠,排列成W形,褥式缝合制作贮尿袋。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结果:25例手术时间平均4h,输血量平均550ml,术后24例随访2-84个月,平均24个月,23例白天可控排尿,14例夜间自控排尿。仅2例术后发生输尿管积水,1例术前左肾积水者术后无变化。2例肾功能异常。23例行膀胱排尿造影均未发现输尿管返流。术后出现低血钾者2例,余22例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无肠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者。结论:改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改良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膀胱癌患者53例,平均年龄61岁,均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截取末端35—45cm回肠,“U”形缝合形成代“膀胱”,并与输尿管形成抗返流的“乳头”缝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正常,随访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完全夜间可控制排尿25例。47例无残余尿,5例有残余尿20-35mL。结论 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容量大、压力低、无返流、效果好、无吸收性酸中毒,患者白天均能够控制尿液,夜间需定时排尿,生活质量高,多数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7.
膀胱全切除病人常需行尿流改道,常用的Bricker膀胱及Kock膀胱因需佩带尿袋或自家导尿,给患生活带来不便。原位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建立了一种更接近生理状况的新膀胱,提高了患的生活质量。我们于1990年2月至1998年2月间共行膀胱全切原位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1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膀胱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附7例报告);影像学检查在膀胱肠瘘中的诊断价值;电子软膀胱镜监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术的临床价值研究;改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观察;可控性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观察;糖蛋白(MUCl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新膀胱并发尿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手术210例,行膀胱全切原位U形乙状结肠代膀胱术26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1年),观察新膀胱功能及有无尿瘘并发症并分析其病因和进行相应处理。结果:11例男性,3例女性术后出现新膀胱皮肤瘘;1例女性出现新膀胱阴道瘘。其中>70岁新膀胱瘘发病率为55.6%,≤60岁发病率为1.1%;Ⅱ型糖尿病的患者新膀胱瘘发病率为11.8%,非糖尿病患者为5.9%。经5%碳酸氢钠冲洗新膀胱,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进行二期手术修补,除1例男性患者术后半年新膀胱皮肤瘘迁延未愈,其余均治愈。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新膀胱并发尿瘘的原因众多,结合其发病原因加强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大幅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改良Maryland回肠代膀胱术(附1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更好的解决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术后贮尿和排尿问题。方法采用改良Maryland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18例。结果改良术式新膀胱功能满意,排空良好,并发症少。结论改良Maryland回肠代膀胱术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肠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11.
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130例,回肠膀胱16例临床资料。结果:143例膀胱肿瘤病例,浸润性肿瘤13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3个月未发现上尿路梗阻积水,电解质、肾功正常范围。发生近期并发症12例,远期并发症11例。87例随访1~10年,5年生存率63%。结论:膀胱全切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直肠代膀胱和回肠膀胱都是尿流改道的较好选择,长期随访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6月 ,我科收治 1例可控回肠代膀胱术后 8年 ,肠代膀胱内移行上皮肿瘤复发者。报告如下。患者 ,女 ,5 8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 2个月于 1992年 3月入院。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侧壁 ,后壁及顶壁多发、广基肿瘤 ,直径约 4cm ,部分肿瘤表面有坏死溃疡。行膀胱全切 ,可控回肠袋代膀胱术。病理报告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G2 T2 。术后肠代膀胱可控性良好 ,规律随访。 2 0 0 0年 6月因肉眼血尿 1个月入院。B超示肠膀胱左后壁有 4 .3cm×4 .2cm× 3.8cm较强回声实性团块 ,有蒂 ,与肠膀胱壁相连 ,内部回声不均 ,边缘不光滑。IVU示…  相似文献   

13.
回肠代膀胱术是膀胱替代治疗中的一种较新术式。1999年8月—2003年6月我院对6例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行回肠代膀胱术,输尿管采用粘膜下隧道式植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肠膀胱重建术后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肠膀胱重建术后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报告4例膀胱癌膀胱全切肠代膀胱术术后并发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行经皮肾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石粉碎并排至结肠膀胱;1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另2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结石粉碎并取出。结论:肠膀胱重建术后尿结石的发生与尿路感染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对可控膀胱术后上尿路结石可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或尿路造影定位下ESWL治疗,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路结石可实施腔内碎石治疗。  相似文献   

15.
回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比较及早期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膀胱全切术后行回肠代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方法 分析 13 5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后采用回肠代膀胱术 86例与回肠膀胱术 49例的临床资料 ,就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再手术率及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除手术操作时间回肠代膀胱术组 (平均 3 46min)长于回肠膀胱术组 (平均 2 70min)外 ,回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 (660ml与 62 7ml)、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18.6%与 16.3 % )、患者平均住院日 (4 7d与 41d)、再手术率 (8.1%与6.1% )及死亡率 (1.2 %与 2 .0 % )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回肠代膀胱术是膀胱全切术后膀胱替代的理想术式 ,具有手术安全 ,术后早期并发症少 ,可自主性控制排尿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易于接受 ,是值得推荐的膀胱替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原位肠代膀胱术远期疗效评价(附266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总结评价原位肠代膀胱术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1-2003年266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Hautmann回肠原位代膀胱术206例,Reddy原位结肠代膀胱术60例。131例患者在原标准术式基础上作了手术技术改进。总结手术改进前后患者控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获完整随访患者225例。回肠代膀胱术改进前后男性平均随访时间62(44-146)个月和38(4-67)个月;结肠原位代膀胱手术改进前后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2(51-131)个月和34(5-67)个月。手术改进可提高男性术后夜间可控率(P〈0.05),女性改善不明显(P〉0.05),总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和19.6%。男性肿瘤尿道复发9例(4%),女性无复发。结论 原位尿流改道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技术改进可提高男性患者的夜间控尿率。  相似文献   

17.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优缺点。方法120例男性膀胱癌患者,其中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99例,移行细胞癌伴部分鳞化8例,移行细胞癌伴腺癌及鳞癌3例,腺癌6例,鳞癌4例,均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全切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截取末段回肠,排列成W形,褥式缝合制作储尿袋。输尿管以乳头法包埋术种植。结果手术时间,前50例为210-300mim,平均270min;后70例为110-205min,平均143min。术后9l例获得随访,随访2—88个月,平均30个月,85例白天可控制排尿,其中71例夜间可控制排尿。9例术后发生输尿管扩张,7例合并轻度肾积水,2例合并中度肾积水,2例肾功能轻度异常。45例行膀胱造影仅1例发生右侧输尿管返流。术后3个月复查出现低血钾者6例,余85例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20例患者行尿动力检查,尿流曲线呈持续型12例,间歇型8例;膀胱尿道造影显示尿流持续型代膀胱颈口呈漏斗形,排尿时开放良好,而尿流间歇形代膀胱颈口不呈漏斗形或排尿时颈口开放欠佳。结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有较好的储尿和排尿功能,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阑尾输出道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红 《护理学杂志》2002,17(12):902-903
我科 1990~ 2 0 0 1年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阑尾输出道术 5例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5例中 ,男 4例、女 1例 ,年龄 5 3~ 6 7岁 ,平均 6 1 6岁。 5例均为复发性膀胱癌多发浸润肿瘤 ,曾行 2~ 3次膀胱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示移行细胞癌 2~ 3级。手术方法 :在全麻插管下进行。病人取仰卧、头低足高位。取下腹正中切口 ,按常规方法进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距回盲部 10~ 15cm截取一段 15~2 0cm长的回肠襻 ,吻合成一低压、大容量、抗反流的储尿囊 (代膀胱 ) ,内置 16F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女性原位回肠膀胱术控尿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女性膀胱全切患者28例,其中膀胱癌27例,腺性膀胱炎1例.平均年龄58岁.对女性回肠代膀胱术控尿技术进行改进,包括采用保留自主神经的膀胱全切、于膀胱颈与尿道连接处离断尿道、尿道以下平面不作游离、保留阴道壁完整、采用带蒂大网膜填塞新膀胱与阴道之间、阴道残端悬吊于耻骨梳韧带上、代膀胱前壁与耻骨骨膜固定等.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控尿及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28例手术时间4.0~7.5 h,平均6.0 h.术中出血300~1500 ml,平均700 ml.围手术期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肠梗阻2例.术后27例恢复生理排尿,剩余尿40~80 ml 3例,1例出现控尿过度,需定时导尿.术后6个月昼夜控尿率分别为100%和93%,尿动力学检查显示贮尿囊容量351~459 ml,充盈期囊内压17.0~24.6 cm H2O,最大尿道压40.6~76.8 cm H2O,功能性尿道长度2.5~4.1 cm.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 女性回肠代膀胱术经过控尿技术改进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佘少珍 《护理学杂志》1993,8(4):158-159
如何解决膀胱全切术后的并发症是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院为4例膀胱癌患者施行了三重乳头抗返流回肠代膀胱术,避免了尿流改向,防止了逆行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效果满意。现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复发性膀胱癌3例,多发性膀胱癌1例,均为男性,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