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造血干细胞(HSCs)"干性"的保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免疫磁珠分离纯化脐血HSCs-CD34+细胞,并分组培养:A组,CD34+细胞单独培养;B组,加细胞因子;C组,加细胞因子和MSCs(直接接触);D组,加细胞因子和MSCs(不接触);E组,加MSCs(直接接触);F组,加Mscs(不接触).0、7、14 d分别计扩增倍数、单位细胞数形成集落能力、CD34+比率,计数7 d时各组CD34+、CD34+CD38-比率.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扩增倍数增加(尤其B组),形成集落的能力和CD34+细胞比率渐下降,但E、F组下降不明显.结论 以MSCs为滋养层,对HSCs扩增作用不明显,但可更好地保持HSCs的"干性";这种保持"干性"的作用依赖于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黏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安全性、疗效和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体系培养扩增骨髓MSC,联合APBSCT治疗1例SLE.干细胞动员应用异环磷酰胺(IF0)7g/m2,分两天应用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 μ g/kg·d-1;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 mg/m2·d-1,-6、-5、-4、-3、-2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15 mg/kg·d-1,-3、-2、-1、0、 1d).结果 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是 4d,血小板未<20 × 109/L;SLE的临床表现明显减轻,尿蛋白消失,自身抗体转阴,泼尼松用量<10mg/d.结论 MSC联合APBSCT治疗SLE近期疗效显著,造血重建恢复迅速,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归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小凤  傅晋翔  梁建英  张宏  张勇  张晓慧 《江苏医药》2004,30(4):264-265,I004
骨髓基质细胞包括单核内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等多种细胞成份组成,并组成造血微环境,产生造血干/祖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及分化所必需的细胞因子,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业已证实,骨髓基质有起源于间充质的干细胞,该类细胞除可组成造血微环境外,尚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本研究观察了,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生长特性及归巢骨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造血干细胞分离及保存的方法。方法应用羟乙基淀粉(HES)或percoll液分离骨髓造血干细胞;联合应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HES对造血干细胞进行液氮保存。应用血细胞计数法、锥虫蓝拒染实验、粒-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的体外培养等方法对造血干细胞冷冻前后的有核细胞(NC)数、存活率、体外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应用流式分析法计数CD34+细胞数。结果利用HES沉降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CFU-GM集落数均比percoll液离心法明显增多;骨髓造血干细胞冷冻保存1年后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锥虫蓝活率、CFU-GM集落计数与保存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S法分离骨髓造血干细胞方法安全、有效;通过程序降温,联合使用DMSO及HES的低温冻存方法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长期保存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造血微环境(HME)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各种血液癌中的病理改变,对认识直液病的发病机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骨髓基质细胞(FCFU)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和羟基脲自杀试验方法,结合临床对HME的某些生理功能及其在一些血液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作了广泛的讨。1、首先在国内建立了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TSPG)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探讨TSPG增强成骨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促造血的可能机制。方法贴壁法培养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成骨细胞分化和免疫表型进行鉴定。不同剂量的TSPG联合成骨细胞条件诱导液培养h MSCs,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对-硝基苯磷酸盐(p NPP)法检测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含量,茜素红染色法观察钙结节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分化转录因子-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造血相关因子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实验检测培养上清造血支持能力。结果 MTT和p NPP结果均显示随着TSPG剂量增加,吸光值逐渐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钙结节数量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造血相关生长因子和造血祖细胞集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SPG通过上调RUNX2蛋白表达诱导h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增强成骨分化的MSCs支持造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造血生长子联合应用对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半固体培养法,检测各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组,CFU-GM集落的生物情况。结果:造血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不仅可增加CFU-GM集落数,促进CFU-GM集落的体外形成,而且,也能明显地增加CFU-GM集落的体积,在型CFU-GM集落数的比例在各联合应用组增加显著,其中以IL-3+IL-6+G-CSF+GM-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n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它对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对于细胞的扩增、归巢以及免疫调节均有重要作用,现将其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髓微环境亦称骨髓龛,在造血干细胞维持正常造血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常生理条件下,骨髓多种细胞相互调控、共同维持造血稳态;特殊病理情况下,骨髓中的细胞种类、比例、功能发生变化进而促发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白血病不断恶化不仅由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同时白血病特有的骨髓微环境诱导细胞间黏附,引发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分泌异常,促发免疫耐受进而加速疾病进展。本综述重点阐述骨髓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趋化因子受体4等关键促发白血病的信号通路,关注白血病骨髓微环境所致细胞耐药形成机制,展望靶向骨髓微环境治疗白血病、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的未分化细胞,具有向多种细胞类型分化的功能.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分化的研究备受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细胞生长微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因素的改变对干细胞分化方向有显著影响,本文简要综述微环境改变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2.
李建勇 《江苏医药》2004,30(4):242-243
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或成体干细胞。骨髓(bone marrow,BM)中至少含有两种组织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和问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HSC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血液。  相似文献   

13.
魏彩霞 《云南医药》1997,18(3):214-219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魏彩霞*综述李玛琳**审校1974年Kundtzon首先应用造血干祖细胞培养技术,发现人脐血中造血细胞含量远比成人外周血高〔1〕。之后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脐血造血细胞之质量和数量可与骨髓媲美〔2〕。在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MOED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联合化疗加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为最常用的动员方法。自2007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MOED(米托蒽醌+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地塞米松)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具有动员效率高、干细胞采集数量充足、预处理后造血重建快及经济实惠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衰片对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重建的调控影响。方法 9~10 周龄雄性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每组 10 只。后 3 个剂量组分别按 0.75、 1.5、 3.0 g/kg 体质量灌服抗衰片水溶液, 照射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1 次/d, 连续给药 11 d。第 4 天对 4 组小鼠进行 6.0 Gy 137 Cs-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照射后第 8 天, 观察小鼠内源性脾结节 (即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S)、 小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GM) 和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F) 的生成情况。同时, 体外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 与正常供体小鼠的造血干细胞 (HSC) 进行二维共培养 (2D CFU-GM), 通过 2D CFU-GM 检测辐射损伤后药物作用的 MSC 促进 HSC 的增殖能力。结果 与照射对照组相比, 3 个剂量组的 CFU-GM 数目显著增多, 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 CFU-S、 CFU-F、 2D CFU-GM 增殖能力显著提高 (均 P<0.05)。结论 抗衰片可以促进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系统重建。  相似文献   

16.
业已证明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胚胎肝、胎盘血、脐带血及外周血中.所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病人实施免疫抑制顼处理后,使机体失去排斥异体组织的能力,通过移植干细胞来重建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采用骨髓、胚胎肝、脐带血、外周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例女性尿毒症患者进行亲属活体肾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观察组) 同期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的5例女性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供体均为男性。采用PCR-SRY方法进行嵌合体检测。测定受体淋巴细胞亚群,随访观察肾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并发症和临床移植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嵌合体阳性率100%,对照组60% 观察组肾移植受者临床效果良好,呈现免疫低反应和免疫抑制趋势。结论亲属活体肾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是一种可行的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可以诱导产生临床肾移植的免疫低反应。  相似文献   

18.
bFGF增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建造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小凤  傅晋翔 《江苏医药》2004,30(10):776-777,F005
造血干细胞(HSC)移植已成功用于包括血液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但移植后排异反应及感染与出血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者猜想造血环境可能对HSC的植入同样重要。本实验重点探讨造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造血细胞共输是否能缩短骨髓空虚期,促进造血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造血系统是由不同时期造血细胞形成的高度有组织的系统,其中造血干细胞(HSC)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功能,含量极少。作者研究发现化疗药物马利兰(BU)及放射诱导骨髓功能持久性抑制可能与骨髓HSC衰老有关,表现为集落形成活性下降、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A- -gal)、p16升高。SA- -gal是公认的衰老细胞生物标记,p16升高与细胞衰老诱导有关。首次为HSC衰老提供了试验证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詹其林  许小平 《安徽医药》2004,8(6):420-421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发生、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40例,逐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有27例(67.5%)发生感染,其中死亡2例(5%),发生感染中位时间 7 d,持续10 d,检出菌以G 球菌为多,G-杆菌检出率低,多数在粒细胞缺乏纠正后,同时经抗生素治疗,感染得到控制.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发生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治疗建议加强使用抗G 球菌的抗生素,尽早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