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的性心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面临普遍的性心理问题。本文试从性欲和性冲动、性梦和性幻想、自慰行为以及婚前性行为几方面探讨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对166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心理问题倾向的检出率为30.3%;2不同性别的学生只在强迫性和人际关系敏感2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男大学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明显高于女生。结论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为30.3%;在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中,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SCL-90和16PF对山西省26所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16种人格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约10%左右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16种人格因素与各种心理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恃强性、怀疑性、敢为性、敏感性、世故性、实验性、兴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等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源变化趋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源变化趋向的研究,得出大学生不同时期心理性应激源的变化特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应用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总趋向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个人就业困难、平时的考试失败、被人误会或错怪.具有较高强度的刺激源为担心个人就业困难、不满或不专心于所在学校或专业、想家思念亲人.琐事对心理的影响强于重大事件.结论 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源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但指向性亦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总体特征。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量表》对2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和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和家庭来源差异。2大学生在考试心理问题的个别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专业类型、性别、家庭来源和年级差异。3考试心理问题在大学阶段呈现出先平稳发展,在大二至大三之间显著下降,而大三到大四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和年级差异,在个别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专业类型、性别、家庭来源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咨询信件看当代大学生的性关切与性焦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方法:对大学生咨询来信所提各类有关性问题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了解到大学生中最关切的性问题困惑,依次为手淫,体象烦恼,生殖系统疾病,婚前性行为及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 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其中,以月生活赞不足200元作为贫困生的标准,检出贫困生304人,占总人数的3.9%。22.0%的贫困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贫困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这8个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结论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矛盾的冲突性;人际交往消极退缩;情绪孤独、抑郁等。教育对策:就社会系统而言,需要增加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和质量;就学校教育系统而言,要转变教育模式;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也应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职责;同时,大学生还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努力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82  
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试图理清思路 ,以利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一 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现状1 大学生心理问题概况心理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1] ,大学生对心理辅导 (psychologicalcounseling ,也译作心理咨询 )的需求日趋强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 10 % -3 0 %之间[2 ,3 ] 。大多研究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4] 。研究发现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个性、民族、年级、专业、地域、独生子女与否等可能有一定相…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身体发育、人格形成、心理成熟、技能培养等方面实现全面协调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此,应该拓宽心理问题的疏导思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7%;不同性别贫困生在SCL-90的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和大五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用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