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1例单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组);41例应用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和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结果: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酒石酸倍他乐克、地尔硫卓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12小时/次皮下注射,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14天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行观察,评价它们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禁烟禁酒,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消心痛、阿司匹林、钙离子拈抗剂、倍他乐克、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心绞痛控制的疗效,监测出凝血功能,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缺血性ST下移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出凝血功能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此后长期口服华法令,对照组30例硝酸甘油10mg/d。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赵小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19-22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用药4周后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P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998年12月-2004年12月住院的UPA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肠溶阿斯匹林片0.1g每日口服一次。两组都同时给予一般的抗心绞痛治疗和伴随疾病的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程度、常规心电图12导联卵段压低数值之和(∑st)的变化、不良反应及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迅速控制心绞痛,改善压低的卵段,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无急性心肌梗塞,7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两组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UP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组28例,观察组28例。常规组给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体息、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常规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总结了波依定(Plendil)与低分子肝素(LMWH)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62例为治疗组,应用波依定5mg,每日一次口服,低分子肝素(法安用)5000u,腹部皮下注射,每日一次,B组68例为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u,腹部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续观察四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91.93%,B组为89.71%,结论:波依定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与单用低分子肝素组疗效无差异,但发现前者能明显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苦碟子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作为对象.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以上药物加用苦碟子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 组7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52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并给予口服消心痛或静点硝酸酯类药物,酌情加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1次/12h,腹部皮下注射,连用7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志刚  吴军伟 《中原医刊》2005,32(16):70-70
目的观察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治疗时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7例行常规治疗,口服消心痛、倍他乐克(或钙拮抗剂)、肠溶阿斯匹林及阿乐(阿托伐他汀),静滴硝酸甘油,疗程10d。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有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d,共用10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时时间缩短,胸痛缓解率97.2%,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抗心绞痛(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1 mg•kg-1,每12 h皮下注射一次,共7 d。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7.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仅给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显效和有效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54-154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120例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A组)与观察组60例(B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结果在进行2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绞痛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在临床应用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贺雅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5):1073-1074
目的观察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用药4周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P〈0.05),改善临床症状。结论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刘晓芳  石磊 《吉林医学》2009,30(7):606-60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12h/1次,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晚1次,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方法:不稳定心绞痛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心绞痛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次数减少80%,心电图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5.16%,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