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颌间牵引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例,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配合术前术中术后颌间牵引治疗,术后1、3、6月摄下颌骨正侧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或三维CT复查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并检查咬合关系。结果:38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复位,愈合良好,36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合并下颌角部粉碎性骨折病例个别牙咬合有早接触,调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前术中使用颌间牵引能有效辅助骨折解剖复位、保持正常咬合关系下行坚强内固定;术后维持短期颌间牵引,对保持骨折复位愈合、咬合关系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下颌骨骨折9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全部下颌骨骨折病例术前拍下颌曲面体层片或下颌X线平片进一步确诊,然后行"颌骨坚固内固定术"加"间断颌间弹性牵引术"。结果:98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均得到了明确的诊断,获得了理想的复位固定和良好的咬合关系,无张口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颌曲面体层片或下颌骨X线平片仍然是目前诊断下颌骨骨折的最佳辅助检查手段,且经济、实用。"颌骨坚固内固定术"加"间断颌间弹性牵引术"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理想术式,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F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结果:3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术后张口度≥37min,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术后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部分病例辅以颌间弹性牵引或钛钉颌间弹性牵引。结果12例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1例术后出现口内伤口部分裂开,其余均一期愈合,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好,辅以颌间弹性牵引能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影响颌骨骨折颌间弹性牵引复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颌骨骨折颌间弹性牵引复位的因素。方法对82例闭合性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弹性牵引复位,观察其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卡方检验,骨折复位时间与骨折类型,伤后施行弹性牵引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颌骨骨折的类型、骨折后施行弹性牵引的时间对颌骨骨折复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影响颌骨骨折颌间弹性牵引复位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勇  杜航 《口腔医学纵横》1998,14(3):182-183
探讨影响颌骨骨折颌间弹性牵引复位的因素。方法 对82例闭合性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弹性牵引复位,观察其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卡方检验,骨折复位时间与骨类型,伤后施行弹性牵引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颌骨骨折的类型骨折后施行弹性牵引的时间对颌骨骨折复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国产小型钛钢板在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中的可靠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国产小型钛钢板对15例29处下颌骨骨折病例进行骨间内固定术,术后颌间结扎2~3周.结果:2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24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术后半年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半年复查患者张口度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应用小型钛钢板进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疗效可靠,明显缩短了颌间结扎时间,较传统的钢丝强扎内固定及颌间结扎牵引固定都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手术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53例,术前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根据骨折类型确定手术方案,术中辅以牵引钉颌间咬合复位固定,应用微型钛板根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行坚固内固定。结果:51例患者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面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开口度2指以上,骨折段愈合良好,仅2例伤口感染引流后愈合。结论: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术中颌间咬合固定,对面中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传统口内牙弓夹板石膏帽固定法加以改进,治疗上颌骨骨折。方法:对上颌骨骨折病例共25例,经颧弓下悬吊牵引复位固定上颌骨。结果:一般患者经过3~5d即可恢复较为理想咬合关系,纤维错位愈合的患者经15~20d恢复较理想咬合;所有患者复位后经1个月持续牵引保持,达到较好的复位效果。结论:颅颌弹性牵引复位固定法适应多种类型上颌骨骨折;术后瘢痕不明显;且取材方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下颌骨骨折更为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颌间弹性牵引下小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术后去除牵引圈及上颌牙弓夹板,改用弹性牵引帽颅颌制动。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即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张口度及张口型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患者咬合关系稳定,未见并发症。结论颌间弹性牵引下小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总结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005-01—2009-05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共67例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并利用颌间牵引钛钉行颌间固定及牵引,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复查,检查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情况,拍摄X线片了解骨折线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经1~6个月随访,67例中66例咬合关系及开口度恢复良好,有1例上、下颌骨多处骨折患者术后轻度咬合错乱。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颌间固定及牵引是颌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治疗失败的颌骨骨折病例的失败原因,探讨补救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对107例颌骨骨折治疗失败的病例行补救治疗,71例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11例行颌间牵引固定,对25例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满意者93例,经调He及正畸治疗后满意者9例。结论 应掌握颌骨骨折治疗原则和正确方法,不可过分依赖内固定而忽视必要的颌间牵引,对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矫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总结183例患者,分析其中12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12例患者中,后牙早接触,前牙开he者5例,一侧后牙开he者3例,后牙尖时尖者2例,反he者2例。经颌间弹力牵引固定,10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1例再次手术,1例经调he恢复咬合关系。结论: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多发于复杂性颌骨骨折,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缺少有效的颌羊固定是防治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颌间牵引钉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适应症的掌握。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6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总结分析临床疗效及操作注意事项,评判其优缺点。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创口Ⅰ期愈合折线,其中61例达到解剖复位标准,7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颌间牵引钉适合于多种类型颌骨骨折,操作时间短,仅局部有轻微损伤,可进行多方向调整,术后患者舒适,拆除方便,但患者经济负担加大。结论颌间牵引钉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手术快捷、安全、效果良好,为颌骨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颌间牵引方法,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采用小型钛板张力带固定,外加支抗钉辅助术后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下颌角骨折12例患者采用口内切口,单个小型钛板行张力带内固定;同时植入正畸支抗钉,术后行颌间结扎,从术后感染、咬合关系、张口度等方面分析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良好。仅1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伤口裂开、钛板外露现象。结论 :单块小型钛板行张力带固定,辅助支抗钉术后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术中利用颌间牵引螺丝暂时牵引,经口内切口进行整复并坚强内固定治疗45例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5例54处下颌体及下颌角区线性骨折,先分别在上、下颌中切牙之间、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第一与第二磨牙之间的根向植入颌间牵引螺丝,骨折复位后,进行颌间结扎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及下颌骨的弓型。自下颌前庭沟、翼下颌皱襞切开黏骨膜,显露骨折处并复位后,在张力线上用小型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术。术毕拆除颌间结扎,7d后将颌间牵引螺丝拆除。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90天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咬合关系、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45例54处下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咬合关系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口内途径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螺丝暂时刚性牵引结扎,对下颌体及下颌角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改良正畸方法结合颌间牵引治疗复杂颌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复杂颌骨骨折的治疗问题。方法 收集 6例上颌骨矢状骨折及 9例上下颌骨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病例 ,采用改良正畸方法与颌间牵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例上颌骨矢状骨折病人腭中缝裂隙关闭平均 10天 ,9例上下颌陈旧性颌骨骨折复位时间 2~ 7天 ,上下颌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改良正畸方法结合颌间牵引治疗急性上颌骨矢状骨折及陈旧性颌骨骨折伴错位愈合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钉行颌间牵引术治疗颌骨骨折后关系紊乱的效果。方法:对30例颌骨骨折伴有咬合关系紊乱的病例,应用牵引行开放整复+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再利用钛钉进行骨颌间牵引7~14 d。结果:所有病例均在短期内恢复咬合关系,效果评价达到Ⅰ级者24例,Ⅱ级者6例。结论:使用牵引钉的牙槽骨颌间牵引术,尤其适用于不能以牙列颌间牵引术恢复咬合关系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