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去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3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GCS8分以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5例GCS8分以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4例GCS≤3分)存活8例,存活率53%。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或清除血肿坏死组织加去大骨瓣减压在基层医院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仍然是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终止亚低温治疗的时机尚无明确的标准.笔者结合我科使用亚低温配合常规治疗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终止亚低温治疗的时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病理意义.方法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2组,亚低温组(31例)入院10h内实施全身降温,治疗24h、72h、2周后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并与常温组(26例)进行比较.结果24h后2组病人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升高,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治疗后72h,2组病人血浆ET均比24h时明显下降,但亚低温组仍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治疗2周后,2组均恢复正常.结论血浆ET水平可望成为判断亚低温治疗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抑制血浆ET增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性,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治疗)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及三个月随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病人GCS计分在治疗后10天及三个月后随访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纳洛酮对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过程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3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因,并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结果 发现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脑肿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及时复查头颅CT,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扩大骨窗、充分内减压,并配以脱水、...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宁  何静  黄思庆  胡家政 《四川医学》2005,26(10):1105-1106
目的统计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经验.方法 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58例进行了亚低温治疗,其余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行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少其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298例急性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29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急性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为车祸伤及坠落伤,造成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常见因素为严重的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其次为脑干伤及肺部并发症。另外,诊疗延误亦是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结论控制创伤后的脑水肿、高颅压,防治肺部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护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2000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总结,探讨救护的经验.结果 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60例,其中恢复良好50例,致残10例,死亡8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颅内压,预防脑血管痉挛,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预防并发症等措施,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敦煌市医院自1999年8月-2006年8月救治56例中、重型颅脑伤合并复合伤的临床数据。结果56例病人中死亡17例,其中颅脑原因死亡10例,其它原因死亡7例。恢复良好32例,致残7例。结论救治中、重型颅脑伤合并复合伤的病人要树立整体观念,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重视预防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病例,总结其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及疗效.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等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正确认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各种原因所致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卞怀祥  梁锋  李建宁 《安徽医学》2012,33(8):1042-104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措施。方法对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良好78例,中残18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52例。结论急救快速通道的保障、合理治疗方案的确立及合并症、并发症的处理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雷鸣  杨光生 《吉林医学》2010,31(16):2467-2468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59例临床资料。结果: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33例,占55.9%;残疾11例,占18.6%;死亡15例,占25.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重点,及时诊断、早期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并及时处理合并伤,重视并发症的治疗;同时进行细致周到的良好护理,才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大黄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50例应用大黄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50例重型颅脑伤存活130例,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重残22例,死亡20例,结论:尽早应用胃管鼻饲大黄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2004年3月-2006年3月共收住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本文通过对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在基层医院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并不少见,其发生率在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中高达5%-10%。为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展规律,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临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神  相似文献   

16.
劳建新 《微创医学》2005,24(3):376-377
继发脑损伤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继发脑损伤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我院2002年2月以来,用降温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发热病人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死亡94例(占27.09%).结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吴国彪  任安洲 《海南医学》2004,15(11):64-65
目的 研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  3 95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中 15 3例手术治疗 ,2 42例保守观察治疗。结果 死亡 2 48例 ( 62 .7% ) ,好转 3 5例 ( 9% ) ,治愈例 112 ( 2 8.3 % )。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较差 ,及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严重广泛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迟发颅内血肿等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处的主要原因.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死亡率较高,其发生原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王志恩 《中原医刊》2009,(19):42-4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34例,常温对照组33例,对两组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明显好于常温对照组,病死率明显减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减轻继发性损害,提高恢复良好率,明显改善预后,临床未见严重并发症,使用简单、安全、可靠,尤其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