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中常规预防性结扎与选择性结扎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组 718例 ,术中常规预防性结扎胸导管 ;B组 70 6例 ,术中选择性结扎胸导管 4 86例 ;C组对照组 6 86例 ,不结扎胸导管。观察 3组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结果 A、B、C 3组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分别为 0 .4 2 %、0 .2 8%和 1.75 %。A、B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术后乳糜胸发生大多位于中上段食管。结论 常规预防性、选择性结扎胸导管均可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在怀疑胸导管可能损伤时选择性结扎即可达到预防术后乳糜胸发生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根据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总结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选择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选择性行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术前3~4h服用牛奶200ml,或植物油50ml,或经胃管注入橄榄油等。结果全组术后无一例发生乳糜胸。结论对于食管癌手术预防乳糜胸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及掌握胸导管结扎的方法进行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术中预防性结扎胸导管防止乳糜胸的发生.方法 收治2582例病人,A组:不结扎胸导管.B组:分离后结扎胸导管.C组:大块组织缝扎胸导管.结果 B组和C组乳糜胸的发生率与A组相比有差异(P<0.01),C组乳糜胸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对减少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消除或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1997年1月-2004年12月食管癌切除后常规低位结扎胸导管的361例为A组,1990年1月-1996年12月食管癌切除后未行胸导管结扎的225例为B组,观察两组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1例(0.28%)出现乳糜胸,B组患者术后6例(2.67%)出现乳糜胸,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预防性低位结扎胸导管是减少甚至消除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对防止术后乳糜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10-01期间手术切除食管癌1800例,随机分为A组:不结扎胸导管580例,B组:在膈肌上方5cm处游离性结扎胸导管620例,C组:在膈肌上方5cm处大块结扎胸导600例。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A组1.55%(9/580),B组0.16%(1/620),C组0.17%(1/600)。据统计学处理:B组与C组无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采用膈上低位结扎胸导管可减少或避免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位集束结扎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3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病例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357例,术中均不结扎胸导管;Ⅱ组为实验组326例,术中常规预防性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乳糜胸Ⅰ组19例(5.3%),Ⅱ组为1例(0.26%),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食管癌切除术中,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是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导管结扎术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乳糜胸的效果。方法:选取6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术中均行胸导管结扎术,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3例术中未行胸导管结扎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3.2%(2/63),对照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17.5%(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乳糜胸患者均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术中采取胸导管结扎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食管癌术中结扎胸导管对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临床效果,将199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治疗的724例食管癌患者依据术中是否结扎胸导管,分为未结扎胸导管组(Ⅰ组,428例),预防性大块结扎胸导管组(Ⅱ组,296例),比较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未结扎胸导管组出现乳糜胸11例,预防性大块结扎胸导管组出现乳糜胸1例,两组乳糜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5),提示食管癌切除术中低位大块结扎胸导管是预防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研究判别性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在华西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3 例)为研究对象。2012年1月以前对所有食管癌患者行传统的预防性胸导管结扎(预防性结扎组),2012年2月以后对所有食管癌患者行判别性胸导管结扎术(判别性结扎组,术前18~20 h口服食用橄榄油120 mL,术中发现乳糜液外漏后在漏口附近结扎胸导管,未发现乳糜液外漏者不结扎胸导管)。比较预防性结扎组和判别性结扎组两组患者基础背景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以及食管癌肿瘤位置、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防性结扎组∶判别性结扎组=8.6%∶0, P<0.01)。结论 本研究初步表明判别性胸导管结扎的策略或可有效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值得开展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常规低位断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01年4月至2016年9月林州市肿瘤医院胸外二科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2 554例,均于术中常规低位断扎胸导管,统计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2 554例患者中,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有6例,发生率为0.23%,术后每24 h胸腔引流液平均500~1 800 ml,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者3例,行二次开胸手术治愈者3例。结论食管癌术应用中常规低位断扎胸导管,操作简便,效果确切,能降低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 5 0例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 ,采用改良Y V矫正联合内眦韧带缩短法矫正内眦赘皮 ,缩短内眦间距 ,3个月后二期行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结果】经随访 6个月~5年 ,证实能达到矫正内眦赘皮 ,延长睑裂 ,缩短内眦间距和充分上提上睑的目的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改良Y V矫正联合内眦韧带缩短法和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的效果确切、简便又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外科处理松果体区及幕镰区肿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5例松果体区及幕镰区肿瘤,采用改良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例中,肿瘤全切9例,占73.33%,次全切除2例,占13.33%,死亡1例,占6.67%,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2例,随访13例,复发3例。结论:改良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外科处理松果体区及幕镰区肿瘤,对病变显露良好,术后反应小,损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2000年32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和31例患者1~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包括阑尾类癌10例,结肠类癌8例,直肠类癌7例,胃类癌4例,小肠类癌2例,十二指肠类癌1例.32例胃肠道类癌中,良性类癌25例,恶性类癌7例.8例患者术前经内镜活检证实,4例出现恶性类癌综合征.在平均29个月的随访中,7例患者死于转移.[结论]胃肠道类癌大小、有无浸润及远处转移是判断胃肠道类癌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胃肠道类癌的良、恶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椎动脉狭窄和闭塞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52~73(68.3±0.03)岁;病程3个月至4年。左侧15例,右侧13例。依据椎动脉开口所在的位置不同,采用了两种术式。全身麻醉下16例患者采用了内膜剥脱术,10例行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2例行椎动脉与颈总动脉端侧吻合术。结果1例于术后1周吻合口出血而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长期随访,3例在6个月后发生闭塞。6个月总通畅率89.28%(25/28),其中内膜切除术为87.5%(14/16),椎动脉一锁骨下动脉搭桥术为90%(9/10)。结论开放手术治疗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症疗效显著,操作简单。选择的术式必须依据椎动脉起始位置和锁骨下动脉解剖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钛板整复下颌骨大面积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钛板在下颌骨大面积缺损整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对20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后形成的下颌骨缺损使用钛板整复重建并观察及随访。结果20例病例中,除1例因皮瓣部分坏死导致钛板暴露外,其余均愈合良好,下颌骨的外形与生理功能得到较好地恢复。结论下颌骨缺损使用再造钛板进行整复重建,疗效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 46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所采用的各种进路,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用各种手术进路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 46例,其中经腭进路 28例,鼻侧切开进路 12例,改良 Biller's切口联合腭进路 1例,颅面联合进路 2例,鼻内窥镜进路 3例.[结果] 46例鼻咽血管纤维瘤均顺利切除.平均出血量 712 mL,复发 7例.[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及范围,采用合适的手术进路,能充分暴露肿瘤,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观察22例套管针法治疗前庭大腺脓(囊)肿的效果,治愈率100%,随访5~12月,无复发。套管针法治疗前庭大腺脓(囊)肿(尤其是3.0 cm以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年来2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基本情况,观察术前应用GnRHa治疗后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变化,随访术后肌瘤复发情况,受孕时间、受孕后有无自然流产、术后分娩时间及在分娩时有无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等情况。结果 应用GnRHa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子宫及其肌瘤体积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近50%,术后有1例复发。妊娠后未发生自然流产,平均孕周(34.0±3.5)周,1例于33周发生先兆子宫破裂,围产儿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GnRHa可纠正贫血,减少肌瘤复发率;能明显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使子宫切口小、瘢痕小,减少术时出血,减轻子宫内膜损伤,改善受孕条件,避免大肌瘤子宫全切和孕期子宫破裂的风险;延长了孕周,减少了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面瘫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面瘫适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2 例外伤性面瘫的病例施行手术治疗,损伤部位于面神经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周围3 例次、水平段6 例次、垂直段4 例次、颅内段1 例次。经乳突、上鼓室进路10 例,经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2 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3 年。面瘫Ⅰ级恢复7 例,Ⅱ级恢复2 例,Ⅲ级恢复2 例,Ⅳ级恢复1 例。结论:外伤性面瘫应及早手术,乳突上鼓室进路基本上可暴露膝状神经节及迷路段远端,但术野狭窄,对膝状神经节减压不够完全,且影响听力。对于损伤膝状神经节以上部位者,应采用颅中窝、乳突进路,并根据损伤性质,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术,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Dopplar血管超声,及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2年,全部病例均于手术3个月后达一期骨愈合;其中1例因钢板螺丝钉动再次行内固定而愈合。评定重建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差2例。病灶无复发。结论: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行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