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A型TCCF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35例行可脱性球囊瘘口栓塞术(67.3%)、4例行可脱性球囊海绵窦栓塞术(7.7%)和2例行微弹簧圈瘘口栓塞术(3.8%)的患者术后患侧颈内动脉通畅,8例行可脱性球囊颈内动脉闭塞术(16%)和3例行开颅瘘口孤立术(5.8%)的患者术后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患侧颈内动脉通畅率为79%(41/52).结论为了保留患侧颈内动脉通畅,降低远期脑缺血的发生,可脱性球囊瘘口栓塞术是治疗A型TCCF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2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9月诊治的TCCF病例2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通过MagicPD导管将球囊送入瘘口,使球囊充盈闭塞瘘口。结果20例术中成功栓塞瘘口且颈内动脉通畅,2例行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术后10d2例患者发生球囊早泄,再次行球囊栓塞治疗成功。22例患者术后眼部症状及颅内杂音均消失或减轻。结论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15例TCC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1个球囊1次栓塞成功,3例经2个或2个以上球囊栓塞成功,4例闭塞颈内动脉及瘘口,颈内动脉通畅率73.3%(11/15)。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如需应用多个球囊,采用双球囊导管技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及其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37例TCCF患者,单纯应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31例,带膜支架植入治疗5例,1例未治疗自动出院。结果 36例患者全部血管内治疗成功,31例闭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5例行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同时永久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术中出现颈内动脉痉挛3例,术后脑缺血1例,高灌注3例,颈内动脉狭窄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2例术后第3天、第6天复发,再次行可脱球囊闭塞瘘口治愈。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6个月,均无瘘口再通,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单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TCCF效果良好,在可脱球囊治疗困难时,选用带膜支架植入治疗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在降低血压情况下颈内动脉闭塞试验是评价能否可闭塞颈内动脉的金标准。预防并发症发生、处理好术后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可脱球囊技术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TCCF)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双导管将2个可脱球囊同时放入瘘口,分别充盈球囊后闭塞瘘口,依次解脱球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例病人均成功闭塞瘘口,同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双可脱球囊技术安全、可靠,对于仅用单球囊无法闭塞瘘口的TCCF,双可脱球囊技术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56例TCCF患者中54例采用股动脉穿刺入路,另2例采用股静脉-岩上窦入路行海绵窦内栓塞;56例中49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5例采用可脱性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结果49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颈内动脉(ICA)通畅;7例瘘口及ICA被同时闭塞。本组ICA通畅率为87.5%,无手术死亡,治愈率为100%。随访4个月~12年,均无瘘口再通,术后除1例患眼永久性失明外,病情均恢复良好,无脑缺血及脑梗塞等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小瘘口TCCF可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运用Onyx栓塞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初步体会,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例明确TCCF的患者(共7侧瘘口),采用球囊封闭颈内动脉瘘口,经颈内动脉将微导管超选进入海绵窦内,通过微导管注射Onyx胶,或联合可脱性球囊及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除1例双侧TCCF患者在栓塞一侧瘘口后脑血流发生显著变化后,行分期治疗对侧瘘口外,其余5例均一期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一期治疗的6侧瘘口完全闭塞,一侧二期治疗瘘口注胶结束后造影瘘口完全消失,在撤出微导管重新造影时可见少许静脉早显,所有患者颈内动脉保持通畅.4例术前视力障碍患者,术后完全恢复正常;无新发神经系统体征.3例患者术后2-7个月DSA或MRA复查未见瘘口复发.结论 采用球囊辅助经动脉入路Onyx栓塞治疗复杂性TCC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根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影像学分型,制定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策略。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我们共收治各型TCCF患者46例,对他们的影像学分型、所采用的栓塞技术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病例:30例行球囊瘘栓塞术,3例行微弹簧圈瘘栓塞术,2例经动脉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经岩下窦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经面静脉入路海绵窦闭塞术,3例行颈内动脉闭塞术。Ⅱ型病例:经颈外动脉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经岩下窦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行压颈治疗1例。Ⅲ型病例:3例均分别行双侧球囊瘘口栓塞术。46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患侧颈内动脉通畅率达94%(43/46)。随访3个月至3年,有2例并发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症状明显行GDC栓塞后治愈,另1例无症状继续随访。本组无死亡及其它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瘘是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对于球囊无法进入的小瘘口TCCF可选用微弹簧圈栓塞;对动脉入路不能或失败的Ⅰ型及Ⅱ型患者可行静脉入路栓塞瘘口或海绵窦;对上述经动静脉入路栓塞均失败的Ⅰ型患者,才可考虑闭塞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5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血管内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总结球囊栓塞的优点。方法15例TCCF均使用球囊栓塞。结果其中14例次性栓塞成功.1例不全栓塞,经随访半年仍获满意疗效。所有病例颈内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球袭栓塞应作为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共32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28例一次性治愈;4例术后16~48h因球囊发生早泄移位复发,经再次以可脱性球囊栓塞后治愈。本组有28例(87.5%)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4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27例获随访(术后6个月~5.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探讨栓塞技术要点。方法 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通过8F导引导管将Magic BD球囊送入瘘口,使球囊克盈闭塞瘘口。结果 本组11例中,1次栓塞成功9例,2次栓塞成功2例,保持颈内动脉通畅8例,占73%;随访期(3个月-4年)内无复发。结论 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已成为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对本病的诊治至关重要,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的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特点。方法 对于不同的病例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包括海绵窦瘘口球囊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以及连同瘘口闭塞的颈内动脉闭塞术。对于动脉途径难以进行的病例采取了经静脉途径弹簧圈的栓塞结果 53例球囊闭塞瘘口且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4例连同瘘口闭塞颈内动脉。3例通过静脉途径栓塞满意。结论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应首选血管内栓塞治疗。一般情况下海绵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收治的24 TCCF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9例经股动脉入路行可脱球囊栓塞瘘口,5例经股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GDC)栓塞.结果18例患者一次可脱球囊填塞成功,1例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5例GDC栓塞患者中3例完全栓塞治愈,2例部分填塞,术后经Meta试验后痊愈.结论TCCF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经股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技术,瘘口小的亦可用GDC栓塞.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260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男性214例,女46例。260例TCCF中绝大多数采用可脱性球囊导管栓塞治疗,无一例死亡,有192例保持了颈内动脉遇畅。本文讨论了各种血管内栓塞术的特点,认为可脱性球囊导管是栓塞治疗TCCF的较好方法,可首先选用。在讨论中,我们提出一种“双漏口征”。对于手术有指导意义,国内外尚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15.
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方法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应用法国Bait公司产Magic.BDTE可脱性球囊,在数字减影监视下,施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1次栓塞成功7例,2次栓塞成功2例,因并发症鼻腔出血死亡1例。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其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闭塞术后复发及治疗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探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研究用BALT可脱性乳腺球囊成功栓塞治疗的28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5年。结果 22例在治疗后复发,复发率为7.9%。复发发生在治疗后48h至6个月之间。6例为单个球囊栓塞后复发;16例为2枚(或以上)球囊栓塞后复发。16例为球囊破裂或早泄引起;6例为球囊移位。20例再次用球囊等成功闭塞,2例再次复发,并行第三次球囊结合弹簧圈闭塞成功。结论 用BALT球囊栓塞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一定的复发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球囊本身的质量,球囊的充盈状态,瘘口及球囊停放的位置以及有无颅底骨折等有较大的关系。复发后的并发症有时非常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对63例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应用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将微导管送至病灶。分别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线段、球囊、微弹簧圈,对病灶进行栓塞治疗。结果:41例脑血管畸形完全栓塞8例,部分栓塞后手术切除4例,余均为大部分栓塞。1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全部治愈,其中11例既闭塞瘘口又保持了颈内动脉通畅。4例动脉瘤中3例以微弹簧圈及可脱性球囊闭塞,1例微弹簧圈部分闭塞了瘤腔,因颈动脉痉挛而终止继续治疗。结论: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畸形少部分可获得治愈。大部分未完全栓塞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并给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脱性球囊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愈率高,可作为首选治疗。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瘤,以弹簧圈栓塞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