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骨-1/3髌腱-骨移植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包括40例单纯性前交叉韧带断裂伴症状性胫骨前脱位的病例,均采用自体骨-1/3髌腱-骨重建。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行患侧膝关节X线检查,行体格检查及功能评分。结果总共36例(90%)获得随访,时间平均31个月。30例(83%)Lachman征及旋转移位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5.7±3.1)分增加至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90.1±2.7)分(P0.001)。而Tegner评分则由术前平均(5.0±1.4)分增加至术后(6.25±1.2)分(P0.001)。与术前X线检查相比,无退行性改变。结论采用自体骨-1/3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后2年以上随访结果发现,83%的患者膝关节不稳现象消失,至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以该方法重建ACL有效地恢复了受伤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与切开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Noyes首次采用关节镜辅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重建以来 ,镜下重建已在国内外普遍开展 ,并逐渐成为重建ACL的标准手术。为了解镜下重建与切开重建手术的疗效差别 ,笔者从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ACL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与切开自体骨 -髌腱 -骨 (B -PT -B)ACL重建的前瞻性比较研究。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6例 ,随机分成两组。A组 :关节镜下重建组 ,男 2 3例 ,女 6例 ;年龄 2 0~ 6 1岁 ,平均 31.7岁。急性断裂 19例 ,陈旧性断裂 10例 ;孤立性ACL损伤 11例 ,合并损伤 18…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80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介绍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闭合拉出钢板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操作及其技巧。 方法 设计应用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闭合拉出钢板法重建ACL,对80例患者手术操作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 本组80例完成关节镜下重建ACL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0min。术中出现穿导针弯曲、断裂,微型器械断裂,微型钢板骨隧道内受阻等情况。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6个月,除2例术膝轻度胀痛外,其余患者无主诉症状。所有病例感觉膝部稳定,恢复原工作。Lysholm膝部评分,术前(48±12)分,术后(92±4)分(P<0.01)。 结论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闭合微型钢板固定法重建ACL,手术效果良好。临床实践中应掌握手术原则,严格按手术程序操作。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髌韧带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ACL及54例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情况,随访24~48个月,平均31.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和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两组间患者满意度、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髌韧带重建组膝痛发生率较腘绳肌腱组高(37%比11%)。结论关节镜下髌韧带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疗效相同。ACL重建中等长重建、牢固固定及早期康复锻炼对疗效更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比较关节镜下自体及同种异体髌韧带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对58例外伤性膝ACL断裂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分别以同种异体骨-中1/3髌腱-骨(B—PT—B)复合物(异体组28例)及自体B—PT—B复合物(自体组30例)进行移植重建,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并对两组患者在肌力恢复、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评分、隧道扩大现象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关节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早期异体组肌力恢复较自体组为快。12个月时两组肌力恢复、膝关节功能评分、稳定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线片均存在隧道扩大现象,异体组较自体组多见(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膝ACL疗效满意,应用方便,副作用少,是自体材料的良好替代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髌韧带(bone-patellar tendon-bone,BTB)和半腱肌、股薄肌(bone-ham-string-bone,BHB)在关节镜下修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手术要点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在膝关节镜直视下,选用自体BTB和BHB行ACL竽建手术65例,其中BTB重建30例,BHB重建31例,股四头肌腱重建4例,结果 随访时间1个月-3年,手术前Lachman和Piveot shift试验从阳性转为阴性,按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48例,良7例,可10例,本组病人2个月后均恢复原来日常活动,半年后恢复体育活动,结论 应用BTB、BHB在关节镜下修复ACL损伤,术中等长点的选择是手术关键,坚强固定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以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6年3月~2007年12月,关节镜下绳肌腱修复膝前交叉韧带损伤39例.膝前小切口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修整、对折后成四股,分别建立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用Endobutton和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肌腱,重建ACL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术后即行功能锻练.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8~10周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个月.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者2例,可疑阳性者6例;余患者均为阴性.根据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本组优23例,良11例,中3例,差2例.Lysholm评分术后(87.6±4.6),与术前(45.3±4.2)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绳肌腱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刚度,在关节镜下用四股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膝部损伤,有关诊断、关节镜下修复重建的问题已引起临床界的重视〔1、2〕。采用我科自行研制的配套器械行双股半腱肌关节镜下重建ACL手术,临床治疗5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访资料完整39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中,横切口取腱和纵切口取腱的优缺点。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行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病例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横切口取腱32例,纵切口取腱32例,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疤痕面积、隐神经髌下支受损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方向取腱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全部恢复正常,且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横切口取腱手术平均时间较纵切口延长11分钟;横切口长度(5.0cm/m±0.25cm/m)显著短于纵切口(5.8cm/m±0.16cm/m),其疤痕面积(2.32cm2±1.75cm2)显著小于纵切口(7.05cm2±2.75cm2);横切口取腱患者无明显跪地痛表现;横切口取腱患者隐神经髌下支受损率为81.3%(26/32),而纵切口取腱患者为87.5%(28/3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横切口取髌腱与纵切口相比,手术难度较大,但术后疤痕小。关节功能不因切口方向选择有任何影响。两种切口方向取腱,隐神经髌下支损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为单侧伤,采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材料,等长重建、挤压界面螺钉固定,重建断裂的前交叉韧带。术后评估方法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获得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术前打软腿、关节交锁、弹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改善。随访X线片均示骨道愈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髌腱的长、宽、厚度变化。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 3 6例 ,术中缝合取材后的髌腱缺损 ,术后早期康复 ,术前和术后平均 1 6个月摄标准 5 0度侧位X线片 ,对比髌腱长度的变化 ,同时行双侧髌腱超声检查 ,对比宽度和厚度的变化。结果 :侧位X线片测量显示 :术后髌腱长度较术前平均短缩 3 0 % (1 5mm ,P =0 0 0 7) ,超声测量显示 :术后髌腱厚度较对侧平均增加 62 9% (2 2mm ,P <0 0 0 1 ) ,宽度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1 0 1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双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同期重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5年1月至2008年6月,关节镜下行双膝前交叉韧带同期重建手术的41名患者纳入研究.围手术期观察止血带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平均随访6.7年(至少2年),随访内容包括膝关节IKDC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KT-2000膝关节稳定性检...  相似文献   

14.
双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膝前交叉韧带(ACL)先后断裂的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1995年1月~2005年8月收治双膝ACL先后损伤患者32例,对双膝致伤因素、先后损伤之间的关系、膝关节不稳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回顾其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及治疗情况。结果32例双膝ACL损伤,运动性损伤占78.1%,后一侧ACL损伤的发生与先伤膝关节不稳、病人的年龄、运动程度有关。89.1%的膝关节在ACL损伤后出现不稳。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ACL重建手术,26例患者双膝ACL重建为一次手术完成,6例分次重建。结果提示一侧ACL断裂引起的膝关节不稳可影响到健侧。膝关节ACL断裂后要早期手术重建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继发损伤,降低另一侧膝关节受伤的风险。对于双膝ACL断裂,我们建议一次手术完成双侧重建,以尽早恢复双膝关节稳定性,保证双膝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临床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10月至1998年2月间,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骨-髌腱(中1/3)-骨-髌前筋膜-股四头肌腱瓣重建前交叉韧带32例.术后实施积极的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6例、7~9年(平均8年),Lysholm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6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7分,Noyes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14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230分,患者对手术的主观评价满意度平均为86%(70~99%).运动员患者术后第6个月恢复正式训练、比赛.16例术后(平均20个月)在行内固定物取出时进行了关节镜检查,重建韧带外形及张力良好.术后再伤导致人工韧带断裂1例,1例出现明显异物反应取出人工韧带.结论: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可采用快速康复程序,康复快,运动员患者术后早期即可恢复训练与比赛.提示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行,适合复合韧带损伤患者和期望迅速恢复运动训练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总结分析前交叉韧带(Anten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进而指导临床,做好有关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工作,我们回顾性研究了1992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ACL断裂息者共437例,其中运动员175例(男72例,女103例),非运动员262例(男175例,女87例).对损伤发生率、好发项目、男女性别特点、运动员与非运动员间特点、损伤原因及机制、膝关节不稳发生时间与临床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运动员ACL损伤发生率(58.9%)高于男性(41.1%),尤其在柔道、摔跤项目中更为明显(P<0.01);在跳箱、跨栏项目中,在校女生ACL损伤发生率较高(P<0.01);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非接触性ACL损伤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致伤因素运动员以技术失误为主,非运动员以误伤为主.伤后出现膝关节不稳临床症状的时间为2~3个月.为减轻及防止继发损害,恢复膝关节稳定性,ACL重建术应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超声仪观察切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肌腱的再生情况。方法 :39例用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 ,术后平均 13个月行双侧半腱肌腱股薄肌腱超声检查 ,了解肌腱再生情况并对比其长度和截面积的变化。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 39例患者中有肌腱再生 2 6例 ,再生率为 72 %。再生肌腱长度和截面积与对侧肌腱相比无明显差异。 2 6例患者半腱肌腱股薄肌肌腹有萎缩。结论 :切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肌腱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8.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至12月于我所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72例,采用其侧位X线平片测量骨道位置,结合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以及KT-2000在134N下屈膝30度和9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后23.87%,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25%。膝关节伸直受限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前34.19%,伸直正常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8.91%,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T-2000屈膝3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值大于等于3mm患者的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44.78%,位移小于3mm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37.3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使患者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X线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道定位情况,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相关;本次研究显示比较理想的骨道位置在X线侧位片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37%。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材料(polyglactin 910)辅助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探讨可吸收性韧带加强装置(ligament augmentation device,LAD)在ACL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同侧自体单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双膝ACL,左膝在移植物中间纵向贯穿可吸收线进行辅助,作为实验侧,右膝不加可吸收线作为自身对照侧。分别于术后2周和1、2、4个月取材,肉眼观察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大体形态;运用HE染色观察关节腔内重建韧带中可吸收线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关节腔内重建韧带中间的可吸收线在术后2周未见明显变化,1个月有降解吸收表现,2及4个月未再观察到可吸收线。术后各取材时间点,实验侧和对照侧的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肉眼和组织学表现无差别。结论:置于ACL重建移植物中间的可吸收性材料在术后2周~2个月内随自身新生组织的长入而逐渐被降解吸收,最后被胶原纤维组织完全替代,与胶原纤维组织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重建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口螺旋肌腱剥离器剥离半腱肌腱,保留肌腱远侧附着点,在近侧腱肌交界处切断,对折成两股编织,转移到关节镜下重建PCL。隧道内口侧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股骨隧道外口加强固定。结果手术16例,平均随访23.5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93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4分提高到90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2例抽屉试验弱阳性,l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1)关节镜下使用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PCL较B-PT-B通过隧道时柔顺通畅。(2)隧道内口可吸收螺钉挤压固定,愈合后内口消失,可避免韧带撞击内口使之逐渐扩大引起重建韧带松弛。(3)隧道内外口的坚强固定,使重建后交叉韧带有足够刚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