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变化及各指标间相关性,以期发现上述因子与CHF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1/2002-03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一病房、二病房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NYHA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176例和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176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60例,Ⅲ级86例,Ⅳ级30例。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分析CHF患者与正常人以及不同心功能程度的CHF患者之间各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TNF—α,IL-6和CRP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Ⅱ级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心功能Ⅲ级以上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且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Ⅱ级与Ⅳ级、Ⅲ级与Ⅳ级间各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血清CRP水平与IL-6,TNF-α呈高度正相关(r=0.62,0.57,P&;lt;0.01)。血清IL-6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2,P&;lt;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免疫激活和心肌炎症反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炎症反应也越明显,且与心功能状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单核细胞 (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IL 6的影响。 方法 测定正常人和CHF患者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 ,以及加入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前后 ,PBMC分泌各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CHF患者血清各因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利多卡因可刺激各细胞因子的分泌 (P <0 0 0 1)。结论 细胞因子TNF α、IL 1β和IL 6可能参与CHF的发生 ;利多卡因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 ,可能是其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负性肌力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110例CHF患者(CHF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CHF组治疗后上述3种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CHF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清IL-6(r=0.585,P〈0.01)、TNF-α(r=0.312,P〈0.01)和CRP(r=0.458,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HF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2.144,9.835,7.847,4.616)。结论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L-6、TNF-α和CRP检测有助于CHF患者的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症介质(IL-6、hs-CRP、TNF-a)的影响。方法:84例重度慢性心衰患者(NYHA分级~级或心脏彩超EF≤35%)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6个月后观察患者心功能以及IL-6、hs-CRP、TNF-a水平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浆IL-6、hs-CRP、TNF-a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心功能按NYHA分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所有病例对药物依从性较好,基本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炎症介质(IL-6、hs-CRP、TNF-a),对于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中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神经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对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起到重要作用.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及意义,为判定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上海市市东医院心内科.方法选择2000-01/2001-10上海市市东医院心内科住院心力衰竭患者58例(患者组),男33例,女25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其中Ⅱ级12例,Ⅲ级32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本院自愿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以此来观察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367.6±78.6),(569.7±117.3)ng/L],肿瘤坏死因子醄(395.3,(583.1±124.8)ng/L],NE[(396.5±85.3),(675.9±136.2)ng/L]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221.5±58.4),(170.2±42.7)ng/L;(205.4±59.2),(180.3±43.8)ng/L;(227.4±65.6),(163.8±41.5)ng/L,P均<0.05].心功能Ⅱ级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去甲肾上腺素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负相关(r=-0.63,P<0.01;r=-0.54,P<0.05;r=-0.58,P<0.01).心力竭衰程度越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越高.肿瘤坏死因子嵊肴ゼ咨錾舷偎?白细胞介素6与去甲肾上腺素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1;r=0.51,P<0.05).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越重,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崴皆礁?且两者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岷桶紫赴樗?水平均升高,尤其在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更加明显,并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提示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崴娇勺魑牧λソ哐现爻烫度判断与预后的指标,并为康复干预措施介入提供量化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患者血液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中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神经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对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起到重要作用。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及意义,为判定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上海市市东医院心内科。方法:选择2000-01/2001-10上海市市东医院心内科住院心力衰竭患者58例(患者组),男33例,女25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其中Ⅱ级12例,Ⅲ级32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本院自愿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以此来观察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367.6&;#177;78.6),(569.7&;#177;117.3)ng/L],肿瘤坏死因子α[(395.3+82.4),(583.1&;#177;124.8)ng/L],NE[(396.5&;#177;85.3),(675.9&;#177;136.2)ng/L]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221.5&;#177;58.4),(170.2&;#177;42.7)ng/L;(205.4&;#177;59.2),(180.3&;#177;43.8)ng/L;(227.4&;#177;65.6),(163.8&;#177;41.5)ng/L,P均&;lt;0.05]。心功能Ⅱ级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②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去甲肾上腺素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负相关(r=-0.63,P&;lt;0.01;r=0.54,P&;lt;0.05;r=-0.58,P&;lt;0.01)。心力竭衰程度越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越高。肿瘤坏死因子α与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6与去甲肾上腺素呈明显正相关(r=0.57,P&;lt;0.01;r=0.51,P&;lt;0.05)。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越重,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39,P&;lt;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升高,尤其在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更加明显,并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提示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与预后的指标。并为康复干预措施介入提供量化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芪苈强心胶囊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4周,重复上述检测.[结果]CHF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经4周治疗后芪苈强心胶囊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LVEF则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芪苈强心胶囊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a和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4周,重复上述检测。[结果]CHF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经4周治疗后芪苈强心胶囊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TNF-d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LVEF则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 方法:①选择1999-02/200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16例。随机将人选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黄芪治疗组25例。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②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40mL/d,疗程为15d。③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应用彩色心脏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③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心力衰竭患者4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索Ⅱ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随心功能恶化而加重。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以黄芪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0.01)。②左室射血分数: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以黄芪治疗组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③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3,-0.55,-0.77,P〈0.01)。 结论:①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②黄芪注射液可能直接或间接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①选择1999-02/200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16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黄芪治疗组25例。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②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40mL/d,疗程为15d。③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应用彩色心脏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④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4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随心功能恶化而加重。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以黄芪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0.01)。②左室射血分数: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以黄芪治疗组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③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3,-0.55,-0.77,P<0.01)。结论:①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②黄芪注射液可能直接或间接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sleepapneasyndrome,CSA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SAS的发病率情况,介绍了其与心力衰竭的相互影响,综述了目前在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的取得的进展以及治疗手段的改善等。重点讨论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SAS的病理机制。总结了现有治疗方法的实际疗效,并详细介绍了最新用于治疗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自动伺服通气设备(AutoSetCS)的工作原理。结果:慢性心力衰竭伴CSAS的患者预后明显比不伴CSAS的患者差,循环时间的延迟、CO2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的提高及其他大脑中枢和外周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影响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AutoSetCS是目前治疗CSAS最为有效的可接受的无创通气技术。结论:必须进行长期的以存活率和健康状况为终点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纠正是否真的可以改善其预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将是今后睡眠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水平及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08例CHF患者(非重症CHF组49例,重症CHF组59例),以及同期住院的非CHF患者43例。测定患者血浆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测定同1天0:00、8:00及16:00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计算患者昼夜COR比值(RCOR8:00/COR0:00)及日间COR比值(RCOR8:00/COR16:00)。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较非CHF组相比,CHF组0:00血浆ACTH及0:00、16:00血浆COR水平显著升高,RCOR8:00/COR0:00及RCOR8:00/COR16:00均下降(P<0.05)。重症CHF组0:00、8:00血浆ACTH以及0:00、8:00、16:00血浆COR水平均高于非重症CHF组及非CHF组(P<0.05)。重症CHF组RCOR8:00/COR0:00低于非重症CHF组,非重症CHF组低于非CHF组(P<0.05)。结论:CHF患者HPA慢性持续性激活;COR随心功能状态动态变化,可作为反映CHF病情的指标,并对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s-1,ET-1)水平的关系。方法:对70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级,Ⅱ级35例,Ⅲ级16例,Ⅳ级19例;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价左心功能。结果:①随心功能恶化,血浆ET-1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t=2.573~3.786;P<0.05)。②经抗心力衰竭药物综合治疗后,ET-1水平降低(t=3.574,P<0.01)。③ET-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7,P<0.05);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可作为血液指标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和骨桥蛋白(OPN)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CHF患儿24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9和TIMP-1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OPN的含量,分析MMP-9/TIMP-1值与OPN和左室舒末内径(LVEDD)及射血分数(EF)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血清MMP-9、MMP-9/TIMP-1值和OPN含量明显增加(P均〈0.01),TIMP-1含量明显减少(P〈0.01),MMP-9/TIMP-1值与OPN含量和LVEDD呈正相关(P〈0.05),与EF呈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MMP-9/TIMP-1值与OPN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MMP-9/TIMP-1值与OPN含量的变化,可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并加速了心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治疗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16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均获成功,随访3~12月,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缺血性心脏病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 c Tn I)水平的变化 ,以指导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 40例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患者 ,分别于第 2天和心力衰竭稳定 5~ 7天各抽血 2 ml,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 c Tn I水平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F组血清 c Tn I水平为 1.16± 0 .77μg/L ,对照为 0 .2 0± 0 .0 8μg/L ( P<0 .0 1) ;CHF组阳性者治疗前 c Tn I水平为 1.38± 0 .75μg/L,治疗后为 0 .35± 0 .11μg/L,P<0 .0 1;血清 c Tn I水平随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而升高 ,血清 c Tn I持续阳性者 ,其预后不佳。结论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患者存在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 ,血清 c Tn I水平是反映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严重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 ,同时识别其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室同步性及舒张功能变化,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CHF组患者44例,均于CRT术前1~3d、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测量参数: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TDI测量参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dif);计算CRT术前后二尖瓣环平均E/e变化率(ΔE/e%)和Ts-SD变化率(ΔTs-SD%)。结果最终纳入研究41例,根据CRT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降低≥10%的标准将其分为CRT有反应组24例和CRT无反应组17例。与CRT术后比较,CRT有反应组患者CRT术后6个月LVEDd、LVEDV、LVESV显著减小,LVEF、E/A显著增加,E/e显著降低,Ts-SD、Ts-dif显著缩短;而CRT无反应组患者上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RT有反应组患者CRT术前后ΔE/e%与ΔTs-SD%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CRT术后有反应患者的左室同步性及舒张功能均得到改善,其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的机制可能与同步性改善后降低的左室充盈压有关。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搏动比与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门静脉搏劝比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研究组58例心力衰竭患者组成,年龄38 ̄72岁,应用心脏和腹部超声技术测定病人的心脏和门静脉及肝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28例严重的基心衰竭患者与30例轻度心力衰竭病人比较,左房室扩大收缩功能显著性降低;肝静脉脉内径增加而门静脉搏劝比(PVPR)降低。所有病人的PVPR与左主血分数(EP)呈线性正相关,PVPR与肝静脉直径(HVD)、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胰岛素、血糖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胰岛素抵抗等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测定心衰组(CCHF)68例和正常对照组(NC)40例血浆胰岛素、血糖、TNF-α,sICAM-1及IL-6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评估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程度,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胰岛素、TNF-α、sICAM-1及IL-6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 CCHF组与NC组的IAI分别为-1.51±0.14和-1.87±0.2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慢性心衰组按病因重新分组后各组IA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IAI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TNF-α存在相关性.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且与原发病因无关.IR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和TNF-α的水平成正相关.提示心功能越差IR的程度越重,且心衰时IR可能与TNF-α的升高有关,说明IAI可作为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