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虹  董雅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22-2425
目的探究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肌内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 m 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症状消失时间和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头晕、耳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听力损失患者明显增加,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12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常规对照组56例和高压氧治疗组5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结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常规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药物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是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急诊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由于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方法较多,预后不明确,致聋后果不容忽视对影响预后因素各家报道不一,疗效不确定。我科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应用金纳多注射液及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治疗组、天麻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听力和耳鸣、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听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血塞通治疗组为70.0%,天麻素治疗组63.3%,联合治疗组为81.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显著高于血塞通和天麻素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耳鸣或眩晕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血塞通组和天麻素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显著优于各自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诊断为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休息、补液、止吐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天麻素,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在治疗效果、脑血流图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佳(P〈0.01);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疗效较满意,且暂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1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能量合剂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听力恢复、耳鸣眩晕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突发性耳聋患者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疗效,增加治愈率[1].同时在做高压氧治疗时护士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情绪,积极配合做好高压氧治疗.从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另50例只作常规治疗作为对比观察.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发病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突发性耳聋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1配对的方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和对照组进行烟、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黏度、贫血、脑供血不足、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痛风和肿瘤等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可能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从227例中发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黏度、脑供血不足和肝脏疾病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OR)>1(OR值分别为:1.690、1.909、2.183、6.185、3.158、1.466),与突发性耳聋发病有明显相关。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黏度升高、脑供血不足和肝脏疾病是突发性耳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黎昌强  刘涛 《北方药学》2011,8(3):27-28
目的:分别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仪配合泛昔洛韦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单用泛昔洛韦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泛昔洛韦0.25g tid,力美松0.1bid,维生素B1 注射液100mg qd,维生素B12 注射液1.0mg qd,另外治疗组加用天麻素注射液0.6 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甘露醇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HPLC方法监测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甘露醇注射液配伍后于20、25、30 C时自然光照射下24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液pH值与外观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配伍后0h比较,配伍后24h内外观、pH值、含量在25、30 C下无显著变化,在20 C时,保存1h就有少量结晶析出。结论建议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不要与甘露醇注射液配伍后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2.
莫来凤 《中国药师》2001,4(6):439-440
目的测定氯地滴眼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二氢钾(6040),流速1 0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结果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 4%和99 5%,RSD=0.5%.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搽剂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34% KH2PO4缓冲液(60:40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进样量20μl。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6.02~60.20μg/ml,r=0.9999,标准曲线:A=30.506C-5.1409,平均回收率为100.5829%,RSD=0.9115%。结论本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便于监督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雾灵鼻通滴鼻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Beckman ODS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二氢钾(50:5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平均回收率100.0%,RSD=0.7%(n=5)。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王维聪  张轶  石琛  李岑  李琳  康亮 《药品评价》2012,9(14):28-31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凝胶混合后14天内的稳定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和盐酸利多卡因,采用SUPELCO 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55:5:40),流速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盐酸利多卡因在2min左右出峰,地塞米松磷酸钠在6min左右出峰,两峰分离度良好。混合14d内两峰峰面积数值基本稳定,且无新的紫外吸收峰形成。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凝胶混合后14d内性质稳定,含量基本不变,且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急诊应用的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研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急诊的临床使用情况,为该药在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某医院2008年急诊化学药处方29 356张,统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占处方总数的百分率,研究它和其他药物联用的比率及合理性。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占总处方数的26.42%,和其他药物联用的占84%,其中不合理联用占25%。结论:目前临床存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滥用现象,临床药师有必要开展合理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17.
范义凤  臧鹏程  魏炜炜 《中国药房》2009,(19):1497-1498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的稳定性,预测其有效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以初匀速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8~7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0.37%;滴眼液随温度的升高以及存放时间延长其含量下降,但pH变化不明显。计算得25℃时其有效期为70d,4℃冷藏其有效期可延长至438d。结论:本品4℃存放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寸时灿  杨三梅 《中国药师》2005,8(9):732-73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雾灵鼻通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6 mm×150 mm)色谱柱,以甲醇:0.34%磷酸二氢钾(55:4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7nm.结果: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5 mg·ml-1和0.01~0.05 mg·ml-1;r均为0.999 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RSD=0.8%,n=5)和100.1%(RSD=1.2%,n=5).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杨 《中国药师》2016,(11):2094-2096
摘 要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 mg,ivd,qd,对照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iv,qd,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1)。两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椎 基底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有效、安全的改善系统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甲磺酸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两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操作,在室内室温(25℃)不避光环境下,临床常用量甲磺酸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分别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中配伍,在0 h(配制后5 min内)、3、6、24 h对配伍液的物理稳定性(外观、不溶性微粒)、化学稳定性(pH值、浓度)进行考察。结果:配伍液在24 h内保持无色、澄清,未见气泡、絮状物和沉淀产生,不溶性微粒、pH值与配伍液中两药浓度变化符合配伍要求,且色谱图均未发现异常色谱峰。结论:在室内室温(25℃)不避光时,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和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于100 mL 5%GS或0.9%NS中,24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