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十人九痔",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曾短暂或长期出现过痔疮的临床症状。要不就是便时出血,要不就是肛门搔痒、或是有肿物脱出。春节期间特别容易当上"有痔之士",一般节后都会出现病人"井喷"现象。因为它的发作与饮食作息大有关系,稍不留神就可能复发。山吃海喝、久砌长城等行为都容易刺激其诱发。  相似文献   

2.
美人睡出来     
最近的双眸总是暗淡无光、脸色发暗,持续高节奏的生活让你有些招架不住.这些不适症状都和夜间作息习惯、睡眠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春节过后,一连N天大鱼大肉,你的肠胃可能已经拉响警笛了!春节期间因熬夜打麻将、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加重了身体负担。上班了,很多人开始出现各种年后综合征,如失眠、肠胃不适、感冒、咽喉上火、全身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节后综合征",一般是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假期(5~7天)后一周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另外还可能有失落、焦虑、忧郁、暴躁的情绪,易感疲乏,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等表现。有专家把这些现象称之为"节后综合征",也有人叫"节庆后综合症候群",对于"节后综合征",医生们常用巴甫洛夫"动力定型"学说  相似文献   

5.
《健康大视野》2010,(4):42-43
放长假真的会像这些媒体宣传的那样带来诸多的健康问题吗?节后感觉到的不适真是假期综合征带来的吗?自1999年国家实施春节、“五一”、“十一”放长假以来,人们对长假期间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心,“假期综合征”也在无形中被夸大。现在各类“综合征”都应运而生,炒得火热,  相似文献   

6.
春节长假之后,人们的生活又渐回正轨,但身体的不适却不期而至:食欲不振、身心疲惫、失眠上火、情绪纠结……节后如何调养成为很多人亟需面对的问题。营养专家指出,缓解“节后综合征”除了补充睡眠、清淡饮食和调养作息时间之外,有针对性地喝些营养粥更有助于节后身体及精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谓“节后综合征”一般是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假期(5~7天)后一周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另外还可能有疲倦、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等表现。有专家把这些现象称之为“节后综合征”。有关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节奏比较快的大城市中较为常见。如果要预防节后综合征的发生,就必须在假期的最后两天,主动减少应酬,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李先生49岁,是某公司的部门经理,平时工作很忙,连双休日也经常加班,总是感觉非常累。好不容易迎来了7天长假,他决定好好“放松”一下…  相似文献   

8.
"上班总感到特别疲惫,打不起精神." "面对电脑,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工作效率特别低." "肚子觉得有点不舒服,老是发胀……" 10月的国庆中秋长假一结束,报纸、电视上就开始大谈"节后综合征",甚至还告诚说必须要马上进行冶疗,打针吃药,不少人便"对号入座",把所有不良感觉统统"综合"进来,暗示自己这是得了"节后综合征".就这样,节后的一些小小不适被渲染成需要打针吃药才能重获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寒冷的冬季,不少单位和家庭都在使用空调取暖,这样既不利于环保,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因为,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子内,很多人都会出现头晕、头痛、面部神经痛、胸闷、腰肢疼痛无力、皮肤瘙痒等症状,这就是专家们常说的“空调综合征”。之所以产生这些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0.
张东 《食品与健康》2022,(11):46-47
<正>生活中到处都有不会休息的人。尤其是因为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不少人上班用手机,下班到家用手机,躺在床上依旧用手机,不能让自己得到充分且舒适的休息。于是,休息时间越长、假期越多,对很多人来说反倒是负担。不少人因为作息颠倒、饮食无度,会在长假结束后会罹患“假期综合征”,出现头脑不清醒、浑身乏力、没有食欲、腰酸背疼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春节是我们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爸爸妈妈们都要忙着走亲串友。这可苦了我们的小宝贝,有时要跟着爸妈长途跋涉,有时家里来人太多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所以。春节过后好多宝宝都染上了“春节综合征”。在睡眠上的表现就是白天睡眠多,晚上又特别精神,久久不能入睡。但是.节后爸爸妈妈们都要重返工作岗位了。如果宝宝们晚上不乖乖入睡.就会让爸爸妈妈们也休息不好。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宝宝收收心,尽快回归规律的睡眠作息呢?试试如下的策略吧。  相似文献   

12.
经前紧张症又称经前紧张症候群,属于妇科病症,多见于35岁以上妇女,通常在40岁达到高峰期,一直持续到更年期.对女性来说可算是一种周期性困扰,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起居作息、人际关系,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胀、便秘、腹泻、心情烦躁、身体浮肿、乳房肿胀、腹部沉重下坠感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大鱼大肉的春节长假过去了,要开始紧张的工作了,这个时候却出现了肠胃不适,这可怎么办?别担心,今天不如就来一起看看饮食调理肠胃不适的方法都有哪些吧。节后养胃的饮食原则三餐需按时按量。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  相似文献   

14.
胆心综合征系胆道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时出现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的异常综合征,可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可有心肌缺血的改变。老年人因痛觉敏感性较低,胆绞痛症状常不明显,而多表现为胸部不适,易引起误诊。我院收治32例老年人胆心综合征。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妇女服用补钙药物可以大大减轻经前期综合征。 美国纽约圣·卢克斯医疗中心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结论。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妇女月经前期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包括身体肿胀、疼  相似文献   

16.
就诊日期:2005年2月1 6日,农历大年初八,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症状:明显感觉肠胃不适、头晕恶心、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几乎每个长假过后的一两周内,很多人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一天过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工作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神经衰弱和过敏患者都有大幅度增加;普遍有人感觉精神疲惫,抑郁失落,焦虑不安,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17.
就诊日期:2005年2月1 6日,农历大年初八,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症状:明显感觉肠胃不适、头晕恶心、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几乎每个长假过后的一两周内,很多人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一天过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工作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神经衰弱和过敏患者都有大幅度增加;普遍有人感觉精神疲惫,抑郁失落,焦虑不安,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节日综合征"? 节日综合征,是指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表现.通常表现为:在节后的头几天,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做事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胃不适、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长假期间,人们缺乏对自己的约束,无限制地聚会、游玩、娱乐,而打破了固有的生活规律.当从轻松的、无规律的假期回归到井然有序的生活时,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出现"反抗和抵触",因此就有了上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坑道作业官兵不适症状发生情况及其与就医行为的关系,为做好官兵卫生防护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某部200名坑道作业官兵进行了调查,将结果录入基于EPIdata(3.0)软件建立的数据库,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不适症状发生情况以及与就医行为的关系及关联强度。结果所调查的道作业官兵不适症状发生率为25.13%,主要不适症状表现为失眠、乏力、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等;对官兵不适症状与就医行为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就诊者中有48.93%的人出现2~3种不适症状,27.66%的人出现5种以上不适症状,其中出现失眠、乏力、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时就诊的机率较高,是官兵寻求医疗帮助的主要因素;随着不适症状的增加,官兵寻求医疗帮助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出现2-3种不适症状者寻求医疗帮助的可能性是仅出现个别不适症状者的4倍以上,而出现4种以上症状者寻求医疗帮助的可能性是仅出现个别不适症状者的6倍以上。结论随着不适症状的增加,官兵寻求医疗帮助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不适症状的数量与就医行为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过节总是皆大欢喜,免不了美食佳肴,杯酒尽欢,这时总有人忘记了要保持节制。饮食过量、生活作息紊乱,身体最先发出警报的就是消化系统。所以,节后健康调整,首先从调整肠胃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