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直肠癌的病人在施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过程中。由于肿瘤过大或二次手术的扩大切除,往往造成盆腔腹膜的缺损。我院2000年6月~2004年6月用涤纶补片修复盆腔腹膜缺损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累及远端阴道及会阴体时行后盆腔脏器切除及远端阴道及会阴体切除后会阴重建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例直肠癌联合远端阴道及会阴体切除后的重建方式及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行子宫及阴道全切除,3例行子宫及阴道后壁切除,5例行单纯远端阴道和(或)会阴体切除。分别采用大网膜填塞(4例)、阴道前壁翻转缝合(3例)、子宫后倾(2例)、带蒂乙状结肠(2例)重建盆腔及阴道会阴缺损。1例患者盆腔严重感染,2例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或裂开。结论女性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率极高,可根据盆腔、会阴及阴道的缺损情况选用子宫或网膜填塞盆腔、带蒂肠段或肌皮瓣、生物补片等方法进行一期修复缺损,采用腹直肌或臀大肌肌皮瓣修复会阴巨大缺损成为目前主流的修复方式,但国内该技术报道极少,值得积极开展应刚。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操作中,盆腔解剖平面随直肠系膜内收到达肛管上方,会阴部操作时切除贴近直肠的提肛肌与盆腔手术平面汇合,在标本上形成狭窄的腰部,称为"Morson腰",也称之为"外科腰"。病理学研究证实,此处是直肠标本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阳性率和  相似文献   

4.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及局部复发、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47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1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1%(5/31)和68.8%(11/16)。χ^2检验显示,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相关(P=0.001)。47例患者5年生存率18.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单发(P=0.0458)和肿瘤侵犯深度(P=0.0053)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犯深度(P=0.010)是影响预后最主要因素。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肿瘤侵犯深度,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我科收治的9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便血(78%)。本组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5例,局部广泛切除术2例,随访发现7例均在术后2年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最长生存32个月,2例晚期患者存活不到3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无论Miles’术还是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均不理想,提高治疗水平的唯一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已成为根治性治疗局部晚期/复发直肠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围手术期管理能力的提高,患者长期预后显著改善。然而,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恢复进程,目前仍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难题。精准的手术层面和合适的术中体位有助于充分显露术野,准确辨认主要血管,降低术中出血的发生风险。生物补片、肌皮瓣和带蒂大网膜是常见的盆底重建方式,联合其中两种方式修复盆腔缺损可能进一步降低空盆腔综合征的发生率。髂血管重建能有效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和室间隔综合征。微创技术的应用和预康复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笔者对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手术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肛管结肠直肠黑素瘤的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诊治的14例肛管结肠直肠黑素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65.0±4.6)(27~86)岁。肿瘤位于肛管10例(71.4%)、直肠3例(21.4%)、结肠1例(7.2%)。误诊率71.4%。明确诊断后行局部扩大切除术3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5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2.5~11.5年,仅2例存活至今。结论:肛管及结肠直肠黑素瘤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易被误诊的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目前提高生存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骶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人组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间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可行局部根治性切除但又难以保留肛门的97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按人院顺序交替分为腹会阴组(49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腹骶组(48例,行腹骶联合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与腹会阴组相比,腹骶组手术时间(包括第2次调整体位的时间)明显延长[(188±45)min比(143±48)min,P=0.000],非计划性前列腺或阴道损伤发生率降低[0比14.3%(7/49),P=0.032],会阴部切口感染率降低[2.1%(1/48)比18.4%(9/49),P=0.040]。结论腹骶联合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6.2盆腹膜重建的种类和方法6.2.1盆底隔离法如前所述,因超低位直肠/肛管癌浸润会阴直肠隔、盆侧壁及肛周扩约肌群而实施了新腹会阴局部扩大切除术,因T。期直肠癌浸润子宫阴道或膀胱前列腺部分组织而实施了盆腔脏器局部扩大切除术,因局部复发性直肠癌而实施了腹会阴联合再切除术,因各种原因对中晚期直肠癌实施了Hartmann手术,以及因技术不确定性而实施了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无论手术切除范围或术者的操作技巧如何,由于病变性质决定了这类手术只能定位于根治性(R0)与姑息性(R2)之间的程度。因此,初次切除只是获得治愈或延长生存期的第一步,接下来是盆腔放疗或局部内放射治疗,最后,尚存在局部复发的高风险,若发生,可经会阴骶尾部再次甚至多次对复发癌行局部姑息性切除。因而预先有效的盆底隔离就可避免再手术时的小肠损伤,这就是盆底重建术的主要功能和适应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直肠恶性间质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直肠恶性间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4年7月间收治的9例直肠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D34、c-kit.9例均阳性,1例SMA阳性,1例SMA可疑阳性.1例S100阳性。予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3例,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3例,经腹前切除加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1例,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者,1例术后2年死于肝转移。结论直肠恶性间质瘤应根据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会阴部伤口愈合不良是腹会阴切除术后的重要并发症。此研究的标准是会阴部的立即皮瓣覆盖和长期横断面手术结果。Wang ED等对1995~2013年期间接受了腹会阴切除或盆腔脏器切除的214例直肠肛门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47例患者直接一期缝合(对照组),另外47例患者接受了立即带蒂皮瓣一期缝合(皮瓣组),皮瓣组患者更年轻,有更多影响伤口愈合的并发症,如HIV、吸烟者、克罗恩病者、复发癌、再次手术者、肛管癌的比例更大以及癌症分级更高,而对照组多为原  相似文献   

12.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ELAPE)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重要术式。由于ELAPE切除了更多的肿瘤周围组织.从而降低了环周切缘阳性率、肿瘤穿孔率和局部复发率,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其形成的盆底巨大缺损增加了会阴伤口相关的并发症,因此,ELAPE术后盆底巨大缺损的修复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已报道的关闭盆底的技术主要有直接缝合和借助于自体或异体组织修复(大网膜或子宫填塞、肌皮瓣移植修复和生物补片修补等)。直接缝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对白体或异体组织修复技术而苦,每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公认的最佳修复技术目前尚不明确。一项对比生物补片和臀大肌皮瓣修复盆底的综述指出,两种技术的术后并发症相似,但生物补片修复技术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花费减少,故推荐采片j生物补片修复盆底。今后的发展方向可能是组合使用几种技术来提高盆底修复的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卒,最佳的单一或组合技术尚需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存在环周切缘阳性率高及术中穿孔率较高而影响预后的缺点,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可克服这些缺点.但该术式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和并发症多等缺点。通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改良及并发症的防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就经胍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的特点、手术适应证、研究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1例银屑病并发臀部巨大黏液腺癌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收治1例64岁银屑病并发臀部巨大黏液腺癌男性患者。入院检查见左侧臀部肿物,大小约15 cm×10 cm,呈菜花样生长,伴大量胶冻样渗出。盆腔MRI提示左臀部皮肤区见不规则团状异常信号影,病变累及盆底双侧肛提肌及直肠后壁。分期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肿瘤切除及会阴直肠肛管切除术、近端直肠闭合术以及游离植皮修复术。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3个月,其状态良好,植皮成活,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对于银屑病并发肛周黏液腺癌,可选择腹会阴联合扩大切除术,并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肿瘤切除后的创面,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对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ELAPE)的腹组操作进行改良——即在腹部操作过程中经盆腔途径直视下切断肛提肌治疗低位直肠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到201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对36例低位直肠恶性肿瘤(距肛缘小于或等于5cm)患者行腹腔镜(26例)或开放(10例)手术中经盆腔途径行ELAPE术,术中可根据肛提肌受累情况个体化决定肛提肌切除范围:会阴部操作时无需翻转患者体位。总结该改良术式的初步应用结果。结果除开放手术者术中发生1例直肠穿孔外。其余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及中转手术。手术时间为(220.9±36.8)min,术中出血量为(121.6±99.7)ml。所有标本切断的肛提肌均附着在直肠系膜上,标本的环周切缘阳性率为5.6%(2/36)。术后随访2—27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经盆腔途径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操作简单、术中可个体化决定肛提肌切除范围、手术时间短和近期肿瘤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盆底腹膜关闭与否,将采用未实施盆底腹膜关闭的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未关闭组,采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盆底腹膜关闭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关闭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未关闭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未关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关闭组,GQOLI-74评分高于未关闭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盆腔腹膜关闭能够降低低位宜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平均 8( 2~ 12 )个月 ,首诊确诊 4例 ,误诊 6例。手术 9例 ,8例肿瘤直径 >3cm。其中 8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1例以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行局部切除 ,1例放弃手术仅行化疗 ,3月后死于肝、肺腹股沟等广泛转移。术后 8例行化疗 ,2例辅助放疗 ,化放疗联合应用 1例。术后 2年内死亡 5例 ,余 4例存活 ,存活最长者已超过 6年。 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 ,早期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是最优选择。长期生存有赖于早期治疗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骶前腔隙的自然引流或持续灌洗对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实施Miles术的7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后3 d将患者随机分为骶前持续灌洗组和骶前自然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积液、延迟愈合等情况.将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三种.结果 共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入组持续灌洗组37例(含术前放疗12例),入组自然引流组37例(含术前放疗10例).持续灌洗组会阴切口出现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3例,甲级愈合32例;自然引流组则分别为8例,3例,26例;两组间丙级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比21.6%,P=0.042).本研究中行术前放疗者22例,3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4例乙级愈合,15例甲级愈合;直接手术患者52例,7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43例甲级愈合,两组间乙级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比3.9%,P=0.039).结论 持续骶前灌洗明显改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后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前50 Gy的长程放疗可明显提高会阴切口乙级愈合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游大网膜移植促进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会阴伤口愈合的可行性。 方法 1998年 3月~ 10月 ,将 31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按根治原则完成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加游离的大网膜片移植于会阴伤口 (12例 )和对照组 :常规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19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变化 ,会阴伤口引流量 ,术后住院日和会阴伤口I期愈合情况及随诊结果。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发烧为8.3%比 36 .8% (x2 =3.13,P >0 .0 5 ) ;会阴伤口引流量为 110ml比 186 .4ml(t=5 .10 ,P <0 .0 1) ;术后住院日为18.2天比 2 5 .0天 (t=2 .5 6 ,P <0 .0 5 )和会阴伤口I期愈合率为 91.7%比 10 .5 % (x2 =19.89,P <0 .0 1)。术后3年随诊结果无差异。 结论 游离大网膜移植于会阴伤口 ,具有减少术后伤口感染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I期愈合率 ,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 ,是一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肿瘤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后内括约肌不同缺失程度对大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71例直肠肿瘤患者分别行低位前切除术、部分ISR、次全ISR、完全ISR,依次作为A组(内括约肌完整组)、B组(内括约肌缺失1/3组),C组(内括约肌缺失2/3组),D组(内括约肌完全缺失组),采用肛门直肠测压和Vaizey评分系统跟踪随访4组患者术后1年内大便失禁程度的动态变化,并用重复测量方差和多元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4组肛管高压区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缩短,随着术后时间推移高压区长度略有延长,但至术后12个月4组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41.873,P=0.000).4组肛管最大静息压均明显下降,至术后12个月时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B、C组皆升至约术前2/3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D组升至术前的1/3水平.术后10d时4组患者均出现Vaizey评分上升,此后B、C两组下降趋势相同,术后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8),并接近于A组;D组至术后12个月为13.7±3.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2个月,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高压区长度与大便失禁的主观评分Vaizey评分呈负相关(t=-4.802,P=0.000;t=-2.011,P=0.048).结论 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术后12个月内大便失禁严重程度Vaizey评分与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高压区长度相关.术后一年时绝大多数超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患者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