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晓兰  曹杨 《右江医学》2013,41(1):142-144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者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经痛。本病发病率为327/10万[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中70%以上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该病治疗上首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患者恐惧药物的副作用,可考虑手术治疗。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采取精确控温法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1支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三叉神经第1支痛患者83例,在DSA引导下采取精确控温法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总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并记录随访2年的复发情况。结果优69例(83.1%),良11例(13.3%),一般2例(2.4%),无效i例(1.2%),优良率96.4%(80/83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年,1年内复发5例(6.0%),2年内复发13例(15.7%)。结论DSA引导下精确控温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工支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卵圆孔与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运用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B组采用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评分(PSS)、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组内VSA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PSS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疗效相似,但A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结论相比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而言,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更安全及不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经验,探究DSA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方法:将收治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下实行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治疗期间的各种临床现象和出现的不良反应,10个月之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均经卵圆孔穿刺成功。手术后1、3、5、7 d成功率分别为81%、91%、93%、95%,而且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10个月之后对57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成功率达到96%,无复发现象。结论:DSA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SA介导经翼腭窝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6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介导行经翼腭窝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微创治疗的资料,总结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特别是疼痛正性教育,术中与术者的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疼痛的变化,同时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疼痛显著缓解,术后半年无1例复发,达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与经皮穿刺卵圆孔射频热凝术两种方法及其治疗第二支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单纯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分为圆孔组和卵圆孔组,每组20例,分别行经皮圆孔穿刺和经皮卵圆孔穿刺,明确定位后常规射频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穿刺所用的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消失,两组穿刺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孔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卵圆孔组有1例上颌神经损伤,3例下颌神经损伤。结论: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和卵圆孔射频热凝术均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但经皮穿刺圆孔技术定位准确,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一桃  王翔  邢元龙 《安徽医学》2009,30(4):460-461
目的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其疗效进行总结与再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温控热凝射频治疗方法,在X线图上,以耳-床线为基线进行定位,提高穿刺准确性,先行方波定位刺激,确定无误后进行热凝治疗。结果54例中,疗效优48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1例。优良率94.44%。再次射频治疗2例。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适应证广、复发率低等优点。在治疗过程中,以耳-床线为基线定位,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简化了操作,缩短了疗程,避免了严重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背景]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病例报告]给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者为7例,症状改善者为2例,无效者为1例.[讨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疗效可靠及可重复治疗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组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良率61.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优良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1,P0.01),治疗组术后中期的临床疗效随访,总有效率仍为96.8%,2例复发,占6.5%,经第2次射频热凝术治疗完全止痛。结论 DSA机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李晓兰  曹华 《微创医学》2013,8(4):525+53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触电样短暂且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射频热凝术是操作相对简单、效果比较确切、风险相对较小的一种治疗方法[2]。我院康复疼痛科2009年以来在数字减影技术(DSA)介导下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瑜  倪家骧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0,32(8):616-618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三叉神经痛CT引导下舍频热凝术患者,予芬太尼1.6μg/kg+丙泊酚1mg/kg诱导,丙泊酚以6mg/(kg·h)持续泵入。记录入室(T1)、穿刺定位(T2)、麻醉诱导(T3)、治疗第1次(T4)、治疗第2次(T5)、治疗第3次(T6)、治疗第4次(T7)、手术结束(T8)、睁眼(T9)、定向力恢复(T10)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BIS的变化。结果 BIS在T4、T5、T6和T7时下降,与T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IS可以指导、监测患者的麻醉镇静深度。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中将BIS维持在60~79即浅麻醉状态时可满足三叉神经痛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2.
周平  程权  杨晶晶  季璐璐 《微创医学》2022,(6):737-740+758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n=72)和对照组(n=68)。对照组予以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射频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频热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2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后射频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57.570,P组间<0.001),且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时间=767.389,P时间<0.001),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交互=27.964,P交互<0.001)。其中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均低于治疗前,且射频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均P<0.05)。(3)两组患者口服卡马西平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射频组患者在射频治疗后存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维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方法在三维CT引导下应用改良的Hartel法经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术中电刺激试验验证靶点,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靶点射频温控毁损。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54例,2例患者疼痛减轻,仅需口服常规剂量药物即能控制疼痛,治愈率96.43%;54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2例术后患区窜跳痛、12例咀嚼力减弱、6例头痛眩晕,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可减少穿刺过程因深度或方向掌握不当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均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在CT引导下进行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于手术后第2日评价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2d优效56例(96.6%)、良效1例(1.7%)、差效1例(1.7%)、无效0例,优良率98.3%(57/58例);术后随访2年优良率为96.6%(56/58例)。术后出现3例面部肿胀者,3d后肿胀消失;术后出现1例略感咀嚼无力者,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角膜炎,6个月后治愈。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2年,1年内无复发病例,2年内复发2例(3.4%)。结论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卵圆孔定位并立体定向穿刺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术前CT薄层扫描,通过Brain LAB手术计划系统确定患侧卵圆孔的三维坐标,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穿刺患侧卵圆孔,根据疼痛分布范围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阻抗250~400Ω,平均289Ω。8例患者一次治愈。3例上颌支+眼支疼痛的患者治疗后上颌支的疼痛立即消失,1周内眼支分布区的疼痛也消失。所有患者触觉得以保留。3例患者在热凝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增高,经过镇静和(或)让患者大声喊叫后可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后继续治疗;2例术后由于紧张和血压升高等出现一过性眩晕,无其他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的关键在于卵圆孔的准确定位,在CT引导和立体定向仪辅助下,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DSA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治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蝶腭神经节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7例三叉神经痛(第II支)患者和2例丛集性头痛患者在DSA定位引导下行患侧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9例患者经治疗,18例疼痛完全缓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为0~2分,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后疼痛有所减轻,但VAS评分仍达5~6分,再行眶下神经射频热凝术后疼痛缓解。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5年;疼痛均完全解除,无复发现象,未服用其他镇痛药物。结论DSA引导下行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第II支)、丛集性头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T引导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术治疗5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经6个月随访,疗效优者50例,良者1例,差者2例,优良率96.2%.结论 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DSA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射频热凝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术后1 d、3 d、1周VAS评分分别为2.12±0.64、1.04±1.02、0.46±0.3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优良率分别为55.6%、74.1%、92.6%.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年随访22例,优良率86.4%,1例复发,占4. 5%.结论:DSA引导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疗效。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例患者)应用经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第2组(30例患者)应用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第3组(13例患者)应用眶上神经撕脱术,然后应用2χ检验评价其即刻疼痛缓解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即刻疼痛缓解率为95%、93%及92%,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48〉0.05)。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3年疼痛复发率各为25%、27%及61%,5年疼痛复发率各为35%、40%及69%。结论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经CT定位引导下向患侧卵园孔穿刺至三叉神经半月节,给予阻抗、神经电生理测试后,先行42℃、60 s的自动脉冲射频治疗,再给予80℃、90s,3个周期的射频热凝,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本法治疗后,27例患者疼痛立即消失,随访2~15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1年疼痛复发,1例术后疼痛减轻,另1例完全无效,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