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夹脊穴配合痛点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确诊为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夹脊穴配合痛点药物皮内注射联合口服加巴喷丁片及甲钴胺片,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片和甲钴胺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以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期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期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配合痛点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建辉  赖应庭 《西部医学》2017,48(6):67-67,72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加巴喷丁和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加巴喷丁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神经痛VAS评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6.67%,前者优于后者(P<0.05);神经痛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减轻时间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快、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3.
肖红艳  蔡亮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81-1381,1425
目的 观察口服阿米替林联合He-Ne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He-Ne激光仪光束照射皮疹区,每天1次,每次15~20min,14d为1疗程;同时口服阿米替林,每次25mg,每天3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81例,显效13例,好转6例,痊愈率81%,总有效率94%,其中仅1例发生后遗神经痛.结论 口服阿米替林联合He-Ne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臭氧皮内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睡眠质量和生活质...  相似文献   

5.
蒯卫华  朱益民 《当代医学》2009,15(27):61-62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皮内注射治疗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5岁以上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5例,采用腰骶神经丛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86.67%),好转2例(13.33%),总有效率100%。结论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迅速缓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皮内注药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联合、加巴喷丁及皮内注射3组各26人,联合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皮内注药治疗;加巴喷丁组单用加巴喷丁治疗,皮内注药组单用皮内注药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焦虑等情况进行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治疗后6周还是10周,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尔顿抑郁状态量表(HAMD-14)及焦虑自评量表法(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更明显(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未见显著差异。治疗后6个月内,联合组复发率3.8%,远低于加巴喷丁组的26.9%和皮内注药组的30.8%(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皮内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阿米替林片与普瑞巴林胶囊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片与普瑞巴林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疼痛减轻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开始治疗后第1、2、3周VAS评分均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阿米替林片联合普瑞巴林胶囊在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东祥 《四川医学》2011,32(2):222-224
目的评价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应用各种非麻醉性止痛药治疗无效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1周为调整期,2周为稳定期,3周为疼痛减轻和缓解者逐渐减量至停药,停药后随访1周,从2周开始到停药后1周时,每周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1次,共3次。结果 84例患者用阿米替林治疗的量为(62.5±12.5)mg。疼痛完全缓解者占90%,总有效率93%。全组均有轻度口干、困倦反应,但都能耐受。结论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红  丁永永 《重庆医学》2017,(30):4220-4222
目的 评价脊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神经妥乐平(NTP)硬膜外注射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该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0例,年龄60~85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NTP硬膜外注射,观察组给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NTP硬膜外注射,观察对患者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改善情况,并计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NTP硬膜外腔注射是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降低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3例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阿昔洛韦、阿米替林、芬必得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0.7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9.30%;对照组治愈率72.5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皮下神经干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皮下神经干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皮下神经干扰组,B组为局部神经阻滞组,C组为药物治疗组。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T。)、治疗后当日(T1)、治疗后3d(T2)、7d(T3),14d(T4)、1个月(T5)各时间点的口述疼痛评分(VAs)、数字疼痛评分(NRS)、睡眠质量评分(QS)及疼痛发生频率(F),以综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不同时间点,A组与B组VRS、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T。时间点,A组QS评分明显高于B组,F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T1、T2时间点,A组VRS、NRS评分及F值明显低于C组,QS评分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T3、T4时间点,A组VRS、NRS评分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点,A组QS评分明显低于C组,F值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神经干扰法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早期硬膜外置管持续给药的止痛效果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药物组(117例)和联合组(65例),其中药物组行抗病毒治疗,联合组除抗病毒治疗外,另依据患者带状疱疹所在的部位、疼痛范围及受累神经,选择相应的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连接PCA泵,PCA内含0.5%利多卡因300ml,泵速为3~5 ml/h,单次量为2 ml,根据患者主诉症状调整泵入量.用药后每日观察疗效,出院后的第1、3、12个月时随访PHN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药物组,联合组未见PHN发生,药物组PHN的发生率为6.25%(7/1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早期硬膜外置管持续给药的止痛疗效确切,并可降低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SPD)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A组,阿米替林+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B组,单用阿米替林治疗和C组,单用认知行为治疗),每组30例,观察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F-MPQ)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疼痛缓解程度和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8周后,A组显效率(66.67%)高于B组(40.00%)和C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P<0.05),但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P>0.05);HAMD评分和SF-MPQ总分及各因子积分,3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下降,干预后第4、8周末,A组各项评分低于同期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米替林治疗SPD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用阿米替林或认知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60例临床诊断为PHN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30)为药物治疗组,Ⅱ组(n=30)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和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1周后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Ⅰ组比较,Ⅱ组治疗后1、2、3和4周时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升高(P〈0.01)。结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是治疗PH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曲马朵与芬太尼在成人脊柱手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曲马朵T组(60例)和芬太尼F组(60例),T组采用曲马朵20 mg/kg,F组采用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含氟哌利多1.2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试验采用双盲法.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 hNRS评分、术后呼吸抑制与过度镇静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时间段NR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曲马朵在成人脊柱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与芬太尼相当,效果确切,但副作用明显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分别给予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4周和单纯应用加巴喷丁治疗4周。采用VAS评分方法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梨状肌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梨状肌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29例)。A组接受银质针联合梨状肌注射治疗,B组仅梨状肌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和3周及1个月时所有患者均行VAs评分,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3周和1个月时优良率分别为93.5%(29/31例)、87.1%(27/31例)均高于B组72.4%(21/29例)、58.6%(17/2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银质针联合梨状肌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优于单纯梨状肌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药等;神经阻滞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支配节段于鞘内注射镇痛液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一周后VAS评分首先降低,对照组起效慢,两周后开始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两组镇痛总有效率均≥70%,但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率(65.38%)及总有效率(84.6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椎旁神经阻滞疗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PHN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PHN病人随机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A组)、口服药物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口服药物联合DRG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组(C组),每组2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8、12、24周以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病人疼痛程度,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病人的SF-MPQ中的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及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1周、8周、12周及24周,B组和C组病人VAS、PRI、PP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 < 0.05~P < 0.01),治疗后24周,B组与C组病人VAS、PRI、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各时间点VAS、PRI、PP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P < 0.01)。治疗后B、C组病人均无明显不良反应,部分病人在口服普瑞巴林后出现程度不等的头晕、嗜睡,均可耐受,且随着治疗的进行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DRG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PH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重度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9例,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皮内注射治疗,问卷调查记录每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严重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1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疗效可至少维持8周,且不良反应轻微、短暂。结论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短暂,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