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大鼠卵巢局部γ射线照射后的骨形态计量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辐射对性腺的损伤已为人们所知 ,但对其产生的骨代谢远后效应研究甚少。早在 6 0年代 ,有人报道用 4 4Gy与30Gy的X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卵巢 ,导致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1 ,2 ] 。笔者曾以 5 0GyX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卵巢[3] ,观察到卵巢辐射损伤后的骨吸收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 ,笔者用5 0Gy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卵巢 ,90d后进行血清雌二醇测定和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观察 ,并与去势雌性大鼠和假手术大鼠进行了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雌性SD大鼠 ,5月龄 ,体重 2 6 0~ 2 70g ,由上海必凯实验动物公司提供 (清洁级 ,沪医实验…  相似文献   

2.
运动对切除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以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运动对切除卵巢前后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钙和激素进行比较。方法:切除卵巢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运动十钙联合组、运动1组、运动2组、服钙组、雌激素组和制动组。检测各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和骨密度。结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显示,运动各组的各项成骨指标最优,制动组最差,模型组、服钙组和激素组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各组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切除卵巢前的运动可增加大鼠骨的储备量,切除卵巢后的运动可减缓大鼠骨量的丢失,有利于保持大鼠的骨量。运动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可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K对尾悬吊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维生素K对模拟失重大鼠骨质的影响,为失重骨丢失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SD雄性大鼠分为3组,自由对照组(FAC),悬吊对照组(SC),维生素K悬吊组(SVK)(50mg/kg weight/d),每组9只。每天灌胃给药,实验期为21d。观察维生素K对尾悬吊大鼠血清骨钙素(BGP)、骨生物力学、矿盐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及碱性碱酸酶(ALP)活性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SC比较,SVK血清总BGP和结合型BGP,股骨和胫骨矿盐含量,股骨生物力学,胫骨ALP活性含量均显著增加;股骨干NO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维生素K可改善尾悬吊大鼠的骨代谢和骨结构,减少骨丢失,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折危险度。  相似文献   

4.
长期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量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无负重游泳组(ZS组)、负重3%游泳组(TS组)、负重6%游泳组(SS组)、负重9%游泳组(NS组)、实验对照组(EC组,放入温度相同的浅水中自由浸泡60分钟)及安静对照组(NC组)。游泳训练共10周,每周训练6天,每次60分钟。实验后测试各组大鼠血清ALP(碱性磷酸酶)、TRA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BGP(骨钙素)、T(睾酮)、C(皮质醇)水平及BMD(骨密度)和BMC(骨矿含量)。结果:(1)SS组右侧股骨BMD、BMC均显著高于NC组、EC组和ZS组(P<0.05,P<0.01),TS组右侧股骨BMD、BMC均显著高于ZS组(P<0.05)。(2)SS组血清ALP、BGP水平非常显著高于NC组、EC组、ZS组和NS组(P<0.01),血清BGP水平显著高于TS组(P<0.05),血清TRAP水平显著高于NC组、EC组和ZS组(P<0.05)。TS组血清ALP水平显著高于NC组、EC组和ZS组(P<0.05),血清BGP水平显著高于ZS组(P<0.05)。结论:适宜强度游泳运动能促进生长期大鼠骨发育。  相似文献   

5.
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代谢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自由活动对照组、悬吊对照组、悬吊中药大(30g/kg)、中(20g/kg)、小(10g/kg)剂量共5组。后3组给予中药灌胃“强骨抗萎方”(1ml/kg),实验期21d。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骨生物力学、矿盐合量、骨密度、骨钙素(BGP)的作用。结果 悬吊大鼠中药组骨生物力学性能各指标、骨密度、骨矿合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清BGP合量增高,骨组织BGP合量有增高趋势。结论 “强骨抗萎方”可以有效改善失重状态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骨密度,促进骨矿盐的沉积,减少骨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去卵巢组(OVX-4、8、12三组),假手术组(SHAM-4、8、12三组),去卵巢+运动组(OVX+T-4、8、12三组),每组10只。运动组采用跑台训练,坡度5°,60分钟/天,5天/周。分别于4、8、12周取材测试。以DXA测定大鼠全身BMD;以骨形态计量学测量大鼠胫骨骨微结构,测试结果主要包括静态参数(BV/TV、Tb.Th、Tb.N和Tb.Sp)和动态参数(Ob.N/mm、%L.Pm、MAR、BFR/BS、Oc.N/mm)两部分。结果:骨密度结果显示,与同期OVX组大鼠相比,OVX+T-4组无显著变化,OVX+T-8、12组显著升高,虽仍低于同期SHAM组,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静态参数结果显示,与同期OVX组相比,OVX+T-4组各静态参数均无显著变化;OVX+T-8、12组BV/TV、Tb.Th显著升高,Tb.Sp显著下降,但与同期SHAM组相比仍显著降低。动态参数结果显示,OVX+T-4、8、12组的骨吸收指标(Oc.N/mm)显著低于同期OVX组,骨形成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同期SHAM组相比,骨吸收参数已无显著性差异,而骨形成参数(Ob.N/mm、%L.Pm、BFR/BS)仍显著升高。结论:持续4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可抑制去卵巢大鼠骨吸收,但尚未对去卵巢大鼠的密度和骨微结构产生明显影响;持续8周及以上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不仅可以显著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还能够明显改善由于去卵巢所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7.
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87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6周高脂高糖膳食并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取43只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糖尿病运动1组、2组和3组。运动组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5天,运动强度分别为10m/min、15m/min、20m/min。实验6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胰岛素等糖代谢相关指标以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钙和磷。结果:与糖尿病安静组相比,各糖尿病运动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其中以糖尿病运动1组和运动2组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胰岛素水平升高,其中以糖尿病运动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运动1组和运动2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碱性磷酸酶、钙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糖尿病运动2组和3组血磷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中强度运动可较好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及提高血清骨钙素水平,从而改善糖尿病骨代谢状况,有利于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金雀异黄酮和雌激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微结构的影响,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6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卵巢组(50只)。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跑台运动组、振动训练组、金雀异黄酮组和雌激素组,并开始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游离左股骨和第5腰椎,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的左股骨和第5腰椎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选取股骨远端和第5腰椎椎体距生长板1 mm处,2.0mm×3.5 mm、厚0.9 mm的骨组织区域为感兴趣区域,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大鼠经全身垂直振动和雌激素干预后,股骨体积骨密度(v BMD)、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数目(Tb.N)显著增加,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下降,骨小梁厚度(Tb.Th)和结构模型指数(SMI)无显著变化。经跑台运动和金雀异黄酮干预后,Tb.Sp显著下降,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去卵巢大鼠经跑台运动、全身振动、金雀异黄酮和雌激素干预后,第5腰椎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全身垂直振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微结构的改善效应大于跑台运动和金雀异黄酮,且对股骨的改善效应大于腰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糖尿病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对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相关的机制研究表明糖尿病通过脂肪因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骨硬化蛋白、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促炎因子、骨髓脂肪组织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诱导了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就糖尿病对骨代谢影响的基础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α骨化醇对肾辐射损伤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方法  6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模型 (Ⅱ ) ,假手术 (Ⅰ )和α骨化醇治疗 (Ⅲ ) 3组 ,每组 10只。以 15Gy1 37Cs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局部制备肾辐射损伤模型 ,照射后 1周 ,α骨化醇治疗组给予萌格旺 0 1μg·kg体重 - 1 ·d- 1 ,以 1%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制成混悬液灌胃 ,1ml/只 ,模型组以 1%CMC灌胃 ,连续 3个月。实验结束后 ,各组大鼠取L1 ~L4 腰椎及右侧股骨 ,分别测定骨密度 (BMD)、骨形态计量和生物力学等指标。结果 与Ⅰ组比较 ,Ⅱ组的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 ,骨小梁体积、厚度减少 ,骨小梁间距增宽 ,矿化沉积率 ,股骨、腰椎的最大载荷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α骨化醇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 ,腰椎骨密度明显提高 (P <0 0 1) ,骨小梁体积、宽度显著增加 ,骨小梁间距变小 (P <0 0 5 ,P <0 0 1) ,矿化沉积率 ,股骨、腰椎的最大载荷明显提高 (P <0 0 5 ,P <0 0 1)。结论 α骨化醇对肾局部辐射损伤导致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软X射线局部照射后大鼠伤口组织细胞周期的时相变化。方法 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BrdU掺入后采用SABC染色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在伤后3-9d,对照侧G0/G1期细胞逐渐减少,S期细胞增加,9d时达到峰值;G2/M期细胞增加,15d时达到峰值。照射侧G0/G1期细胞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在伤后12-22d,照射侧S期细胞逐渐增加,22d时达到峰值,大量的细胞停留在S期。在整个愈合过程中,G2/M期细胞百分数均低于对照侧。BrdU掺入SABC染色阳性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结论 5.21Gy软X射线局部照射后,细胞发生G1期阻滞和S期延长,G2/M转换障碍,细胞分裂增殖受抑,创伤愈合延迟与细胞周期的紊乱有关,G1期阻滞和S期延长越严重,愈合延长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潜水员骨代谢与其工作环境的关系。方法  73名男性海军潜水员检测血Ca ,P ,ALP ,BGP ,尿Ca/Cr ,NTx;骨密度 (BM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潜水员血清Ca ,P ,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血清BGP及骨密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尿Ca/Cr及NTx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潜水员特殊作业条件下的重力载荷等诸多的环境因素对潜水员骨代谢 ,骨密度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随机均分成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F)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P)。治疗8个月后,检测各组血Ca、P、iPTH、beta-CTX、PINP和FGF23等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与试验开始时相比,HD组的P[(2.73±0.83) vs(2.27±0.54) mmol/L]和PTH[(453.2±44.2) vs (438.7±41.0) pg/ml]水平显著升高(P<0.05),HF组的FGF23[(410.3±99.5) vs (450.7±88.6) ng/ml]水平显著下降(P<0.05),HP组PTH[(370.9±35.5) vs (458.3±49.2) pg/ml]、beta-CTX[(2.01±1.34) vs (2.74±1.26) ng/ml]和FGF23[(408.7±89.9) vs (459.9±76.1) ng/m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尤其是联合血液灌流较单纯血液透析改善骨代谢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了1.5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0.286Gy/min)对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的影响,及胸腺细胞亚群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剂量照射后,胸腺细胞CD3分子的百分率明显增高,胸腺细胞CD3阳性细胞比例为对照组的177.61%。同时,胸腺中CD4+及CD8+细胞比例亦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202.5%及165.87%。然而,胸腺中CD4+、CD8+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为对照组的68.28%,与此同时,胸腺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55.14%。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he aim was to define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recently introduced 320-row CT of the temporal bone (tb) in comparison to a 16-row tb CT.

Methods

A cadaveric head phantom was used for repeated tb volume CT studies (80–120 kV, 25–150 mAs), performed in a 320-row scanner (single rotation, 0.5 mm slice thickness, kernel FC 51) in comparison to 16-row helical CT using standard acquisition parameters (SAP) of 120 kV and 75 mAs (kernel FC 53). Qualitative image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by two radiologists using a 5-point visual analogue scale. Image noise (DSD) was determined by region of interest (ROI) based measurements in cadaveric as well as water phantom studies. Dosi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dose (ED) and organ dose (OD) of the len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Image quality of 320-row tb CT was equivalent to 16-row CT for SAP scans, resulting in image noise levels (DSD 16-/320-row) of 109/237 and 206/446 for air and bone respectively. DSD differences were predominantly (>90%) attributable to the different kernels available for tb studies in 16- and 320-row CT. Radiation exposure for 16-/320-row SAP scans amounted to 0.36/0.30 mSv (ED) and 10.0/8.4 mGy (lens dose).

Conclusion

320-row volume acquisition in tb CT delivers equivalent image quality to 16-row CT while decreasing radiation exposure figures by one sixth. Image noise increase in 320-row CT is negligible with respect to image quality.  相似文献   

16.
大鼠胸部受到20Gyγ线照射后肺组织的形态计量学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通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测量肺局部经20Gyγ线照射后,早期不同时间肺各项主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7天后肺微动脉、微静脉管壁增厚,管腔通透性指数(管腔面积/血管全面积)减小(P<0.05)。对管壁厚度与管腔通透性指数的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呈直线负相关(Y=1.38-0.198X+0.01X2,R=-0.919),表明管腔的缩小是由于管壁的增厚所致;受照15天后大鼠肺组织的肺泡壁厚度增厚;肺泡腔面积减小;肺间质面积增大(P<0.0l);电镜结果显示:微血管周围渗出严重;肺Ⅱ型细胞排空明显;肺组织中细胞种类、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了1.5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0.286Gy/min)对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的影响,及胸腺细胞亚群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剂量照射后,胸腺细胞CD3分子的百分率明显增高,胸腺细胞CD3阳性细胞比例为对照组的177.61%.同时,胸腺中CD4+及CD8+细胞比例亦显着增加,分别为对照的202.5%及165.87%.然而,胸腺中CD4+、CD8+细胞的比例显着降低,为对照组的68.28%,与此同时,胸腺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55.14%.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及所致公众剂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匮天然辐射豫所致公众剂量的大小、构成和方式。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电离)雨地表γ辐射的外照射剂量为0.77mSv·a-1。;通过食入和吸入进入人体内昀放射性核素形成的内照射总计1.66mSv·a-1。天然辐射内照射源自的80%(全部天然辐射源的55%)来自吸入222Rn和托220Rn的短寿命子体。天然辐射源产生的北京地区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2.43mSv·a-1,当前北京居民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2.39×104man·Sv·a-1。  相似文献   

19.
一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病人经大剂量全身照射(TBI,70Gy)和化疗[柔红霉素(DNR)80mg.静脉滴入;环磷酰胺(CY)每天40mg/kg,静脉滴入,连续两天]预处理后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治疗,因严重的过敏反应,骨髓细胞来能植入而成为一例典型的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白细胞最低值为2.2×107/L(+7天),在1.0×109/L以下达66天,血小板最低值10.0×9/L(+20天),第90天仍为20.0×9/L,经住入无菌层流洁净病室,严格无菌隔离,大剂量联台交替应用抗感染药物,改善微循环,输全血,输液等积极综合对症治疗后得以存活,说明部份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例,即使不经骨髓移植,也是能够救治的.此外本例慢粒病人经放化疗后活存至今已25个月,距发病已37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