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报道了国内重组人白介素-6(rhIL-6)对6.5Gy照射Cs7BL/6J小鼠后10天造血功能(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粒系和红系祖细胞)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rhIL-6对照后早期造血的影响与白细胞介素-6(IL-6)剂量有关,且作用是双向的.当IL-6剂量在200~1000μg·kg-1·d-1时,脾重和内源性肿结节(CFU-S)数随IL-6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CFU-S数的增加统计学意义更明显.与此同时骨髓有核细胞数和CFU-GM产率以及CFU-GM/股骨也明显增加,但1000μg·kg-1·d-1组的效果反而下降,因此,rhIL-6促进照后早期造血恢复的最佳剂量可能在500μg·kg-1·d-1左右.当IL-6剂量为10μg·kg-1·d-1时,对照射小鼠造血恢复起抑制作用。这些发现对rhIL-6的应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小鼠巨核系祖细胞集落体外甲基纤维素常规培养基础上,观察了EPO、rhIL-3、rhIL-6及rhGM-CSF4种造血生长因子单独或两种因子联合对小鼠骨髓CFU-MK形成的作用。结果提示,除rhIL-3外,EPO、rhIL-6和中6M一CSF均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小鼠骨髓CFU-MK形成的活性,其中以中6M-CSF刺激活性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rhIL-6和rhIL-3或rhGM-CSF之间联合应用时,有协同促进CFU-MK生成的作用,但500U/ml的rhIL-3和10ng/ml的rhGM-CSF联合应用时,未观察到两者之间的协同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了不同剂量rhIL-6对6.5Gy照射C57BL/6J小鼠外周血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IL-6的剂量分别为10,200,500和1000μg·kg^-1·d^-1,连续给药4天,首次于照后30分钟入,皮下注射,每日两次。照后5,11,14,18,22和30天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等变化。结果表明:IL-6的4种剂量治疗组外周血细胞数降至最低值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即:WBC为5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了不同剂量rhIL-6对6.5Gy照射C57BL/6J小鼠外周血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IL-6的剂量分别为10,200,500和1000μg·Kgt-1·d-1,连续给药4天,首次于照后30分钟给入,皮下注射,每日两次。照后5,11,14,18,22和30天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等变化。结果表明:IL-6的4种剂量治疗组外周血细胞数降至最低值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即:WBC为5天,PLT为11天,RBC为14天。然而,在IL-6剂量大于或等于200μg·Kg-1·d-1时,各组外周血WBC、PLT和RBC的最低值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其后的恢复程度也比对照组高。IL-6治疗组外周血三类血细胞最低值及一定时期的恢复程度与IL-6剂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结论:通过本研究,rhIL-6将是治疗辐射引起的血小板生成减少的候选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观察了不同剂量的rhG-CSF对6.5Gy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予受照小鼠每日rhG-CSF1.25、2.50及5.00μg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恢复明显加快,以5.00μg剂量组效果为最佳,照射后10d骨髓及脾脏CFU-GM,暴增型红系祖细胞集落(BFU-E)及混合型祖细胞集落(CFU-Mix)含  相似文献   

6.
小鼠脾基质细胞特性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体外液体单层和器官培养技术研究了小鼠脾基质细胞某些特性和功能。结果发现,大剂量照射后骨髓细胞与脾基质细胞混输组较单输BMC组受体CFU-S及CFU-F数明显增高(P<0.01);脾CFU-F的D0值为2.8Gy;低剂量照射后对基质细胞增殖有刺激效应;基质细胞周围可见有造血免疫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IL-2体外激活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PBSC)移植物的抗白血病细胞毒作用,以及rhIL-2处理对PBSC移植物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条件下,PBSC移植物与不同浓度rhIL-2(1000,500和250U/ml)共培养24及72h,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激活的PBSC移植物细胞毒作用,并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条件对rhIL-6药效的影响,优化给药方式。方法:以γ射线照射6.5Gy的LACA小鼠为造血系统损伤模型,分别按不同的给药途径(皮下或腹腔注射)、每日次数(每天1次或分2次给药)、每日剂量(500μg·kg-1·d-1×4,250μg·kg-1·d-1×8)和开始治疗时间(照后30min、12h、24h和72h)等给rhIL-6,观察照后第11、14、18和22天外周血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发现rhIL-6采用每日2次皮下注射给药时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亦高于每日1次皮下注射组和每日2次腹腔注射组;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和总给药剂量相同时,降低每日给药剂量相应延长给药时间并不降低rhIL-6的药效;rhIL-6不同开始治疗时间各组血小板(PLT)升高幅度依次为照后12h、30min、24h和72h,其中24h前3个给药组血小板数比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IL-6促血小板生成较佳的条件是在照射后24h内(最好在照后12h)给药,每日2次皮下注射;当给药剂量较大时,可采用减少每日剂量,延长给药时间方案,以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国产rhIL-6对造血系统的作用及其抗辐射效应。方法 选用C57BL/6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BSS)或rhIL-6,然后致死全身照射或先致死全身照射后腹腔注射HBSS或rhIL-6。结果 rhIL-6在辐射后对小鼠具有治疗效果,平均生存期由9.3天延长至12.7天,对RBC、HGB、HCT、PLT均有明显的促再生作用,rhIL-6预防注射亦可拮抗辐射的致死效应,平均生存期由9.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D34^+细胞体外扩增时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的变化。方法:利用mini-MACS分离脐血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测定细胞纯度(86%~95%)。应用含rhSCF、rhIL-3、rhIL-6和rlGM-CSF的培养体系扩增CD34^+细胞。分别于培养的第1,2和4周收取细胞进行HHP-CFC测定,测试体系为含重组人SCF、GM-CSF、IL-3、EPO等细胞因子的半固体甲基纤维素。结果:测试体系中加入单个细胞因子不能产生HPP-CFC,含rhIL-3和rhGM-CSF体系产生的集落小且主要为巨噬细胞集落,由所有因子组成的体系产生的集落大而致密,包含粒系3种类型。此外,尽管细胞总数量显著增加,扩增的CD34^+细胞HPP-CFC形成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结论:本方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一个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检测IL-3和IL-6单独和联合IL-1,G-CSF,GM-CSF对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当单独给予时,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216×109/L),IL-6和G-CSF分别显著增加移植后6天血小板计数(312×109/L,P<0.05;309×109/L,P<0.01)。IL-3单独给予血小板计数为303×109/L,(P<0.05)。在联合给予中,只有IL-3+G-CSF显著增加移植后6天血小板计数(328×109/L,P<0.05)。  相似文献   

12.
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γ(IFN-γ)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造血祖细胞的作用进行了体外观察,结果:(1)IFN-γ体外对非血液病对照病人的红系祖细胞(CFU-E)和粒系祖母细胞(CFU-GM)无明显促增殖作用,而对MDS病人的CFU-E和CFU-GM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在1U/ml时作用最小,100U/ml时作用最强,(2)IFN-γ对MDS原CFU-E和CFU-GM  相似文献   

13.
利用^125I标记的G-CSF(^125I-G-CSF)检测小鼠骨髓细胞表面G-CSF受体表达,发现^125I-G-CSF与其受体的结合在37℃,60分钟内完成,3×10^6骨髓细胞表面的最大结合量(Bmax)为15.1pmol,解离常数(Kd)78.6pmol,推算细胞表面G-CSF受体数为3100个左右;小剂量辐射(50-250mGy)照射小鼠后48小时,检测骨髓细胞表面G-CSF受体数,发…  相似文献   

14.
根据阳性选择策略,采用CIMS-100免疫磁性无菌分离系统富集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然后将其在含Epo+GM-CSF+IL-3+IL-6+SCF(简EGIS)组合造血生长因子的无基质液培体系中扩增4周,定期进行单个核细胞计数、BFU-E及CFU-Mix的培养。经FACS鉴定所富集的CD34+造血细胞纯度平均>90%。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在该条件下均可持续产生大量单个核细胞,最高可扩增1770倍。与HPP-CFC和CFU-GM相反,BFU-E和CFU-Mix扩增量较低,最高仅为2.36和2.4倍,且仅在第1周出现,随后迅速减少至停止。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放射增敏药甘氨双唑钠对正常组织有无放射增敏作用,作者用体外和体内给药两种途径观察了该药对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组织CFU-GM和CFU-S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用药1个月(0~1000mg/kg.每周两次)未观察到对CFU一GM和CFU-S的抑制作用。连续两周给药的小鼠照射0~6Gy后CFU-S和CFU-GM的剂量活存曲线与单独照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提示CMNa对放射敏感的造血细胞无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国产rhIL-6对造血系统的作用及其抗辐射效应。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BSS)或rhIL-6,然后致死全身照射或先致死全身照射后腹腔注射HBSS或rhIL-6。结果rhIL-6在辐射后对小鼠具有治疗效果,平均生存期由9.3天延长至12.7天,对RBC、HGB、HCT、PLT均有明显的促再生作用,rhIL-6预防注射亦可拮抗辐射的致死效应,平均生存期由9.3天延长至11.5天。结论rhIL-6在体内具有促进血细胞再生作用,从而延缓致死辐射所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
用基因重组干扰素(IFN-γ)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造血祖细胞的作用进行了体外观察,结果:①IFN-γ体外对非血液病对照组病人的红系祖细胞(CFU-E)和粒系祖细胞(CFU-GM)无明显促增殖作用,而对MDS病人的CFU-E和CFU-GM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在IU/ml时作用最小,100U/ml时作用最强;②IFN-γ对MDS原CFUE和CFU-GM增殖正常组加入IFN-γ后集落数增加最明显,而对增殖明显减低组集落数无明显增加;③IFN-γ对MDS不同亚型病人CFUE和CFU-GM作用不同,其中对转化中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型病人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rhIL-1对照射小鼠粒系造血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陈家佩,齐淑华,陶来宝细胞因子用于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已获可喜进展。白介秦-1(IL-1)是最先被证实具有抗放作用的细胞因子,本文作者报道了rhIL-1对照射小鼠粒系造血的影响,着重了解IL-1照...  相似文献   

19.
研究IL-1β、TNFα和G-CSF等细胞因子对裂变中子和γ射线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几种细胞因子对受照小鼠存活率的影响,计数受照小鼠脾脏CFU-S,进行骨髓红系、粒系及混合系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测部分动物的血清GM-CSF水平及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变化。结果IL-1β和TNFα能明显提高8.5Gyγ射线照射小鼠的30天存活率,二者复合应用有加强作用;裂变中子照射时防护效价下降,复合应用亦无加强作用。G-CSF也能提高中子照射小鼠的30天存活率。3种细胞因子单独或复合应用对受照小鼠的造血和免疫系统,特别是粒系造血有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IL-1β、TNFα单独或复合应用对γ射线照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裂变中子照射时的防护效价降低,且无复合应用的加强作用。G-CSF对中子照射小鼠有辐射保护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的辐射防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小鼠造血和免疫系统损伤和促进其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在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效率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IL)3、IL6单独或联合作用(SCF/IL3、SCF/IL6、IL3/IL6、SCF/IL3/IL6)后的Balb/c小鼠造血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CGPXSN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实施基因转移,采用FACS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基因转移效率。结果病毒上清转染的阳性对照组基因转移率为0.06%,以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基因转移效率提高至007%~0.20%,细胞因子作用前后比较,除SCF/IL6组外,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其中以SCF/IL3组与SCF/IL3/IL6组的提高最为明显,均达020%,与其他各细胞因子组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可测定出SCF、IL3、IL6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效率的不同影响,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