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7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过去2年内,7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了72例次原位肝移植手术,其中包括1例小儿减体肝移植。结果 手术近期死亡18例(25.7%),随访期间死亡14例(26.9%),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23%,肝动脉并发症20%。术后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者30例,超过1年者17例,其中肝癌组(31例),有9例术后生存已超过6个月,3例超过1年。结论 减少外科手术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以及长期存活的关键。对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肝移植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人原位肝移植(附1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5年内为18例终末期肝病病人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其中肝炎肝硬化15例,肝癌3例。结果 手术死亡5例,病死率27.2%,围手术期存活13例(77.8%)。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4例,胆瘘2例。随访期间2例胆瘘病人死亡(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8个月),现存活11例(61.1%)生存时间均超过5个月,最长1例生存时间已5年半。结论 肝移植手术是最终末期肝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43例44次手术(再次肝移植1例)中,原发性肝癌19例,终末期乙型肝炎肝硬化16例,终未期丙型肝炎肝硬化1例,终末期酒精性肝硬化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Wilson综合症2例,二次肝移植1例。结果:行改良背驮式9例,经典非转流术式35例次,其中1例行减体积肝移植(左肝外叶切除)。手术移植成活率100%,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和功能延迟恢复发生。手术成功率88.4%(38/43),其中良性终末期肝病和肝癌97.1%(33/34),重症肝炎为55.6%(5/9);围手术期病死率:11.6%(5/43)。存活2年以上5例,1年以上3例,目前存活32例。结论:良性终末期肝病和早期肝癌肝移植手术效果良好,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供体质量,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乙肝和肝癌等移植后易复发疾病的控制对于提高肝移植术后的长期存活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附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在23月内为8例终末期肝病病人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例,肝癌1例,酒精性硬化1例,化疗后中毒性肝炎致肝硬化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1例手术后32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围手术期存活7例(87.5%),随访期间7例病人均存活,现存活7例(87.5%),生存时间最长1例已23个月。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并肾衰竭1例;腹腔内出血胆瘘致腹膜炎1例。结论: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肝切除术中,有效的预防减少出血及其它手术并发症,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有效而合理的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23月内为8例终末期肝病病人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例,肝癌1例,酒精性硬化1例,化疗后中毒性肝炎致肝硬化1例,原发件胆汁性肝硬化3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1例手术后32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围手术期存活7例(87.5%),随访期间7例病人均存活,现存活7例(87.5%),生存时间最长1例已23个月。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并肾衰竭1例;腹腔内出血胆瘘致腹膜炎1例。结论 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肝切除术中,有效的预防减少出血及其它手术并发症,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有效而合理的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早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10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MELD评分,根据并发症、死亡检验ROC曲线中最佳曲线Youden指数最高时的MELD截断值进行分组,并对各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6例肝移植患者中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9.25%,住院28d和术后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57%和89.62%;非并发症组、并发症组以及生存组、死亡组的MELD评分均值分别为12.00、21.19和13.28、28.27,其MELD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价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24±0.05(P〈0.01),死亡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06(P〈0.01),死亡检验ROC曲线Youden指数最高时的MELD截断值分别为18.42和27.15;与MELD≤18.42组相比,18.42—27.15组和≥27.15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MELD评分分值越高,肝移植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MELD分值对行肝移植术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效果较差,但对死亡的预测效果较好:高分值MELD(≥27.15)是预测肝移植患者术后高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移植手术对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生存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WHOQOL-BREF表对29例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在肝移植术前、术后1~3个月、术后4~6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以上4个时间段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结果 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在生理领域、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及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方面,肝移植术后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可以提高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4年连续施行的17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对其中原发性肝癌62例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62例肝癌肝移植病人,随访1~39个月,住院期间死亡4例(6.45%),存活病例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31%,41.38%,58.0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45%,65.59%,42.06%,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cm者6例,全部无瘤生存;肿瘤伴门静脉主干癌栓者7例,除1例无瘤生存1年2个月外余均于1年内复发或死亡。结论晚期肝癌尚无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可作为我国肝移植指征,应进一步探索围手术期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肝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一应用拉米夫定预防良性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方法 总结单一应用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的31例良性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乙肝病毒再感染情况,同时检测肝移植手术前、后血清及肝穿刺组织乙肝表面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38.2个月(3.2~70.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例。乙肝病毒总的再感染率为19.4%(6/31),术后1、3、5年乙肝再感染率分别为7.1%(2/28)、16.0%(4/25)及26.1%(6/23),生存率分别为87.1%(27/31)、80.6%(25/31)及66.1%(20.5/31)。术前HBeAg和HBVDNA的清除率分别为54.5%(6/11)和50.0%(5/10)。术前HBVDNA和HBeAg阳性患者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率高。结论 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地预防良性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术前应尽可能使HBVDNA和HBeAg转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原位肝移植7例及亲体部分肝移植(LRLT)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炎肝硬变5例,肝豆状核变性6例。对乙肝肝硬变者采用拉米呋啶加小剂量抗HBV-Ig治疗。结果 10例康复出院,1例死于MODS。4例LRLT全部存活。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2例,ARDS3例;4例乙型肝炎肝硬变者术后HBV-DNA(-)。6例肝豆状核变性,术后铜氧化酶均正常。结论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活体供肝是解决我国供肝来源问题又一方向,外科技术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所施行的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诊治处理方法。结果:72例肝移植病人中,原发病为良性疾病50例(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变34例),恶性疾病22例(其中HCC1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4例次,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4例,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2例,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1例,胆漏6例,肺部感染21例,肠道霉菌感染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随访2-41个月。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6例,随访期死亡6例,目前生存60例,总生存率为80.33%,存活超过1年者32例,最长已3年5个月。结论:我国肝移植病人适应证以终末期乙肝肝硬化为主,这类病人肝功能不良,凝血障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纠正甚为重要,同时这类病人多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应重视围手术期感染的控制及营养支持。手术技术的完善是预防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9例原发性肝癌行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生存大于6个月有6例(66.6%),生存大于12个月有4例(44.4%),平均存活时间11.5个月。与肝癌相关的死亡率为66%。术后复发依次为肝癌复发3例、骨转移2例、盆腔转移1例。结论:严格选择肝癌病人行肝移植;对肝硬化肝癌,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期间37例重型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全组37例重型肝炎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3.8%,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原发性移植肝功能不良+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4个月因脑梗塞合并严重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急性肾功能不全12例(32.4%),其中2例行血液滤过治疗,12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肾功能均恢复;肺部感染14例(37.8%),其中细菌感染9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5例,气管切开2例,14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术后胆道并发症2例(5.4%),经ERCP介入治疗病情缓解;急性排斥反应2例(5.4%),予激素冲击治疗后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移植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95例次肝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疗效,探索肝脏移植手术的方法。方法 从1991年10月至1999年4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为92例终末期肝病病人做了95 次肝移植。尸肝移植58例,活体肝移植37例。3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接受了肝移植,术前和术后口服抗乙肝新药Lamivudine(100mg/d)。8例肝癌病人接受了肝移植术。结果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1年成活率为86.3%(82/95)。肝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3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 C级,23例中术前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13例(56.5%),不同程度肝性脑病10例(43.5%),肺部及腹腔感染6例(26.1%),肝肾综合征9例(39.1%),消化道出血3例(13.0%),乙肝病毒活跃复制状态14例(60.9%)。全组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0d内死亡)6例(26.1%)。术后主要并发症:肺部感染14例(60.9%),多器官功能衰竭(MOF)9例(39.1%),未出现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系统并发症。1年生存率为70.6%。结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含量,探讨HBV再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75例乙型肝炎所致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以及肝移植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结果 275例血清标本中,术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抗-HBc阳性者的血清HBVDNA均为阳性;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及抗-HBc阳性者73.8%的血清HBV DNA阳性;HBsAg及抗-HBc阳性者67.6%的血清HBVDNA阳性。术后1周患者的HBsAg及HBVDNA均为阴性。术后1个月,69例HBsAg转为阳性,其中48例(69.6%)HBVDNA为阳性。术后3个月,137例HBsAg为阳性,其中104例(75.9%)HBVDNA为阳性。结论 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HBV的再感染率较高,应用FQPCR检测HBVDNA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可与HBV标志物检测互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肝移植技术治疗肝脏终末期病变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采用背驮式肝移植和经典的原位肝移植技术治疗18例肝脏终未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中死亡。18例患者(9例为终末期肝硬化,9例为肝细胞癌)术后出现19例次并发症(包括切口血肿、胸腔积液、脓液、肺炎、胆汁漏、严重胆管炎、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良综合征等)。5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及感染性休克。术后随访3月~3年,9例仍然存活,后期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肺炎并呼吸衰竭,另2例死于脑转移和肝癌复发。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为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合理选择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正确的围手术期及手术后合并症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的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肝移植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和疗效。 方法 回顾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57例60岁以上老年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肝癌组和良性肝病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癌组31例患者中,男28例,女3例,平均(63.5+3.2)岁,符合米兰(Milan)标准者有12例,占38.7%。良性肝病组26例患者中,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64.8+3.6)岁。两组相比在年龄、性别比、术前HbsAg阳性率,术前其它系统病史、术前手术史、术中出血量、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上肝癌组以A级和B级为主(90.4%),良性肝病组以C级为主(76.9%),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上肝癌组要明显短于良性肝病组(P<0.05)。平均随访(27.9±11.6)个月,肝癌组中存活22例,死亡9例,其中5例死因为肝癌复发和转移,良性肝病组存活18例,死亡8例,主要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两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4%和69.2%,2年的的生存率分别为71%和69.2%,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符合和超过Milan标准的老年肝癌患者在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接受肝移植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肝癌患者和良性肝病患者的疗效相当,老年肝癌肝移植具有较低的术后复发和转移率,将Milan标准作为选择老年肝癌患者施行肝移植的标准可能过于严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移植及围手术期辅助性化疗治疗肝细胞癌合并大血管侵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8例施行肝移植的肝细胞癌合并大血管侵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围手术期以希罗达为主进行化疗。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第4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7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例于术后第54d死于颅内出血。5例于术后0.5~2年肿瘤复发,其中3例分别于术后9、10和16个月死亡;1例于术后1年发现肿瘤复发,放弃治疗2个月后死亡;另1例则已带瘤生存32个月仍存活。1例则无瘤生存达半年。本组患者生存时间4d~32个月,平均329.8d,生存6个月和1年者分别为6/8和3/8。结论术前存在大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行肝移植可能仍会取得良好疗效,但需结合围手术期辅助性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对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生存质量的改变情况. 方法采用WHOQOL-BREF表对29例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在肝移植术前、术后1~3个月,术后4~6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以上4个时间段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结果 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在生理领域、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及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方面,肝移植术后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可以提高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