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颜芳  林曙光 《广东医学》1997,18(12):831-832
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一氧化氮(NO)是体内重要的动脉硬化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状态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提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NO的能力下降。本文采用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方法探讨了LDL和ox-LDL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的影响。l材料与方法1.1LDL与ox-LDL的制备:取健康人新鲜空腹血浆,采用顺序超离心法,先以30000rpm离心18小时除去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再以40000rmp离心24小时分离L…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可引起内皮细胞膜稳定性和通透性平衡失调、内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受损、黏附分子表达增加及脂质过氧化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髓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脂肪氧化酶/环氧合酶、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和黄嘌呤氧化酶等参与的酶促反应可导致机体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加重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然而抗氧化剂在分子水平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1,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兔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斑块组织中NF-κB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缬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A组),高胆固醇饲料组(B组),高胆固醇+缬沙坦组(C组),高胆固醇+氨氯地平组(D组),测量血脂、血压、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测量斑块组织NF-κB/P65亚单位含量、血管壁AT1受体含量及斑块面积和内膜厚度。结果血脂水平A组低于B、C、D组(均P〈0.05),B、C、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前血压4组间无差异,实验结束时C、D组低于A、B组;斑块与内膜面积比值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值依次为B、D组〉C组〉A组(P〈0.05);血清ET-1水平、斑块组织NF-κB/P65亚单位含量、血管壁AT1受体含量B、D组〉C组〉A组(P〈0.05),而血清NO水平A组〉C组〉B、D组(P〈0.05),AngⅡ水平C组〉B、D组〉A组(P〈0.05)。结论缬沙坦能改善As模型兔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并能抑制斑块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在维持正常的血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中内皮细胞功能发生显著改变,功能改变的内皮细胞又能通过分泌众多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促进AS的发生发展.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预防AS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抗A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SI对这些活性物质的重要生物学特点及其抗氧化作用在AS病变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金毕  程丽 《华中医学杂志》1999,23(3):124-125
本实验以大鼠放动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HTK液对其的保护作用实验分成5组,分别置于4℃,室温及37℃下,保存2小时后作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HTK液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脂喂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不含胆固醇的高脂饲料长期饲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各种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内皮病理改变间的关系.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高脂饲养组(CF,n=8)和正常饲养组(CC,n=8).按照成年大鼠常规进食量喂养,保持两组大鼠每日摄取总热量相等,但是饲料中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不同(CF组脂肪占59%;CC组脂肪占13%).饲养至36周龄,处死全部动物,取大鼠主动脉制成冰冻切片,以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内皮细胞中各种粘附分子表达,并经图像分析定量.同时,取大鼠主动脉组织行病理检查,观察光镜、电镜下主动脉内皮变化.结果:高脂喂养28周后大鼠出现明显的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分别为:CF组10.7%,CC组5.3%(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F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整合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粘附分子表达均较CC组增加.经图像分析显示,各种粘附分子表达量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CF组明显高于CC组(P<0.05).光镜下,两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均未见明显病变;电镜下,CF组可见主动脉内皮细胞变形、排列紊乱、部分脱落,而CC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正常.结论:正常SD大鼠经不含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28周后,主动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明显增加,其与主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早期病理改变相一致.提示:检测血中粘附分子有可能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
周纪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673-674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饮食组,B组为高脂饮食组,C组为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增生较高脂组明显减轻。VCAM-1在缬沙坦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细菌内毒素(LPS)对人脐静脉内此细胞(HUVEC)的激活作用。探讨内皮细胞(VEC)激活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1)以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2)测定HUVEC培养上清液中活性物质含量,以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内皮素(ET-1)含量,以比色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维溶酶原激 物抑制物(PAI)含量,以双抗夹心法测定因子Ⅷ相关抗原(vWF)含量。结果:(1)LPS使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收缩,间隙明显开大,细胞质水肿;(2)LPS增加培养上清液中ET-1,PAI,vWF含量(P<0.05),对t-P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LPS通过影响细胞形态,促使ET-1,PAI,vWF等活性物质分泌激活VEC。激活VEC可能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芪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的疗效。方法:用高脂饲料加免疫损伤制作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黄芪多糖对家兔TC、TG、NO、SOD、MDA、ET、总抗氧化活力及光镜的影响。结果:对TC、TG、MDA和ET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长高NO、SOD及总抗氧化活力,光镜下可见动脉内膜表面基本光滑,内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未见泡沫细胞。结论:黄芪多糖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肾张素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 5 mg/kg,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将 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糖尿病非干预治疗组 (B组 )及缬沙坦干预治疗组 (C组 )。1 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糖、2 4 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肾组织中的纤维粘连蛋白、IV型胶原的沉积 ,以逆转录—巢式 PCR(RT- nested- 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1 )的表达。结果 :C组血肌酐、尿蛋白明显低于 B组 (P <0 .0 5 ) ,病理改变轻于 B组且未见有肾小球硬化。免疫组化示 C组肾组织中纤维粘连蛋白、IV型胶原的沉积明显少于 B组。 RT- nested- PCR法检测 C组 TGF-β1 m RNA的表达明显少于 B组。结论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尿蛋白 ,抑制 TGF- β1在肾脏的表达而减少纤维粘连蛋白在肾脏的沉积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血管壁细胞凋亡、Bcl-2蛋白的表达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n=13)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n=13)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干预,11周后取胸主动脉,观察其斑块变化.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测定AS血管壁中Bcl-2蛋白表达.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分析各组中Bcl-2表达及AI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cl-2蛋白的表达在实验组明显降低(P<0.05);而与实验组比较,干预组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同时,AI在各组中的变化比较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抗大鼠AS的作用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右江医学》2016,(6):621-624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以探讨盐酸小檗碱促进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浓度小檗碱分别干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1 h、2 h、4h、8 h、12 h、24 h、48 h、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盐酸小檗碱作用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可显著抑制其增殖(P<0.001);盐酸小檗碱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作用24 h,促凋亡蛋白BAX随浓度增加而上调(P<0.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抑制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分别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对成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第三代成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为Ⅰ组(有氧组)和Ⅱ组(缺氧组),每组再分为6个亚组,即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AngⅡ+不同浓度缬沙坦组。在每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缬沙坦和AngⅡ进行36h细胞培养,其中Ⅱ组(缺氧组)最后4h在5%CO2/95%N2的缺氧环境下进行培养,然后分别检测NO含量及NOS活力。结果:缺氧和AngⅡ均能显著降低NOS活力及NO含量:单独应用缬沙坦对NOS活力及NO的合成无影响,当缬沙坦和AngⅡ联合作用时可逆转AngⅡ对NOS及NO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缺氧对照组及单独应用AngⅡ组相比较,缺氧+AngⅡ组能进一步降低NOS活力并抑制NO的合成。结论:缺氧和AngⅡ均能造成成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缬沙坦能逆转AngⅡ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缬沙坦可改善成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缬沙坦的合理运用可起到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 以TNF-a(10ng/m1)刺激HUVEC,用RT-PCR检测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以50 ng/ml EL抗体进行预处理,再检测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再用0~50 ng/ml不同浓度EL抗体对HUVEC进行预处理,检测不同浓度EL抗体作用后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HUVEC受TNF-a作用后,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1),该作用可为EL抗体所拮抗,这种拮抗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强(P<0.01,P<0.05).结论 EL可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内皮细胞表达ICAM-1,提示TNF-a作用于HUVEC产生的EL可促进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棕榈酸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棕榈酸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0.5%BSA或0.5%BSA及不同浓度的棕榈酸(0.1、0.2和0.3 m m)作用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24 h,M 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C aspase-3活性。结果 M TT检测结果提示棕榈酸组较对照组细胞活性下降;AnnexinⅤ/PI法检测结果提示棕榈酸组较对照组细胞凋亡增加(P<0.05或P<0.01)。棕榈酸组较对照组C aspase-3活性增加(P<0.05或P<0.01)。结论棕榈酸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说明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对内皮细胞有直接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AGEP引起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 (BSA)与不同浓度葡萄糖 (0 ,2 0 ,5 0 ,80mmol·L-1)体外孵育制备糖基化终产物 (AGEP) ,应用 [3 H] TdR掺入法和MTT比色法观察I-93对重度糖化的AGEP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增殖的影响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及Greiss法观察I -93对AGEP引起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释放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结果 :I-93 10 -7~ 10 -5mol·L-1能明显抑制AGEP引起的ASMC增殖 ,其 [3 H] TdR掺入量和MTT比色法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79 .4%和 44 .2 %。随AGEP糖浓度的增加 (2 0~ 80mmol·L-1) ,BAEC培养液中ET 1含量亦逐渐上升 [(4 93± 63 )~ (779± 10 5 )ng·L-1] ,I -93 10 -7~ 10 -5mol·L-1能明显抑制重度糖化的AGEP促进ET 1释放的作用 ;I -93对AGEP灭活NO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结论 :I -93有抑制ASMC增殖的作用 ;对AGEP诱导的BAEC释放ET 1和NO间平衡失调有调节作用 ,在防治阻塞性血管疾病方面I -93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 ICAM-1 ) and nitric oxide ( NO ) induced by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Methods The levels of NO, ICAM-1,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nitrate reductase method, ELISA,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image analyses.Results The ox-LDL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NO and NO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se roles of ox-LDL. The roles of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inhibit oxidized LDL-induced expression of ICAM-1 an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NO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hich is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anti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8.
金钠多对体外缺氧致人大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鸣皋  马贵喜  韩磊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医学争鸣》2006,27(6):487-48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金钠多对由缺氧所致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加高浓度金钠多组、缺氧加中浓度金钠多组和缺氧加低浓度金钠多组.采用低压舱上升至5000m高度、停留30min,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前和缺氧后0.5.6,24h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内皮素含量.结果:①急性缺氧可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缺氧后0.5h内皮素含量即显著升高,于缺氧后6h分泌内皮素含量最高.②金钠多能明显抑制缺氧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在缺氧后0.5h表现出高浓度金钠多强于中浓度和低浓度金钠多组,在缺氧后6和24h则中浓度金钠多的作用要强于高浓度和低浓度组.结论:金钠多能显著抑制缺氧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中浓度金钠多较高浓度和低浓度金钠多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和等渗甘露醇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分析造影剂毒性作用与其高渗性的关系。方法用MTT法检测同等渗透压的碘佛醇(32mgI/ml,100μl/m1)和甘露醇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肾小球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Annexin V/PI染色分析二者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碘佛醇和甘露醇都能抑制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增殖,但碘佛醇的作用更显著(P〈0.01);碘佛醇作用24小时后引起的肾小球内皮细胞LDH释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露醇组与对照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碘佛醇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显著。结论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与同等渗透压的甘露醇相比,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诱导凋亡作用更为明显,造影剂的细胞毒性可能还与渗透压之外的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6-酮-PG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和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4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吲哒啪胺组(20例)和缬沙坦组(21例),分别予吲哒啪胺(商品名钠催离)1.5mg/d和缬沙坦(商品名代文)80mg/d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血检测MCP-1,MIP-1α,sP-selectin,ADMA,AngⅡ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同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MCP-1,MIP-1α,sP-selectin,ADMA浓度显著增加。吲哒啪胺组治疗前后MCP-1,MIP-1α和sP-selectin浓度无明显变化;而缬沙坦治疗4周后,MCP-1,MIP-1α和sP-selectin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为(19.16±3.11)pg/mLvs(16.08±2.67)pg/mL,P<0.05;(27.74±8.36)pg/mLvs(17.64±7.59)pg/mL,P<0.05;(2.67±3.18)pg/mLvs(6.15±2.94)pg/mL,P<0.01。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后,ADMA浓度均下降分别为(1.35±0.74)μmol/Lvs(0.98±0.56)μmol/L,P<0.05;(1.31±0.68)μmol/Lvs(0.71±0.52)μmol/L,P<0.01,而6-keto-PGF1α浓度增加,但在缬沙坦组增高更加显著分别为(61.96±20.81)pg/mLvs(96.72±25.89)pg/mL,P<0.05;(63.25±16.92)pg/mLvs(143.22±43.45)pg/mL,P<0.01。两组治疗前后AngⅡ无显著变化。结论: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MCP-1,MIP-1α,sP-selectin和ADMA的浓度增加;缬沙坦和吲哒啪胺具有相似的降压疗效,同时还可降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