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时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平衡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mini-BESTest、BBS、BBA、改良巴氏指数(MBI)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测,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mini-BESTest、BBS和BBA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肢体运动功能和MBI间的相关性,分析mini-BESTest和BBA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各维度与肢体运动功能和MBI间的相关性。结果:mini-BESTest、BBS和BBA之间相关系数为0.832—0.911(P0.01);肢体运动功能、MBI与三个平衡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89—-0.669(P0.01)、0.514—0.548(P0.01)。mini-BESTest和BBA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5—0.769(P0.01),肢体运动功能、MBI与mini-BESTEST、BBA两个平衡量表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0.655(P0.01)、0.359—0.573(P0.01)。结论:三个平衡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mini-BESTest要优于BBS,更适宜在临床上应用,BBA适宜在临床进行快速评估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量表的效度及敏感度。 方法由2名专业人员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mini-BESTest及Berg平衡量表(BBS)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mini-BESTest每项条目与其所在维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782~0.934(P<0.05),mini-BESTest与BBS 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682~0.873 (P<0.05);康复训练2周后,mini-BESTest总分、4个维度得分和BBS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mini-BESTest总分无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预订姿势调整、方位觉维度有轻微天花板效应,姿势反应维度有轻微地板效应,但优于BBS。 结论mini-BESTest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及敏感度,可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评价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Brunel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度和反应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文版Brunel平衡量表(BBA)用于评估中国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各种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选取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受试者。受试者均系首次接受BBA评估,用相关分析法计算每条目与其所在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考查BBA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用因子分析法对BBA的12个条目进行分析,考查BBA的结构效度。受试者分别接受BBA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的评估,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BBA与BBS总分及各领域得分的相关性,考查BBA的标准效度。选取其中26例受试者,给予平衡功能训练2周,第2周末再次接受BBA和BBS评估,用配对t检验比较其训练前后得分差异,并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两量表得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考查BBA的反应度。结果:BBA每一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系数0.606—0.982(P<0.01);且每一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系数均高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34%;BBA与BBS总分及各领域得分的相关系数0.539—0.939(P<0.01)。患者训练2周后BBA总分、三个方面得分和BBS总分均得到显著提高 (P<0.05)。训练前后BBA和BBS总分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1(P<0.05)。结论:BBA具有良好的效度及反应度,可用于临床评估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三种常用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subscaleoftheFugl-Meyer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assessmentscaleforstrokepatients,PASS)、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BBS、FM-B和PASS之间的相关性;确定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BS、FM-B和PASS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0.001);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0.001)。结论BBS、FM-B和PASS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平衡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8例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评定,包括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同时评定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所有患者均评定4次,评定时间分别为入选时、入选1周后、2周后及3周后。各量表在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Spearman统计法分析三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MBI和FMA间的相关性。结果:各量表在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ASS、BBS和BBA之间呈高度相关性(r=0.742~0.962,均P0.01);PASS、BBS和BBA与MBI和FMA之间均呈高度相关(r=0.503~0.938,均P0.01)。结论:3个平衡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均能客观地反映脑卒中早期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PASS更适合评定病情较重的脑卒中患者,特别是不具备站立能力的患者;BBS更适合具有站立、行走能力的患者;BBA虽然敏感性不如PASS和BBS,但因其评测省时方便,适宜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前进行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开发Brunel平衡量表(BBA)的中文版本,探讨BBA的各种信度。 方法:参考原版机构推荐的翻译程序和国内中文版开发的报道,把BBA翻译成中文。6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参与了本研究。评估人员甲、乙同时进行首次评估,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甲乙的BBA总分、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和行走功能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考察量表的测量者间信度;甲在首次评估24—48h内,对其中46例进行第二次评估,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前后BBA总分及三大方面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考查量表的重测信度;以甲收集的67例为对象,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BBA及三大方面各自条目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并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三大方面得分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考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 结果: 甲与乙BBA总分及三大方面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69—0.996(P<0.01);前后BBA总分及三大方面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54-1.000(P<0.01);BBA及三大方面各自条目得分的Cronbach α系数在0.849—0.952(P<0.01),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和行走功能得分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51—0.684。 结论:BBA具有良好信度,可用于中国人群和中文语境中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估。 关键词 Brunel平衡量表;中文版开发;信度 中图分类号:R493,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45-04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要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助于确定脑卒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制定康复方案。本研究观察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并探讨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8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3周的康复治疗,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BS、FM-B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对所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BBS、FM-B、MBI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异性比较,其中FM-B为P<0.05,BBS和MBI均为P<0.01。患者康复治疗前的BBS、FM-B评分与康复治疗前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55(P<0.05);患者康复治疗前的BBS、FM-B评分与康复治疗后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9(P<0.01)。 结论:BBS与FM-B都可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在平衡功能评定上都有良好的一致性,但BBS对效果评定更为敏感,临床使用性更高;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平衡功能的缺失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可预测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平衡功能;平衡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49-0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量表在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姿势控制能力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4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别采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Fugl—Meyer平衡量表(FM—B)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其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评定。所有病例均评定3次,评定时间分别为脑卒中起病后1周内、起病第3周时及出院前。选用Spearman统计法分析3种量表间的相关性;并同时计算3种量表的地板效应及天花板效应。结果PASS与FM—B及BBS间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0.867—0.957,P〈0.01);在本研究各次评定中,PASS无明显的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而FM-B和BBS在第1次评定时均存在明显的地板效应(FM—B为26.6%.BBS为26.6%)。结论PASS与FM—B及BBS均能客观反映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而且PASS还能对脑卒中患者的卧位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评定,故在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姿势控制能力方面,PASS优于FM—B和BB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ro-Kin Line动态平衡仪及Berg量表(BBS)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评定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50例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41例纳入对照组.由治疗师用BBS及Pro-Kin Line动态平衡仪对受试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分析BBS和动态平衡仪所得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平均轨迹误差(ATE)及各项稳定指数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偏瘫组BBS得分与ATE、各项稳定指数均呈负相关(-0.226--0.617,P<0.05);同时ATE与各项稳定指数均呈正相关(0.392-0.813,P<0.05),其中ATE与圆周稳定指数呈高度正相关(r=0.813,P<0.01).结论:Berg量表和动态平衡仪测试均可反映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且具有相关性,其中动态平衡仪较Berg量表更全面、详细、客观地反映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朱勤贤  周湘明 《中国康复》2019,34(11):563-566
目的:探讨分析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2组患者训练前后评估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部分(FMA)、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站立走计时测试(TUG)。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BI、BBS、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并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TUG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时间更少(P<0.01)。结论: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丰富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传统平衡训练,丰富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丰富环境,并结合任务导向性项目进行平衡训练;在治疗前、4周训练结束时评价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平衡仪站立位睁眼静态平衡测试、"起立-行走"计时(TUGT)。结果:治疗4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丰富组更优于常规组(P0.05);2组TUGT评分、运动轨迹长度及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0.01),且丰富组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丰富平衡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目的: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为Berg平衡量表在国内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1例脑损伤的住院患者(病例组)和21例年龄,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参加了本研究,每位受试者在一周内分别接受两次Berg平衡量表和平衡仪测试。对Berg平衡量表和平衡仪的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来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采用等组间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信度;对病例组和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的评定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敏感度。结果:Berg平衡量表与平衡仪测试的各个指标均呈中度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Berg平衡量表的组内信度ICC为0.968-0.985,组间信度ICC为0.992-0.998且95%可信区间集中;病例组两次测试Berg平衡量表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用于评定平衡功能时具有很高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定量评定:BPM和BBS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在平衡功能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为21例。对每一位受试者先给予一次平衡测试仪(balanceperformancemonitor,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各测试两次,取其均值分析。BPM测试后稍微休息再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评定。结果:病例组BPM的重心分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三个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BBS测试总分、静态总分和动态总分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动态平衡功能的改变较静态平衡功能的改变更明显。两组之间BPM和BBS的各个测试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BPM和BBS是评定平衡功能的理想工具,BBS较BPM的应用更为方便。②与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相比,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尤以动态平衡功能减弱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临床评定平衡障碍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量表评定法.本文介绍Berg平衡量表((BBS)、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OMA)、计时起立一步行测验(TUGT)、特异性活动平衡自信量表(ABC),Brunei平衡量表(BRA)、动态步态指数(DGI)、功能性步态评价(FGA)、平衡评价系统测试(BEST)等国内外常用的平衡评价量表及其信度、效度分析结果.并为临床推荐较好的平衡及步态障碍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6.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想效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想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评价表、步行速度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对测量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Berg平衡量表的因素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经过因素分析形成包含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测量与静态平衡相关的内容,第二个因素测量与动态平衡相关的内容,两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量为70.6%,显示Berg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因素效度。Berg平衡量表得分显著相关于步行速度(rho=O.717,P〈0.001)和Barthel指数得分(rho=O.673,P〈O.001),显示Berg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Berg平衡量表与Fugl—Meyer量表下肢得分之间显著相关(rho=0.655,P〈0.001),而且Fugl—Meyer量表下肢得分≤25分组和得分〉25分组的BBS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85,P=-0.007),显示Berg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相似文献   

17.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的Cronbach α系数范围为0.844—0.869,Berg平衡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Berg平衡量表与效标工具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test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validity of a Swedish translation of the 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 (ABC) 0–14 days and 3 months post stroke. Method: 37 persons were tested at 0–14 days (median 5 days) post stroke and 31 were retested 3 months later (median 87 days). In addition to the ABC, the 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ies, 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 timed up and go test, 10-meter timed walk, SF-36 and the 12-item Walking Scale were used. Result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was high at α?=?0.94 to 0.97. Kendall correlation-τ coefficients were moderate and varied somewhat depending on time poststroke. At 0–14 days post stroke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ABC and the 12-item Walking Scale (?0.55, p?<?0.01). At 3 months poststroke, the correlations with the 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ies was 0.49 (p?<?0.01), timed up and go test ?0.43 (p?<?0.01), 10-meter timed walk ?0.41 (p?<?0.01), and 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 0.46 (p?<?0.01). Divergent validity was established by the non-significant correlation (0.12) between the ABC and SF-36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Conclusions: The Swedish version of ABC has high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is valid for measuring balance confidence in the acute and sub acute phases of stroke.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 The ABC is a valid measure of balance confidence in persons in the acute and sub acute phases after stroke.

  • A moderate convergent validity was found between the ABC and measu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