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FNH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征象特点。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中央疤痕低密度;动脉期除疤痕外均呈现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呈等或略高密度、延迟后呈等或略低密度;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明显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特点,利于诊断,同时也可与肝细胞癌、血管瘤、腺瘤等肝脏其它病变进行鉴别,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扫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右叶7例。病灶呈肿块型11例,浸润狭窄型4例,腔内生长型2例。平扫均呈低或略低密度,增强后6例病变动脉期边缘强化显著,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4例三期均示不均匀强化;7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以周边强化为主,中心可见条索状、网状强化。10例可见病变局部肝叶萎缩,12例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血管受侵7例,肝内转移2例。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文献,进一步提高对肝细胞腺瘤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腺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5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肝右叶2例,肝左叶3例。病变呈圆形,边界清楚,无分叶。3例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影,1例因脂肪肝呈高密度影;1例病灶见低密度环,增强后动脉期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强化值在60Hu以上,门脉期及平衡期,病灶呈等密度影。结论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和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螺旋CT对5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B超体检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小结节病灶(直径均小于3cm)的患者,进行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密度及变化情况。结果52例患者在平扫时病灶密度无特异性,其中28例小肝癌在动脉期密度变化较大,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改变。24例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密度变化差异较大,在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或等密度改变。结论肝内小结节病灶(直径小于3cm),一般宜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及小肝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腺瘤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沈丘县老城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40例肝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肝腺瘤CT图像,观察病灶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情况。结果:平扫显示为:单发肿块,病灶直径为3.4~7.4 cm。17例有不完整包膜,17例稍低密度包膜影,6例无明确包膜。增强扫描:动脉期29个病灶中度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主要表现为均匀或略高密度,可见存在假包膜。11例表现为类似肝癌呈速升速降型,但其强化程度低于肝癌。平扫显示不完整的包膜在增强扫描时情况良好。结论:肝腺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其中3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4例呈略高密度、2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例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9例,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结论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明显地提高与其他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三期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 14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3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146例肝局灶性病变,回顾分析其CT多期扫描特点。结果6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平扫50例为低密度、12例为等密度,3例为高密度;增强动脉期:38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9例呈不均匀强化,8例轻微强化或不强化。门脉期HCC55例为低密度,10例为混杂密度;58例肝血管瘤平扫均为低密度。动脉期:52例病灶边缘呈结节状、点状及小球状高密度强化,5例几乎不强化,1例不强化;门脉期:43例边缘点状强化,10例强化高于肝实质,5例强化呈等密度。18胆管细胞癌平扫均为低密度。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不断增强,延迟呈持续强化。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平扫均为低密度,动脉期强化为高密度,中央见低密度低密度不强化影,门脉期强化呈略高密度,延迟呈相对低密度,其中2例中心瘢痕区可强化,呈相对高密度。2例肝腺瘤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为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密度。结论严格控制螺旋CT的多期扫描时间,掌握好多期CT影像改变特点,螺旋CT对大多数HCC、肝血管瘤能做出正确诊断,其他如不典型HCC、肝腺瘤、FNH单从影像对其鉴别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2例13个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临床、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资料。结果 FNH多见于中青年,多无临床症状,典型CT表现: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病灶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降低,呈稍高或等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动态CT增强13个病灶中7个见中央瘢痕,延迟期中央瘢痕强化是FNH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大多数肝FNH的螺旋CT表现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诊断肝细胞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确诊的16例肝细胞腺瘤的CT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表现.结果:16例肝细胞腺瘤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如下:病变为单发肿决,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大部分位于肝脏右叶.平扫多为低或稍低密度,3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及坏死灶,2例病灶内可见脂肪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内结节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CT检查发现的直径≤5cm的肝内结节性占位病变的平扫及三期增强表现。结果肝细胞癌10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延迟期呈低密度。肝转移瘤7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边缘环状强化,延迟期低密度。血管瘤8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较小者整个病灶)高密度强化,门脉期增强区逐渐向病灶中心扩散,延迟期变成等密度。炎性假瘤3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延迟期病灶边缘环形强化。结核瘤1例,门脉期、延迟期轻度环形强化。肝囊肿9例,三期均未见强化。结论大部分肝内结节性占位病变在螺旋CT三期扫描图像上有其特征性表现,能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30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平扫及三期增强CT表现.结果 CT平扫30个病灶中,16个病灶呈均匀性低密度,10个病灶呈不均匀低密度,4个病灶呈等密度;其中11例病灶中部有星芒状更低的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16个病灶有明显均匀强化,10个病灶中等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轻度强化,8个病灶还可见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影.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密度下降.结论 FNH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其特点.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中央瘢痕征是诊断本病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1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FNH的CT,和6例MRI表现。结果 CT平扫显示21个病灶中呈均匀低密度7个,呈不均匀低密度14个。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疤痕外,明显均匀增强19个,中等度不均匀增强1个,轻度不均匀增强1个,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6个;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显示呈略高密度10个,呈等密度6个,呈略低密度5个。平扫显示伴中央星状疤痕者7个,多期增强CT显示中央疤痕并于平衡期出现延迟增强15个病灶。MRI检查6例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略长或等T2信号,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增强,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强化或强于肝实质。4个在平扫MRI上显示中央瘢痕并有延迟增强。结论 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明显地提高与其他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FNH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内可见特征性中心瘢痕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期出现强化。对不典型FNH应结合病史,必要时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谢玉蓉  唐浩  陈卫国 《疑难病杂志》2011,10(10):756-758,805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结果 4例表现较大的实性软组织肿块,呈浸润性生长,平扫均表现为以等密度为主,其间夹杂片带状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3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1例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度减低;4例均可见腹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乏血管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内部坏死广泛,其影像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方法:PHILIPS 16排CT扫描并确诊病例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例病灶均位于肝右叶,形态表现不一,动脉期:5例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表现不同.结论:当肝脏病灶影像表现为平扫为低密度影,形态多样化.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病灶呈延迟强化并增强表现复杂多样时,可提示诊断炎性假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以提高CT对FNH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16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及螺旋CT平扫、动脉期(25s)、门静脉期(60s)、延迟期(180~300s)增强扫描资料。结果:FNH多见于中青年,多无临床症状,主要分布在肝脏表面,病变边界清晰,平扫13个病灶呈略低密度,3个病灶呈等密度者,其中10个病灶内见点状、小星状、小片状低密度中央瘢痕影;增强动脉期扫描所有病灶除中心瘢痕外,均呈明显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5个病灶还可见到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扫描3个病灶呈高密度,9个病灶呈略高密度,5个病灶呈等密度;延迟期扫描16个病灶均呈略高或等密度;8个病灶中心瘢痕有延迟强化,2个无强化。结论:抓住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中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临床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比较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常规CT和螺旋CT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螺旋CT对FNH的诊断价值。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其中2例行常规CT,4例行螺旋CT检查。结果:平扫两种方法表现相似,均呈边缘模糊的略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常规CT2例均呈略高密度灶,延迟4min后呈略低密度,其中1例病灶中央低密度疤痕区有延迟强化,螺旋CT增强后4例动脉期病灶均有明显强化;门脉期2例呈略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延迟期3例呈等密度,1例呈略低密度;2例动脉期扫描可见平扫低密度疤痕区有明显强化的放射状血管影,1例有延迟强化,表明常规CT对FNH定性困难。螺旋CT多期扫描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常规CT和螺旋CT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螺旋CT对FNH的诊断价值,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其中2例行常规CT,4例行螺旋CT检查。结果平扫两种方法表现相似,均呈边缘模糊的略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常规CT2例均呈略高密度灶,延迟4min后呈略低密度,其中1例病灶中央低密度疤痕区有延迟强化。螺旋CT增强后4例动脉期病灶均有明显强化;门脉期2例呈略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延迟期3例呈等密度,1例呈略低密度;2例动脉期扫描可见平扫低密度疤痕区有明显强化的放射状血管影,1例有延迟强化。表明常规CT对FNH定性困难,螺旋CT多期扫描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要点,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病人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扫描检查10例,平扫9例病灶呈低密度,其中6例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影,1例病灶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呈均匀或不均匀密度;门脉期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6例病灶的中央瘢痕均延时强化.MRI检查11例,平扫病灶均呈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除中央瘢痕外,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稍高或近等信号,延迟期呈近等信号,9例病灶的中央瘢痕延迟强化.结论 CT和MRI对FNH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和准确性,二者结合能提高对FNH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DSA及临床观察证实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36例(共38个病灶,其中4例为外生型)的螺旋CT三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22个病灶内为均匀低密度灶,16个病灶内见结节状或裂隙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38个病灶均出现边缘不规则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明显从边缘向中心扩大,延迟5 min有15个病灶呈全瘤均匀强化,23个病灶呈部分强化,延迟10 min后,16个病灶内仍可见结节状或裂隙状无强化区;4例外生型其增强表现与肝内病灶相似。结论肝脏巨大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CT表现有其特征性,据此可提高肝脏巨大血管瘤的诊断的正确性及与肝内其他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