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肢手术后布托啡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n=25):即B组(布托啡诺10 mg+氟哌利多5 mg)和BK组(布托啡诺10 mg+氟哌利多5 mg+氯胺酮200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于术毕前1 h静注布托啡诺1mg作为负荷剂量后连接PCIA泵,背景输注速率2 ml/h,按压单次给药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时间48 h。观察和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36 h、48 h的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生命体征、SpO2。VAS评分>5时静注哌替啶25 mg。记录术后48 h自控镇痛的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药液消耗量及哌替啶的用量。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5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为2,镇静满意。与B组相比,BK组VAS评分降低,并在术后4 h、8 h、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K组在术后48 h内使用自控镇痛的有效次数及镇痛泵药液消耗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增强上肢手术后布托啡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布托啡诺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联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布托啡诺10 mg+托烷司琼5mg;B组,布托啡诺8 mg+高乌甲素20mg+托烷司琼5mg,C组,布托啡诺10 mg+高乌甲素20 mg+托烷司琼5 m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 组比较12~48 h 时B.C 组 VAS 评分降低(P<0.05),6~48 h 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6~24 h时B组Ramsay镇静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6~24 h时B组Ramsay镇静评分降低(P<0.05),3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行布托啡诺联合高乌甲素PCIA,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 例ASAⅠ~Ⅱ级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布托啡诺组(B组)单纯使用布托啡诺行PCIA,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组(BF组)除使用布托啡诺PCIA外,分别在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24 h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布托啡诺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12 h时,BF组的镇静评分低于B组;术后2、6、12、24 h等时间段,BF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B组;BF组布托啡诺用药总量少于B组;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两种PCIA方法均可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术后镇痛,而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使用可以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和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杨光  严娅岚  苏丽  张兰 《四川医学》2011,32(6):911-913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探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剂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144例ASAⅠ或Ⅱ级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S)、实验组布托啡诺0.12mg/kg组(B1)、布托啡诺0.15mg/kg组(B2)、布托啡诺0.18mg/kg组(B3)分别于术后实施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法评价各组术前、术毕、术后2、4、24、48 h的镇痛、镇静程度、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B1、B2、B3三组VAS和Ramsay评分均高于S组,B1、B2、B3三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组VAS评分高于B2、B3两组,B2、B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B3组最高,其次是S组,B1、B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弱于舒芬太尼,不推荐单独应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镇痛治疗,0.15mg/(kg·48h)剂量的布托啡诺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上可联合应用舒芬太尼等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以达到更佳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陈磊  杨梅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2):817-819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分别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e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术后行PCIA,分为3组。布托啡诺组(A组,n=25):布托啡诺10 mg+阿扎司琼50 mg;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B组,n=30):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5 mg+阿扎司琼50 mg;舒芬太尼组(C组,n=35):舒芬太尼200μg+阿扎司琼50 mg,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手术结束前20 min开启镇痛泵,镇痛泵设置采用连续输注给药方式。术后48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CIA按压次数、是否额外注射镇痛药补救、Ramsay镇静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4分;4~24 h VAS评分,C组低于A、B组(P〈0.05,P〈0.01)。PCIA 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3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所有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最高不超过3分,A组术后12 h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好,但是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布托啡诺组镇静效果弱于舒芬太尼组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上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上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术毕分为两组(n=30),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以布托啡诺(B组)和芬太尼(F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记录并比较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6hB组Ramsay评分高于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其余各时间点的VAS和Ramsay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现象.患者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上肢骨折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全髋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全全髋置换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B2组。术毕PCIA为A组:芬太尼1.0mg,B组为芬太尼0.5mg,酒石酸布托啡诺4mg;镇痛泵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4,8,24,36小时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全髋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舒芬太尼、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90例 ASAⅠ~Ⅱ级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 随机均分为3组行PCIA。B组:布托啡诺10mg/100ml;S组:舒芬太尼100μg /100ml;BS组: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50μg /100ml。持续量2 ml/h,单次给药量为1 ml,间隔时间10min。监测并记录术后 4、8、12、24、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各时点VAS评分均小于3分。B组24h内的VAS评分及PCA给药次数显著高于 S和 BS组 (P<0.05)。B组12h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S和 BS组 (P<0.05)。B组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可获得确切的镇痛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妇科腹腔镜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用于布托啡诺术后持续泵入静脉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使用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方法:80例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B组:3μg/(kg·h)的布托啡诺;BK1组:2μg/(kg·h)的布托啡诺和60 μg/(kg·h)的氧胺酮;BK2组:2 μg/(kg·h)的布托啡诺和90 μg(kg·h)的氯胺酮;BK3组:2μg/(kg·h)的布托啡诺和120 μg/(kg·h)的氯胺酮.应用持续泵入镇痛给药模式,总量100 mL,负荷量4 mL,持续输注2 mL/h.手术后感觉疼痛明显时(视觉模拟评分5分左右)启动镇痛泵.观察各组在镇痛泵开始后2,6,12,24,48 h各时间点的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48 h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稳定,各组间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中以BK3组最低,其次为BK2组,BK组与B组相当.Ramsay镇静评分中B组嗜睡的发生率高于BK1,BK2和BK3组,且与BK2和BK3组的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术后布托啡诺持续泵入静脉镇痛中辅助用氯胺酮可使镇痛、镇静效果更完善,可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其合理的配伍剂量为90~120 μg/(kg·h).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舒芬太尼(S组).B组用布托啡诺0.15mg/kg+生理盐水至100ml;S组选用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至100ml.均采用PCA泵(10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3ml+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观察术后1、4、8、24、48h患者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与S组综合镇痛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P<0.01).结论 布托啡诺、舒芬太尼PCIA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均可获满意效果,但布托啡诺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1.
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比较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年龄24~30岁,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F组(芬太尼1.0mg+昂丹司琼8mg)和B组(布托啡诺10mg+昂丹司琼8mg);实验组:BF组(布托啡诺5mg+芬太尼0.5mg+昂丹司琼8mg)。各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注入PCA泵,镇痛泵参数设定均以2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单次量0.5mL,锁定时间为15分钟。分别于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36小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视觉模拟评分(VAS)、Ram say镇静评分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BF组多个时间点的VAS评分低于F组和B组(P〈0.05或P〈0.01);BF组多个时间点的镇静评分高于F组和B组(P〈0.05或P〈0.01)。B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镇痛镇静上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两药复合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维持时间长,呼吸、循环系统平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阮履强  王利洋  王洪阳  周军  李阳波 《西部医学》2013,25(8):1181-1182,1185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术后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舒芬太尼组(S组n=40),舒芬太尼1.75μg/kg+盐酸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布托啡诺复合组(B组n=40),布托啡诺0.1mg/kg+舒芬太尼1μg/kg+盐酸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病人均在全麻下手术,手术结束前15min接静脉PCIA泵行术后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术后4、8、12、20、24和48h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B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并发症少于S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外科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食管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Ⅰ-Ⅲ级的食管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行PCIA。B组:布托啡诺0.15 mg/kg;S组:舒芬太尼2μg/kg;BS组(布托啡诺0.075 mg/kg+舒芬太尼1μg/kg)。监测并记录术后4、12、24、48 h患者的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3组镇痛效果均确切可靠。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S组和BS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S组和BS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S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食管肿瘤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而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全麻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麻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曲马朵组(T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芬太尼1tμg/kg,曲马朵2 mg/kg作为PCIA的负荷剂量,拔管后启动静脉镇痛泵并持续48 h,分别泵内加入地佐辛0.8 mg/kg,芬太尼15 μg/kg,曲马朵12mg/kg,各组均加托烷司琼5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单次按压负荷量0.5 ml.记录3组患者术后的镇痛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镇静评分(Ramsay)、PCA总按压次数、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F组比较,D组术后各时点BCS评分、Ramsay评分升高,PCA总按压次数与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减少(P<0.05),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D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和Ramsay评分升高,PCIA期间PCA总按压次数、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 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75例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舒芬太尼50μg+曲马多5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曲马多5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3组镇痛药物均加入氟哌啶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连接PCA泵,镇痛模式为负荷剂量2 ml,持续剂量1.2 ml/h,PCA为2 ml,锁定时间20 min,全程观察24 h。分别于术后3-4 h、8-10 h、12-20 h、23-24 h访视记录患者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和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无需添加其他的镇痛药物。术后24 h各时段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各时段B、C两组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在34 h、810 h时间段PCA有效按压次数B、C两组明显低于A组(P〈0.05);3组患者各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未见明显差异,镇痛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葛华有 《四川医学》2010,31(1):55-57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4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术后静脉镇痛的方案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8例。A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50μg,B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75μg,C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100μ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患者清醒拔管后,接电子镇痛泵,基础流量2ml/h,PCA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记录患者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12h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100μg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75例(22岁~57岁),ASAⅡ级,随机分成布托啡诺I组(BI组)、布托啡诺II组(BII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5例。在手术结束前30min,BI、BII组给予布托啡诺负荷量30μ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负荷量0.1μg/kg,术毕BI、BII组分别以布托啡诺3μg/kg/h,4μg/kg/h维持PCIA,S组以舒芬太尼0.05μg/kg/h维持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1h、6h、12h、18h、24h、36h、48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h、24h、36h、48h的恶心评级和呕吐评级。并记录患者术后36h和48h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结果:术后48h内三组患者各观察时点的呼吸循环指标、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级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术后6h~24h各时点,BII组与S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BII组和S组VAS评分均低于BI组(P<0.05)。术后36h、48h患者咳嗽时VAS评分,BII组和S组均低于BI组(P<0.05),但BII组与S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VATS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负荷量30μg/kg,术后给予4μg/kg/h的维持量,与舒芬太尼PCIA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妇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妇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择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0.175μg/kg以及BS组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和布托啡诺0.01 mg/kg行术后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术后4h、...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术后PCIA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2.5mg;B组,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50mg、氟哌利多2.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的镇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Ramesay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术后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0.15 g/L布托啡诺)和硫酸镁复合布托啡诺组(BM组:0.15 g/L布托啡诺和25 g/L硫酸镁混合液)。手术结束时接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1 ml,背景输注2 ml/h,指定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PCIA后1、4、8、16、24 h患者疼痛评分、镇静程度和镇痛药消耗量,记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术后2天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BM组24 h的镇痛药量减少(P〈0.05),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低(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增强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