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术(LPL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将37例S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内科组和LPLD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相关实验室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并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SAP患者治疗后,LPLD组体温、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内科组;LPLD组白细胞、血淀粉酶及APACHEⅡ评分下降显著;与内科组比较,LPLD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的腹腔高压持续时间及腹腔感染和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D能有效缓解SAP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对于该技术的综合评定尚需观察大宗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58例SAP患者分为单纯内科治疗组(32例)和联合择期手术外科治疗组(26例),观察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与死亡率。结果对于平均腹痛缓解时间、平均首次排便时间、APACHEⅡ积分的改善(第三、四周)联合择期手术外科治疗组优于单纯内科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亦低于内科治疗组(P〈0.05)。结论奥曲肽与择期手术治疗SAP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优于采用单纯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3.
张应宏  夏腾飞  钟文兰  雷霆  臧泽林  尚娟 《西部医学》2012,24(12):2271-2273
目的观察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评价CRRT对SAP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的SAP诊断及分级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CRRT,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病例进入ICU时其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S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各评分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RT对SAP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静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48 h、96 h、7 d血糖、血钙、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在SAP的早期应用可以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缩短腹痛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潘永峰 《中原医刊》2009,(24):71-72
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72例SAP,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组(n=36)以及对照组(n=36),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3、6天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BUN)、血钙、血糖的变化、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APACHE Ⅱ评分在第3天及第6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血BUN、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叶皂甙钠和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治疗SAP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损伤器官功能及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有肯定作用,是临床治疗SAP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SS)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并试图揭示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Ranson标准、APACHE Ⅱ评分或Balthazar C T积分,将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SS治疗组和SS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治疗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病因构成及SAP严重度评分诸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与单用SS治疗组相比,SS联合大承气汤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于入院2 w后显著升高,但血清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治疗后比无明显差别;自入院后第3天开始,血浆内毒素、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于入院后2 w显著升高;APACHE Ⅱ评分及Binder合并症积分明显改善;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降低.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S和大承气汤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胃肠道黏膜屏障、减少内毒素吸收,减少急性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促进IGF-1释放,促进胰腺细胞的再生等多途径阻断SAP时的内毒素"二次打击",避免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串联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中,19例患者接受一般内科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HP-HD串联治疗(综合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及康复时间,并比较两组抢救存活率。结果:综合治疗组均康复出院,常规治疗组死亡4例。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治疗24h后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HP-HD串联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可加快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益生菌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联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对两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对比。结果 EN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Balthazar CT评分及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N组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在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P治疗中应用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宋春霞 《中外医疗》2012,31(7):56-5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57例,其中3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行CBP治疗;27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腹痛缓解时间、并发症的产生、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经72h治疗后,CBP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且CBP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BP治疗老年重症SAP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早期营养支持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戴洪银  汪小燕 《重庆医学》2011,40(18):1834-1836
目的比较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及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SAP患者,将其分为标准EN组(n=15,早期实施标准EN)、免疫EN组(n=15,早期实施免疫EN)和TPN组(n=15,作为对照,实施TPN)。观察患者治疗前、营养支持14 d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Ranson评分、体质量、血清清蛋白及血清前清蛋白、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耐受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前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TPN组、标准EN组及免疫EN组患者分别发生并发症8、5、3例。TPN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标准EN组与免疫EN组(P<0.05),其平均医疗费用也明显高于后二者(P<0.05)。结论合理应用EN有助于缓解SAP病情,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ICU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ICU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自2007年5月~2010年4月间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入院时采用Ranson标准、Balthazat CT标准及APACHEⅡ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命体征稳定、症状缓解、肠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ICU住院天数及主要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改善、肠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缩短,并发症发生少,降低了医疗费用.结论 在ICU开展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早期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SAP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病人均给予SAP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腹腔穿刺术,观察组行腹腔穿刺术联合应用血必净。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和入院第3、5、7天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肝素结合蛋白(HB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CT严重程度指数(CTSI),以及2组入住E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入院时WBC计数、CRP、SAA、HB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CTS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2组上述指标均较入院时升高(P < 0.05),随后在第5、7天降低(P < 0.05),但观察组在第3天,除WBC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CRP、SAA、HB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CTSI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第5、7天上述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E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结论SAP病人在早期应用腹腔穿刺引流术联合血必净有助于减轻病人炎症反应,改善预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滤过(H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SAP在96h内各时间点上的生命指征、相关生化指标及最终转归,其中30例(APACHEⅡ评分为16.64±4.21)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HF治疗,另30例(APACHEⅡ评分为15.05±3.78)按传统方法治疗。结果从开始接受治疗到治疗后96h内,各相同时间点比较,接受HF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常规、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肝功能及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及腹痛腹胀等自觉症状,均较传统治疗组改善明显。总体住院时间与入院时已发病时间呈正相关,接受HF治疗组的住院时间较传统治疗组短。HF治疗组的死亡率(16.7%)与传统治疗组(30%)相比,差别并无显著性。结论HF对SAP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肺功能、腹胀及腹痛等自觉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SAP的治疗有积极意义。HF对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川  尹昌林  周人杰 《重庆医学》2012,41(23):2371-2373,2376
目的探讨以APACHEⅡ评分标准衡量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时机以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24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HVHF治疗的113例SAP患者,根据HVHF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标准分A组(20~24分)、B组(25~29分)、C组(≥30分),按照APACHEⅡ评分标准作为HVHF治疗的时机,对比分析3组的病死率、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并将HVHF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血浆IL-1β值、氧合指数、血浆肌酐(Cr)值、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C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和SOFA评分、血浆IL-1β值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B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血浆IL-1β值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2)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3)3组HVHF治疗24h后血浆IL-1β值、氧合指数、Cr值、MAP均明显改善,但C组IL-1β值仍高于A、B两组(P<0.01),B组IL-1β值仍高于A组(P<0.01);A、B两组HVHF治疗24h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显著降低(P<0.01),C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对SAP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APACHEⅡ评分对HVHF的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早期(APACHEⅡ评分为20~29分)HVHF可明显改善SAP的预后,当APACHEⅡ评分20~24分时行HVHF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和清胰汤早期保留灌肠联合应用与施他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成本效益,探讨非手术治疗SAP有效且价廉的方法。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和清胰汤早期保留灌肠)与对照组(施他宁),对SAP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淀粉酶和血常规复常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直接费用、最终病死率以及治疗后患者腹腔内高压(IAH)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腹痛初步缓解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大幅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血清淀粉酶和血常规复常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患者经治疗后IAH缓解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两组最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注和清胰汤早期保留灌肠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SAP病情,减少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施他宁更低。能比施他宁更快地缓解IAH,病死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液净化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全部患者一经确诊即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重症监护、维持水电平衡、抑制胰腺分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全胃肠外营养和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CBP及中药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II评分、腹痛缓解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下降速度、入院后再发MODS及胰腺、胰周感染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日数均显著缩短,血淀粉酶下降速度明显增快,APACHE II评分、入院后再发MODS及胰腺、胰周感染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BP联合中药治疗SAP作用协同,相互补充,是SAP早期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探讨其防治的策略,回顾性分析85例SAP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合并真菌感染,42例为单纯细菌感染。研究发现2组的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真菌感染组较细菌感染组APACHE Ⅱ评分及CT分级高,发生菌群紊乱、腹压增高及器官障碍的概率高、手术次数多,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真菌组的病死率约是细菌组的2倍多(44.19%比21.43%)。结果提示:合并真菌感染病死率明显增高;APACHE Ⅱ评分、CT分级、菌群紊乱、腹压增高、手术次数是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意识改变及大出血时应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防治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2种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SAP患者,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用传统液体治疗方法(简称传统治疗组,n=34),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策略(简称早期目标治疗组,n=46),比较2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液体治疗第3天的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有显著降低(分别为APACHEⅡ:8.22±3.89 vs 11.35±4.27,P=0.017;Marshall:4.48±2.21 vs 6.82±3.15,P=0.021)。另外,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入院1周内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住院病死率也较传统治疗组有所降低(分别为MODS:52%vs 62%,P=0.393;胰腺感染率:37%vs 44%,P=0.653;病死率:17%vs 24%,P=0.576),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有限的病例结果提示,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SAP病情,但能否改善SAP患者预后有待临床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6/2010-0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63例SAP患者,按照接受CBP治疗的时间分为2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