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留置胃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肝性脑病系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本文报道3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肝性脑病是有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慢性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并发症之一,多数有明确诱因.笔者将昏迷前期以前患者(前驱期及昏迷前期,亦肝性脑病Ⅰ、Ⅱ期)归类为早期肝性脑病,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常出现先兆症状,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的又称肝昏迷,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综合征.本文根据4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肝性脑病为多种肝脏病终末期常见并发症,症情危重,诊治棘手,死亡率高,而护理又至关重要,本研究与同道分享分期护理的体会,旨在共同探讨,提高护理质量。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1],常发生在各种肝病的终末期,以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常见。肝性脑病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四期。早期发现,早期消除诱因,早期采取及时综合治疗和做好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可阻断病情进一步的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因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留置胃管是施行胃肠减压、监测胃内情况和危重昏迷病人胃肠道营养维持的基本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保证昏迷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胃管插管的成功率,防止误插、误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现结合工作实际本文从胃管的选择、固定、操作要领,到不同类型昏迷患者的插管方法,常见的如恶心、呕吐、腹泻、低血糖、脱水等并发症的护理谈一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改进留置胃管方法与传统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红 《广西医学》2006,28(7):1065-1066
留置胃管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措施,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在工作中常遇到极度敏感的患者及一些急腹症、昏迷、机械通气等病人,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往往困难或失败.为了提高一次留置胃管成功率,减少置胃管过程中反复插管对患者黏膜的刺激和损害,减轻病人痛苦,笔者摸索出一套改进的留置胃管方法,经与传统留置胃管方法比较,病人感到安全、舒适,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易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346-234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胃管留置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给予常规插胃管护理,观察组根据颅脑损伤昏迷伴有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情况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插管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呛咳、腹泻、误吸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胃管留置的护理干预,不但有利于降低插管后发生腹泻、食物反流、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病率,而且还可保障患者必要的营养能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未期的表现之一,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1]。肝性脑病的护理,患者和家属都需要了解,做好肝性脑病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病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我院2010年8月对1例肝脑病昏迷期的护理采用消除诱因、防止消化道出血、禁盐、降氨治疗及相应对症护理。经5~7天症状逐渐缓解,第15天症状控制,神志清楚。  相似文献   

10.
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未期的表现之一,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1]。肝性脑病的护理,患者和家属都需要了解,做好肝性脑病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病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我院2010年8月对1例肝脑病昏迷期的护理采用消除诱因、防止消化道出血、禁盐、降氨治疗及相应对症护理。经5~7天症状逐渐缓解,第15天症状控制,神志清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重症患者留置胃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观察,对208例留置胃管的重症患者预防计划外拔管和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208例留置胃管的重症患者顺利完成管饲任务,较少发生计划外拔管和并发症.结论掌握规范的留置胃管的护理方法、及时观察病情是管饲治疗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科昏迷和吞咽障碍的患者均需留置胃管(鼻饲)营养,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有的需终生留置胃管,相应并发症较多,我们总结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40例次留置胃管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性脑病是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发生原因有血氨升高、假性神经递质的增加、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在昏迷前常有先兆症状,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则预后较好.肝性脑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大,我们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18例肝癌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围手术期插管一次性成功率达95%,未出现留置胃管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肝癌合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留置胃管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临床上多采用静脉留置针。而选择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作为输液连接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性脑病早期的观察方法及临床观察点,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38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出现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多数都有明显的诱因和肝性脑病的先兆症状。结论:及早发现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分析诱因,并给予早期护理,可防止昏迷的加深,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性脑病早期的观察方法及临床观察点,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38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出现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多数都有明显的诱因和肝性脑病的先兆症状。结论:及早发现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分析诱因,并给予早期护理,可防止昏迷的加深,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是肝硬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能早期发现、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现将我科近两年来收治的25例肝硬变伴肝性脑病的患的早期I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129-113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70例肝性脑病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和方法,实施循证护理;选择2010年1~12月70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病历资料统计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肝性脑病复发率5.71%、Ⅲ期以上(含Ⅲ期)肝性脑病发生率17.14%,意外事故发生率4.29%,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35.71%和15.71%(P<0.05).结论:循证护理降低了肝性脑病的复发率及Ⅲ期以上肝性脑病发生率,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为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肝性脑病是是急慢性肝脏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晚期患者,死亡率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血氨浓度增高是肝性脑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保持肠内pH值呈酸性是降低血氨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之一。我科采用乳果糖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