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63-136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患者236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和硬腰联合椎管内麻醉组,每组118例。分别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方式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于手术前1d,术后1、3、7d及3月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判断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静吸复合全麻组术后MMSE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并可以导致POCD,且近期发生率高于远期,分别为21.5%~23.7%,4.3%。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组术后MMSE评分有降低,POCD仍有发生,近期与远期发生率相似,约3.4%。和椎管内麻醉组相比全麻组术后近期POCD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但远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全身麻醉比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近期更容易引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POCD发生,但远期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手术一般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进行,但少数有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或椎管内麻醉失败、病情危重患者则需采用全身麻醉.全麻虽然有起效迅速、可控性强等优点,但因顾虑全麻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临床上往往较少选择.现将我院2010~2011年22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中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是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排除以下情况:腰椎手术后、凝血功能异常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者、脊柱有畸形和无法配合的患者,随机将骨科下肢手术的90例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选择复合全麻主要采用单纯气管内插管静吸,B组选择椎管内麻醉主要采用双管喉罩联合,术中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使用吸入七氟醚来全麻,C组仅使用椎管内麻醉.并对比手术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不同.结果 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合并吸入七氟醚,保留了患者的自主呼吸.结论 双管喉罩联合椎管内麻醉具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非常适合临床骨科下肢手术的麻醉和手术后的镇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在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两组,Ⅰ组(n=30)采用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麻醉,Ⅱ组(n=30)采用全麻插管麻醉。结果:Ⅰ组麻醉后气腹前SBP、DBP、HR的略有波动,气腹后恢复,且PH值略下降,PaCO2略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Ⅱ组SBP、DBP、HR在麻醉诱导插管及拔管时波动大,PH值,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病人的SPO2、PET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麻醉与气管内全麻插管都可满足腹腔镜手术,而椎管内麻醉联用面罩吸入异氟醚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苏醒快,副作用少,术后病人安静、无烦躁、舒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100例老年人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按年龄、病情及病人身体状况选择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与局麻加强化麻醉3 方法。观察麻醉及术中病人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40例椎管内麻醉,心率明显减慢,血压下降25例,血氧饱和度下降17例,48例全麻,8例血压下降;12例局麻加强化麻醉,9例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6例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结论:老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22-124
目的 探讨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影响的差异。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就诊,泌尿外科收治确诊的2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椎麻组与全麻组。收治的22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和护理,均采用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椎管内麻醉的椎麻组120例,全身麻醉的全麻组1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失血量、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椎管内麻醉的椎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全身麻醉的全麻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略高于全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下行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麻醉方式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椎管内麻醉和全麻用于肾移植手术,提供手术条件、安全性和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等各方面的优缺点,并对相关注意事项提出建议。提出应严格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而放宽全麻指征,并预测全麻下行肾移植手术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及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的老年患者140名(年龄≥70岁),根据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各70例,并且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进行监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MMSE分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全麻组MMSE分值较椎麻组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身麻醉比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大部分患者需行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研究旨在此较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围术期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凌金祖  张璞  张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82-82,10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用于有冠心病患者的胸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合并冠心病行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先行椎管内麻醉,给试验剂量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咽喉部表面麻醉,静脉诱导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维持用异丙酚+芬太尼泵注,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硬膜外间断给局麻药。术毕行PCEA。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诱导期、清醒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全麻药用量、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清醒时间、ECG变化(ST段改变)例数、心绞痛阈值(RPP)、冠心病发病例数。结果观察组术中比较平稳,全麻药用量小、苏醒快,围术期未发现冠心病发病情况。结论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具有应激反应轻、循环比较平稳的特点,比较适用于有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用于有冠心病患者的胸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合并冠心病行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先行椎管内麻醉,给试验剂量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咽喉部表面麻醉,静脉诱导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维持用异丙酚+芬太尼泵注,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硬膜外间断给局麻药。术毕行PCEA。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诱导期、清醒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全麻药用量,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清醒时间,ECG变化(ST段改变)例数,心绞痛阈值(RPP),冠心病发病例数。结果观察组术中比较平稳,全麻药用量小,苏醒快,围术期未发现冠心病发病情况。结论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具有应激反应轻、循环比较平稳的特点,比较适用于有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18例高龄病人椎管减压PTSF麻醉分析,确定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本单位70岁以上椎管减压PTSF采用椎管内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结果 气管插管全麻相比硬膜外阻滞具有循环稳定、效果好、安全。结论 对高龄病人椎管减压PTSF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380例次肾移植手术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麻及椎管内麻醉均成功应用于肾移植手术,但各有优劣。2001~2009年我院共进行肾移植手术380例次,现就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麻醉管理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临床麻醉资料,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10例。采用气管内全麻45例,气管内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4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结果:除1例术终广泛渗血,血压不稳,带气管导管回病房外,其余87例均于手术结束30 min内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术后一侧声带麻痹1例,保守治疗后声嘶症状消失;术终并发张力性气胸1例,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无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全麻者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麻醉前应正确评估,合理选择麻醉方案,重视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程度,加强呼吸循环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行神经心理学的测试,调查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排除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二组,每组40例,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每组又分三亚组.E组(椎管内麻醉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组(全麻组)采用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麻醉.G组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0 mmHg.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变化维持在基础值的±25%之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以上.记录患者受教育程度、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3 h、6 h、1 d、3 d的Bp、HR、SPO2及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全麻组MMSE评分在术后3 h、6 h、1 d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组、两组的各亚组MMSE评分在术后3 h、6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3 h、6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亚组在术后1 d、3 d时与麻醉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术后3 h、6 h各有13例(占33%)和7例(占18%)发生术后认知障碍,椎管内麻醉组各有2例(占5%)和1例(占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椎管内麻醉者明显,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者.术后认知功能在术后1 d~3 d基本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静吸复合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控制情况。方法将2013-01~2014-12间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100例高龄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后治疗,而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后行骨科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低血压、呼吸道感染、转住ICU比例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并对比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呼吸道感染和转住ICU患者比例为6.00%、8.00%和4.00%,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出血量、VAS评分以及身体不适症状好于对照组。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骨科手术中效果比静吸复合全麻好,术后感染比例少,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中首选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发生的变化.方法 80例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年龄65岁以上,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n=40)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组(B组n=40),对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24h和48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POCD发生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全麻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均下降,变化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组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和48h各时段MMSE评分全麻组均低于椎管内麻醉组,POCD发生数量全麻组高于椎管内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为了减轻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POCD发生几率,椎管内麻醉相比全麻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开展术后皮下自控镇痛(PCSA)共800例,取得满意效果。其中男性430例,女性370例,年龄11~75岁。手术种类包括:骨科手术、胸科手术和普外手术,麻醉方法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全麻。全部病人均采用负荷量 背景剂量 PCA模式给药。PCSA配方:芬太尼1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时选择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麻醉方式,己成为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追求。对于剖宫产手术,因顾虑麻醉药对胎儿呼吸循环的抑制,在临床上一般选择椎管内麻醉甚至局麻,全麻一般只用于有异常情况禁忌使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我院近年来在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椎管内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手术过程、时间及术后的反应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不适明显改善,手术时间缩短,术后随访舒适度达92%、满意度达97%.结论:对实施椎管内麻醉手术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使手术进展顺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